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来源:哗拓教育
2009年4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Apr.,2009 第28卷第2期 Joumal of Luoyang NoⅡnal University V0I.28 No.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李静静 ,李春莉2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系心理教研室,山东济南250o00; 2.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心理系,河北廊坊0650o0)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主观 幸福感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 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09)O2—0172—02 收稿日期:20o8—10—16 作者简介:李静静(1981一),女,山东滨州人,助教. 我国对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较晚,20世纪8O 体对幸福的主观体验是其幸福与否的充分必要的条 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学者关注幸福心理的问题,最初 件,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第二、整体 有心理学研究者只对老年人、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 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的是 度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后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 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情感体验,生活质 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 量又是由家庭、婚姻、工作、学习等多种因素构成 自己的生活质量与自己的幸福.主观幸福感是积极 的.主观幸福感具体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 心理学研究中涉及较多的一个核心概念,现在也越 消极情感三个维度.第三、相对稳定性.在对目标 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人群进行追踪调查,考察个体的长期的主观幸福感 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时发现,尽管从短期看来可能会受到当时情境和情 1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绪状态的影响,但从长期测量来看,主观幸福感还 是相对稳定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变而发生重大的变化. 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 整体性评价.它是个体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一种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 主观感受.这些评价主要包括认知的评价(例 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什么水平,是高是 如,生活满意度或婚姻满意度),包括人们体验 低亦或中等,国内的几个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如郑 到愉快情绪(例如,高兴)和不愉快情绪(例如, 雪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的结论¨J,何 抑郁)的次数的评价.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 瑛认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偏低 J.也有研究表 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就越多、消极 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 情感越少,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就越强. 论.我们认为,这种不一致可能出于以下几方面 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主观性. 的原因:一是各研究所使用的主观幸福感量表不 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评价者本人所设定 同,各量表虽自身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不 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调查设定的标准.个体幸福与 同量表的一致性可能较低;二是各研究针对的群 否只有他个人体验到的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个 体不一致.如有的是针对师范生群体,有的是综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合院校的大学生,而有的是医学生.另外,同样 是研究大学生群体,但研究的年级不一样也是影 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因此,大学生的主 观幸福感究竟处于什么水平,是否存在年级、专 业、学校等级差异,国内几项研究是否具可比 性,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家庭经济收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没有自己的 经济收入.但是有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家庭 的经济收入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积极的相关.郑雪 等对高校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现学生的 家庭收入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消极 情感都有一定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的生活 满意度有差异,但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却不显著, 这里我们可以解释为:生活满意度更倾向于认知维 度,而主观幸福感更倾向于情感维度,所以对生活 不满意的较少感到幸福,可是对生活满意却并不一 定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3.2人格 国外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 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因 素.人格作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直受到研究者的热切关注.但是现有研究的对 象以西方文化背景下成年人为主,针对大学生群 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以及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 其人格的关系,国内的研究涉及不多.王晓红, 韩丰(2o05)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 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外向性分数与 幸福感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幸福是与外向 性相联系的 』.同样,抑郁性和焦虑性产生消极的 情感而不是幸福感,因而我们容易看到情绪不稳定 或神经质与不幸福相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还发现 社会活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目标需求和生活 事件等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是以人 格为中介而产生的.人格之所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如此密切,有研究者指出,这是因为幸福感本身就 是一种人格特质,它具有生理遗传基础,是由先天 的神经系统差异造成的气质差来使不同的人倾向于 体验到不同水平的幸福感. 3.3心理健康水平 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幸福感、生活满 意感都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测量指标.国际心理卫生 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4条标准中就有一条是“具有 幸福感”.王雁等(2o05)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 究表明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指标,影响人们的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医学生,主观 幸福感水平呈显著差异并且主观幸福感指数与SCL 一90总均分及scL一9O各因子均呈显著性负相关, 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低下,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 低.对其他群体的研究也表明,心理健康是影响主 观幸福感的因素. 4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观我国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虽然在 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 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横向的研 究,多数是某一时期内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差 异.所以应该尝试纵向的跟踪研究.总的看来,我 国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局限,多 数研究老年人、城市居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 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还很少.比 如说残疾人、重病患者(如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 等)、离异家庭子女、特殊职业的人(如飞行员、海 员等)的研究还很少或是出于初级阶段.在对这些 特殊人群的研究上应该加大力度.还有国外的一些 从生物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通过服用 研发的药物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我们也可以 借鉴来进行自己的本土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雪,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ll(2):105一l07. [2]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重庆师专学报,20o0,19(2):35—38. [3]王晓红,韩丰.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 特征的关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 (3):224—225. [4]王雁,等.医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与其主观 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o5,l3 (4):247—2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