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0~2013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2000~2013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来源:哗拓教育
・文献研究・ 图书馆研究(Library Research) 2014 ̄5期回 2000~2013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熊英,龚筱芳,万咏梅,黄弋芸 南昌33001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摘要]选取2000年至2013年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1 262篇,从作者、期刊、研究时间、研究内容 等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97(2014)05—0121—04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2000 ̄2013) ×loNG Ying。G0NG Xiao-fang,WAN Yong-mei,HUANG Yi-yun (Jiangxi Science&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1262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from 2000 to 201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from four aspects of au— thors,journals,research time,research contents,and prospects the trend for future studies in this ifeld.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ubjective well-being;overview CLC number:B844.2 1前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 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n]。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幸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特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指大学生从自身的标准出发对其生活质量所作 的整体评价,主要包含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其中,生活满意度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 总体认知评价,而情绪体验则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_2]。 我国于2O世纪9O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主要运用一些测量工具对大学生主观 幸福感现状进行研究。如段建华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施测分析[3],景淑华等探讨年级、性别及专业等因素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I4]。最近十年,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 方法、研究工具等都有了较大突破。研究者们主要围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因素、提升主观幸福的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 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 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已发表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厘清其发展趋势并对未 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选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作为数据源,以主题为途径检索,检索出2000~2013年发表的相 关文献共1 262篇。检索时间是2014年9月8日。 2.1作者分析 十余年来,一些学者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并潜心研究,产出了不少成果。华南师范大学郑雪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人文视野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成果。课题编号:SZ0811。 第44卷第5期 总第183期・2014年9月 回.文献研究. 图书馆研究 2o14年第5期 发表相关论文23篇,华南师范大学邱林发表论文10篇,长江大学甘雄发表论文8篇,他们是该领域的核 心作者。另有2人发表论文7篇,4人发表论文6篇,5人发表论文5篇,9人发表论文4篇,17人发表论 文3篇。从作者的所在机构看,作者所在单位基本在大学院校,尤其是师范大学对该研究的关注较多。在 发表了7篇以上的论文的40所高校中,西南大学发表相关论文44篇,数量最多。详见表1。 表1论文作者机构统计表 机构 师范大学 医学高校 综合大学 体育大学 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 合计 数鲢 24 l ll 2 l 1 40 篇数 373 7 163 l8 l3 9 583 2.2发文途径分析 从发文途径看,作者发文主要集中在期刊上,期刊发文833篇,占到了总文献量的66%;其次,为学位 论文,此外会议论文及科技成果也有涉及,详见表2。 表2论文发文途径统计表(含复分) 途径 学术期刊 特色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科技成果 篇数 77l 62 369 lO7 3 2.3学术期刊分析 在771篇学术期刊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有147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有64篇。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发表比较散落,其中以医学和心理学类期刊为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 载论文70篇,是刊载数量最多的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载文28篇,排在第二,《中国学校卫生》载 文23篇,列第三。 2-4时间分析 随着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学者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也不断深入,反映在科技论文上,其数 量有较大增长。具体情况见表3。 表3论文发表时间情况表 芷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o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份 篇 2 3 2 l2 1l 34 41 l11 103 148 l38 l92 239 220 数 2.5学科和研究层次分析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论文集中在心理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这两个学科.各有论文800 多篇,因为1篇论文往往涉及多个学科,所以在学科分类上有交叉,即1篇论文既可以在A学科,也可以 在B学科。具体见表4。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层次主要是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层面,论文数达962篇,占比 76%。详见表5。 表4论文所属学科分布表 表5论文研究层次表 学科 心理学 论文篇数 834 研究层次 基础研究(社科) 行业指导(社科) 论文篇数 962 123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 810 239 工程技术(自科) 32 体育 职业教育 社会学及统计学 70 18 l7 高等教育 政策研究(社科) 基础教育与I{1等职业教育 职业指导(社科) 第44卷第5期31 26 24 l5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l4 总第183期・2014年9月 ・文献研究・ 熊英,龚筱芳,万咏梅,黄弋芸:2000--2013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4年第5期圜 2.6基金资助和研究关键词分析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的不算多,仅占论文量的6%。其中,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资助有2O篇,数量最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资助有17篇,其他多为省级基金资助,且资助的论 文较少。资助论文数量较多的基金详见表6。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热点关键词主要是“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社会支持”“幸 福感”及“影响因素”,除了符合“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这个主旨外,更多的是集中在“社会支持”范畴进 行探讨。笔者呼吁对大学生幸福感研究要考虑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关键词分析详见表7。 表6论文基金资助表 表7论文关键词表 研究层次 涮家社会科学蔡金 令 教育科学规划 湖南打社会科学基金 家“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委丛金 论文篇数 20 l7 7 6 5 热点关键词 论文篇数 主观幸福感 夫学生 915 599 社会支持 率福感 影响冈索 l19 8l 69 I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々项利研基金 2.7论文影响力和论文传播度分析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较为突出,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十年来 的论文被引频次高达412次;有3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300次,9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200次,21篇 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100次。影响力较大的论文详见表8。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的传播速度较快, 论文《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已经高达8 153次,205篇论文的下载 量超过了1 000次。传播度较广的论文详见表9。 表8影响力较大论文表 表9传播度较广论文表 论文篇名 大学生 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索 被写l频次 412 论文篇名 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天系 下载频次 8 l53 夫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324 大学生人际关系嘲扰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犬学生丰观幸福感研究 7 296 6 27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 人格特征的关系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 素的研究 广州人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312 284 26l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季I}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人格特征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 5 508 5 277 5∞ 咖变献~ 指数f4彤 图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论文H指数 第44卷第5期总第183期・2014年9月 圊.文献研究. 图书馆研究 2014年第5期 相关论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H指数来进行分析,笔者选取被引频次靠前的150篇论文,这150篇 论文的平均H指数达到了49。H指数如图1所示。 3研究不足与发展展望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研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单一因素研究多。和其他变 量结合研究少;研究方法单一,要么侧重于文献综述法,要么侧重于调查分析法,缺乏多种方法的整合、质 与量的统一。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在研究内容上,泛泛而谈多,深入研究少,对研究结 果的深入分析较少,特别是区域性研究不多,影响因素研究多,干预对策研究少;在研究工具上,不统一、 不全面。目前,国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具,一方面来自国外量表,另一方面自编量表。前者版本 众多,缺乏本土化,后者缺乏统一标准和结构,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结论模糊C5]。 3.1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注重研究深度和广度 事实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仅和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还和文化生态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 联系。要注重多学科的整合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社会不断深入发展,新媒体环境和大学生主 观幸福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视野要不断扩大,研究工具要不断拓展,不断开发和编制一些符合中 国文化特点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试量表。研究方法要进一步多样化,打破传统的机械化研究方法,以 开放系统的概念,从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多层次等复合视角,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有效提高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生态效度。 3.2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强化应用 以往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研究的多,实证研究的比较少,有针对性的对策性研究更少。应 结合地缘优势,进行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更容易深入挖掘研究对象,也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特 别是近年来,数字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日益深刻,如何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 提升提供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手段与方法,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3.3重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目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一些人IZl学变量、生活事件、人格、自尊等方 面,另外一些较为重要的因素如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认知模式等很少涉及。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这 些角度着手进行,从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研究,并就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 研究,为以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构建可操作的理论模型E6]。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 [2】樊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使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56—57 [4】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青年研究,1997(1):21—25. [5】唐蕾.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18):55—56,58. 【6]谷莲莲,凤林谱,刘新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述【J].科技信息,2012 ̄6):519—520. [作者简介】熊英(1969-),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龚筱芳(1972一),女,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万咏梅(1974一),女,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信息;黄弋芸(1989一),女,初级,硕 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收稿日期】2014-09—12 (编发:章忠平) 第44卷第5期总第183期・2014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