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来源:哗拓教育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 录

1 人际交往能力……………………………………………………………...1 2 交往能力的重要性………………………………………………………...1 3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1 3.1社会因素……………………………………………………………….1 3.2文化因素..………………………………………………………………2 3.3心理因素..………………………………………………………………2 3.4个人因素..……………………………………………………………...2 4 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3 4.1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3 4.2人际能力融合的培养..…………………………………………………3 4.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5人际交往要遵循的原则……………………………………………………4 5.1平等的原则…………………………………………………………….4 5.2相容的原则..……………………………………………………………4 5.3互利的原则…………………………………………………………….4 5.4信用的原则…………………………………………………………….4 5.5宽容的原则…………………………………………………………….4 6 总结………………………………………………………………………...5 参考文献..…………………………………………………………………….5

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内容提要: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关键词:交往能力 重要性 因素 途径

1 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2 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 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3.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客观外在因素。主要指交往主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年龄、性别等。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来说,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社会风气好,人际关系就密切;相反,如果社会动荡,人心不稳,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你争我夺,则人际关系恶化。我总感觉现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现象不

如以前了。现在办什么事总要“人情”“人脉”人际关系的好与差,更多的不是建立在那种纯粹的情感上而是金钱物质上了。

3.2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人际交往双方最一般的社会心理背景,由于社会文化已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而为我们本能的体现着,所以,通常我们体会不到文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在获得了不同的文化经验并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的时候,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才被我们感受到。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个人的认识范围和交往范围也随之拓展,文化对人们交往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由于双方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或对同一词汇有着不同的理解,信息内涵的歪曲或误解就极易发生,造成语意障碍。交往双方存在种族偏见、地域偏见则会造成交往的态度障碍。另外,交往双方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差距过大也会影响交往过程。

3.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绪、个性等方面。交往双方在信息交流中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知风格不同等,会造成认知失调而影响交往。愤怒、焦虑、悲伤等不良情绪,以及激情状态或长期心境不佳都可能导致对信息的曲解。个性方面的差异是交往中最主要的障碍来源。交往双方气质相似、性格相近、趣味相投,双向沟通可顺利进行,但若脾气各异、志趣不同,交往遇到困难是可想见的。

3.4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概念、个人特质等。首先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例如:觉得自

己是美丽、聪明、或害羞、没有指望的,不论这一些看法是否正确,是否与别人对他的看法一致,都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会影响个人和别人的关系。然后是待人的态度,如真诚、和善的人身边总是有很多朋友,而和富有心机、欺骗、算计别人的人做朋友是不能长久的。我很有感触,曾经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成天黏在一起。可是后来我发现她很喜欢算计别人,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择手段。一次班级评优,我们之间只能取其一时,她选择了名利,背我而去,还用物质讨好别人以赢得大家的投票。还有个人能力水平、外表吸引力等。刚来一个群体的时候,大家还不熟,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外表较具吸引力的人,比外表较不吸引力的人,总是来得更受人喜爱。后来慢慢接触下来,漂亮又有能力的人就更受欢迎。在群体中,我们总是喜欢和性格开朗、活泼,心胸开阔、坦荡,性情和善、宽厚,富有同情心,能体谅他人的人做朋友,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一个性格孤僻、古怪、固执、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敏感多疑,或感情贫乏、麻木不仁的人,就难以与之相处,

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是个爱笑的女生,性格比较开朗,待人真诚友善,所以认识我的人总会记得我爽朗的笑声。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钥匙,握着这把钥匙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4 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

4.1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同学们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也自然会好起来。口头表达能力强,走上社会也是一种竞争力。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4.2人际能力融合的培养。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而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由是观之,与人融合,并非深不可测。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次放松的谈心,一个会意的笑容或眼神,都可以换来健康、乐观、平和的心境,营造出宽松和谐的人际空间。关键是,你有没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意识。

4.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度不断升高的同时,如何有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考验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了。可以利用管理学的技巧辅助,如鱼骨图等,或是与部属举行讨论会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并且列出解决的优先顺序。选择影响力最大、推动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拟定行动计划。进行之前先给予‘成功’的定义,在过程中不断检视决策的推行情况,并树立各阶段里程碑,确保行动达成目标。

5人际交往要遵循的原则

5.1平等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

5.2相容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的顺利发展。

5.3互利的原则

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5.4信用的原则

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5宽容的原则

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6 总结

人际交往是一门很复杂,很重要的学问和修养。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使大家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让那些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人们,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

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类因为有智慧而成为万物之灵,人类世界任何重大的和微小的变化,都是人的智慧的成果。而人的智慧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无一不是通过人际交往所表达出来的。然而,在同样一种情况下,会表达的和不会表达的,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学习和模仿他人的优点,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取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同时又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卡斯威尔.你是一枚人际磁石:改变自我的12大吸引定律[M].周虹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2] 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朱启臻.打交道的学问[M].北京:科普出版社,1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