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科技资讯2020 NO.0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02.246

学 术 论 坛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研究

于博 代惠钧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近几年来,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可以为社会增添积极向上的活力,继而推动社会朝着和谐、繁荣的方向发展。该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提供保障,既有助于社会正能量氛围的营造,也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问题 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24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被置于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会公益实践工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些社会公益活动当中体现出了极为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显现出了当今社会上的人性化的一面。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当中的中坚力量,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特别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素质的培养,这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来说也意义巨大。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培养的过程,所以一直以来都可以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并且很多的高等学校也都对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持一种积极的支持态度。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活动成果。因此,需要对公益实践活动的状况进行一定的研[1]究。

益活动的时间更长一些[2]。

1.2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深入性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的持久性比较差,所以,他们往往是做完一次公益实践活动就会立即去做下一种公益实践活动。这种游击战似的参与方式虽然提升了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数量,但是参与的质量和参与的深度却有着很大的欠缺,很少有大学生会在一个公益活动当中深入地做下去,这样一来就导致大学生在做公益活动的过程当中难以学习到公益活动当中的实质内核。1.3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组织建设问题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也是高等教育工作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说现在很多高校都积极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学校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不能满足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各种需求。而且,现在很多公益活动实践组织建设都不够完善,很多组织只是在前期的招募过程当中发挥作用,然而在后续的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当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小,这就直接导致了无法较好地对有关公益活动和志愿者的信息进行保存,并不利于大学生持久而深入地参与公益活[3]动。

2 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完善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的完善可以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起到很好的维系和激励作用,在动力机制的管理规范之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首先,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时候需要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做可以在进行公益活动的过程当中有效地提升志愿者的道德水平,改变他们对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观念。其次,针对大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来说,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系统地制定评价标准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于自身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定期和他们进行相关的交流活动,这样可以凸显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作用,其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下转248页)

1 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

问题

1.1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持久性问题

对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来说,很多大学生对其态度是正面且积极的,报名参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持久性相对而言较差,大多数的学生在参加了几次活动之后就没有继续参加了。这说明他们的参与热情是有的,但是却没有真正对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热爱,这样导致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知比较浅薄,并未从公益活动当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精神世界也很难受到公益活动所带来的充盈。所以,在未来的参与当中,大学生除了要有足够的热情之外,还要让自己坚持公

①课题来源:2019年吉林师范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德趣多多——德语公益讲堂”之成果。 作者简介:于博(1988—),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德国文化、德语教学。

246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2020 NO.0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就随之增高。黑龙江省唯一一只篮球职业队大庆农商银行的主场也坐落于大庆市,由此可见这座城市的人们对于篮球的喜爱程度,随之带来的就是各个单位的篮球比赛,同样也就对于篮球裁判产生了需求。所以这两座城市的篮球裁判的数量,水平也就是在省内名列前茅。其他地区的裁判员受各种环境的影响,以及市场的需求,篮球裁判员的数量和能力相对于哈尔滨籍和大庆籍的裁判员就少很多。例如七台河市培养出王蒙等一批优秀的世界级短道速滑运动员,所以城市对于篮球氛围的打造和群众开展活动的基础相对于哈尔滨市和大庆市就明显降低。2.3 黑龙江省篮球裁判员执裁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可知黑龙江省篮球裁判员执裁动机70%的人都是因为“喜欢,热爱”这一原因来进行执裁的;25%的人选择是“提高知名度,广泛结交朋友”从而接触篮球裁判工作的;只有5%的人是因为“经济利益”才来从事篮球裁判工作的。现代篮球正在向市场化、经济化、产业化逐步发展与完善,通过调查问卷中的调查动机来看,黑龙江省篮球裁判员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动机的选择也能够反映出篮球裁判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求。

学 术 论 坛省篮管中心应该大力培养年轻裁判员,重点培养没有高水平裁判员的地区,才能让篮球市场薄弱地区的有着良好的生机,促进黑龙江省篮球裁判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体协、中体协以及教育厅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应该将篮球比赛分散开来进行举办,集中在一个地区虽然有利于节约经费,但是对于篮球裁判员地域均衡性的发展是不利的,造成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由于篮球比赛的临场裁判员采取大回避原则,如果哈尔滨和大庆的两支队伍在决赛中相遇,以现阶段省内篮球裁判员现状的情况,就会造成临场裁判员选派难的问题,导致高水平的裁判员不能用、能用的裁判员能力又不足以驾驭整场比赛的难堪现象。

参考文献

[1] 杨宏峰.我国实行篮球裁判员职业化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9.

[2] 任明霞.我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 崔哲雄.我国高级篮球裁判员培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4] 马驰,于杰.现代篮排球运动的科学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3 建议

黑龙江省篮球市场基础好,有着广泛的前景,黑龙江

(上接246页)

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改变,逐步地进行提升[4]。2.2 创新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组织机制

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时候离不开组织的力量,创新组织机制形式将有力地保障大学生的诉求。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由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很多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时所组织的形式和内容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当对组织机制进行创新之后仍需要加强和社会上的联系,努力地为大学生找寻社会力量,以扶持大学生组织的发展。其次,还要提高宣传方面的力度。这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水平,争取促使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促使大学生可以真正地热爱社会公益实践活动。2.3 建立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保障机制

首先,要为大学生的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所谓的社会保障就是要为他们进行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为社会公益活动的进行提供法制上的保证,这样的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高等学校也应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找寻政策方面的扶持和帮助,进而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其次,还要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在大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当中存在着一定的资金缺口,经费不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效果,所以高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公益活动的专项基金,专门用来对大学生进行支持。

的认知。除此之外,对于现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当中的一

些问题也有所知晓,这将对大学生在未来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对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的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意义,这对于我国人道主义建设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从国家、社会和高等学校等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为大学生营造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环境和平台,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钟元.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用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润德”志愿服务行动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88-89.

[2] 桑伟,苏春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究——以奔跑吧爱心团队为例[J].各界,2019(12):111-112.

[3] 朱小峰.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商贸,2014(7):185-186.

[4] 唐艳军.大学生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0(8):125-126.

3 结语

通过该研究,不仅可以对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而且也对大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

248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