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管理策略思考 孙步荣 摘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队伍素质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完成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逐渐暴露了存在的问 题,笔者从管理角度思考应对策略。 关键词:教师进修;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育管理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形成比较统一的名称, 是由县级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目前国内学者普遍是从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的功能角度出发认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县级的教师培训机构,如张立 娟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新取向》中认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县域 内中小学教师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综合性平台,郑梅枝认 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承担在职教师培训的基层教师培训机构等。目前 我国各县(县级市)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教师培训机构很多,包括县 级教师进修学校、县级电大、县级党校、县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等。考 虑到研究目的,本文中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是指县(县级市)的教师 进 不包括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县级电大、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县 级党校构等单位,并确定其培训对象为县域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一、我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历史变迁 我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历史不长,只有5O多年的历史。按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各时期发挥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7O年代中期。该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多数称为小学教研室,设置在县小学内,主要功能是举办基层干部轮训 班,学员对象为文盲和半文盲党支部书记。 第二阶段: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7O年代后期逐渐更名并成立 县教师进修培训班。主要功能是组织培Jill/ix学、初中民办教师。在当时 师范生紧缺的情况下,快速培养出一批教师,满足了社会对教师数量上 的需求。 第三阶段:80年代到9O年代中后期。80年代后县教师进修学校职 能逐步完善,很多老同志都称这是教师进修学校最辉煌的时期。主要开 展中师函授教育。提升各县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幅度的提升了 县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第四阶段:9o年代以后。主要内容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县级教师 进修学校陈旧的管理模式与培训内容日显单调枯燥,培训量小,教师进 修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一度陷入尴尬局面,不少地方县级教师进修 学校纷纷撤消或与其他培训机构合并。 . 通过对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历史发展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以前的教 师进修学校培训的大多数内容实质是对教师进行的一种学历补偿教育, 这些内容本应是职前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后教育。以前的教师的 需求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现在的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 师专业化发展,甚至是专家型教师。 二、新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办学面临着艰巨 的形势,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面临艰巨的挑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粗放 式的管理导致的办学能力下降。一是师资队伍发展没有考虑到年龄结构 与专业结构。目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人员老化问题严重,甚至成为部 分地区老校长、老局长内退的“养老院”。在专业方面也表现了一些不 合理现象部分专业竟没有专业老师。二是教学管理模式落后。一直沿用 大课堂、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教学现状。陈旧的管理模式日 显单调枯燥,既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也不能对学员的行为加以约 束。课堂往往变成两不管现象,教学培训演变成走过场。三是教学内容 更新明显不够。现在教育教学知识理念更新较快,教师实际联系不够, 课程缺乏深度,长期忽视教师的发展,导致教师的知识顽狭窄,难以创 新,培训能力下降。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本质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还 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当前教师职后教育的管理模式。这一切对于学校目前 状况来讲是艰巨的挑战,但是如果从学校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是促进教 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机遇,给教师进修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 务,要求教师进修学校通过进一步地加强管理,优化组织机构。强化师 资队伍,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研培能力。 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管理策略思考 通过对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历史与当前形势的分析,结合内涵式发 展的工作思路,从衔接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 管理、教科研提高、特设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思考。 (一)优化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管理层占全体成员比率较高,约占50%,而一 般学校只占10%一20%,往往出现管不动,管不了的现状,因此要加优 化组织机构。首先,管理者要做到落实制度和提升管理理念的同时,也 要拓宽知识结构,实现“内行领导”。科学研究表明,领导者的个人影 响因素更能提高管理者的影响力,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领导者要拓宽知识结构,跨学科的知识。其次,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力 度,进一步激发干部学习进取的积极性,让人们普遍感受到终身学习好处 多,形成良好风气。第三,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主要领导对学校要有 使命意识,带头遵守制度,以此感染班子中的其他成员。 (二)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能力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 体实施者,加强对培训队伍管理,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 重要保障。一方面,学校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积极鼓励教师 申报“双师型”教师资格证。另一方面,建立外聘教师资源库,把有专 业特长的教师放入学校网站上,可以让基层学员不但可以公开评价,也 可以让基层学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培训教师和培训的内容,便于确定课 程培训内容。 (三)培训和教研结合,形成培训一教研一体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们对这种培训者主动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的做法 持欢迎的态度,能拉近了教师与培训者的距离,也使教师培训真正落到 了实处,受训者不但能获得知识,同时,教科研能力也有增强。共同教 研,符合基层教师的需要,更具有实用价值,能很好的帮助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拓展办学思路,打造教师进修学校特色文化管理 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管理、校本培训、教学科研、课堂评价等 途径,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特色课堂;要根据学校办学 理念、地方资源、师资优势,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围绕学校特色建 设,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定期开展绿 色校园、组织基层学校开展各类基本功比赛、观摩课、赛课等活动。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耍立足自身实际,立足地方需要,提高教师培训 的质量,就应加强管理,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高邮市教师 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 昊遵民,秦洁.《我国继续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 教育报,2010年第3期,1—8. [2] 于静波.《发挥教师进修学校职能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1期,14一l5. [3] 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12年第l5期,69—74 [4] 翟海艳.《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模式初探》 [J].新课程研究, 2O1O年2月下。ll0 Bu咖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