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工作方案

来源:哗拓教育
XXXXXX有限公司

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防控机制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XXXXXX安委会《关于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件“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烈安[2017]2号)和XXXX有限公司安全部《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控机制的通知》(安全[2017]001号)文件精神,落实地方政府及上级公司相关要求,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结合生产安全管理实际,特制定公司《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的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严控事故发展链条,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一个核心,突出重点作业和重要岗位两个方面,抓住辨识防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切实强化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组织机构

公司高度重视双重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专项工作的统筹和贯彻推进。

(一)领导小组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员:XXX

(二)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四、任务措施

(一)全面辨识生产区域危险分布(8月底之前完成)

1重大危险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有关要求,根据《XX新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辨识结果:公司两台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应按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处于受控状态;液氨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应落实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告知应急措施等有关要求

2物供部、发电部各专业应根据生产过程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类型及性质,进行危险源识别根据易燃易爆危险级别和火灾危险性,确定公司较大危险区(如:供氢站、危险品仓库、燃油库、主变区域等区域)、一般危险区(如:酸碱储罐区),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3绘制

生产区域危险分布图:依据危险源辨识确定的等级建立生产区域危险因素数据库,绘制各生产区“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平面分布图,并悬挂安全操作规程

(二)科学评定作业安全风险(11月底前完成)

1、作业风险分类:各生产部门对本部门存在的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对辨识出来的作业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危害因素主要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压力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伤害。

2、3、常用的LEC风险评估法对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

4、1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序号D值风险等级采取措施
1>320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建立管控档案,上报上级公司、政府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制定应急措施,停止作业
2160--319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建立管控档案,上报上级公司、采取安全措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应采取应急措施
370--159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综合考虑伤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安全措施,完成控制管理
4<70D级/较低风险/蓝色风险跟踪监控
5、作业风险分级:针对不同类别的作业安全风险,依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确定风险等级,分别采取公司级防范或部门级、班组级防范

6、1)重大作业风险防范: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检修项目,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报上级公司形式审核。(第三方实施项目,报业主形式审核)

2较大作业风险防范:落实《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检修项目、特殊作业及危险作业项目,由发电运行部、设备管理部编制专项作业方案、试验方案,由安保部联合审查,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由公司安保部组织进行作业过程安全监督。

(3)一般作业风险防范:发电运行部、设备管理部各专业根据《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有关内容,对典型操作、作业项目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辨识、分析,将防范措施编入相应操作票、工作票的危险点分析预控卡中,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由专业主管或部门进行作业过程安全监督。

4)较低作业风险防范:编制危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现场组织交底并确保有效落实

7、

8、(三)岗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1月底前完成)

1

针对生产部门、班组和岗位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制定、落实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保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

2、建立完善分级管控机制,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各部门、班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是强化对重点危险源和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

3、4、具体要求为:

5、2、3、班组专业首先组织学习《火电厂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丛书有关内容,辨识本班组或专业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编制岗位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清单、班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清

发电运行、设备管理部根据各班组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清单,建立部门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将辨识出的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和“一岗位一清单”部门重点监控一般及以上安全风险。

公司安保部根据各部门一般及以上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编制公司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并根据属地监管要求报送相应级别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同时报告上级公司。公司重点监控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

(四)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1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措施、应急措施。

落实站班会制度,班组对每天作业风险进行危险源告知。

一般及以上安全风险,由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危险源交底。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落实安全作业票制度。重大安全风险落实领导带班制度。

2公告警示: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区域或作业范围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即设“四牌一图”危险告知牌、安全责任牌、安全操作牌、应急措施牌危险分布平面图

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各部门根据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标准,加强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将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检、日常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领导带队检查等检查形式相结合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

建立班组、部门、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网络各生产班组(包括外协单位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检、巡查、设备点检、安全检查相结合,建立发现设备隐患的奖励机制,通过发动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的隐患,并根据该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分为一般和较大(可能造成轻伤事故和设备损坏事件、机组非计划停运等)两类登入SAP,以便将该隐患纳入缺陷管理系统监督整改闭环,并对隐患发现人进行奖励。

发电部定期梳理未整改的隐患,分析该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组织相关专业制定临时应急措施防止发生人身轻伤或设备损坏、机组非计划停运等事故,形成隐患报告,每月报安保部设备部定期梳理未整改的隐患,分析该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制定临时应急措施,防止发生人身轻伤或设备损坏、机组非计划停运等事故,确定责任专业及治理方案、计划完成时间,形成隐患报告,每月报安保部

公司安定期梳理SAP系统中未整改闭环的安全隐患,公司监控隐患清单,整理生产部门的隐患报告,在生产会议和安全会议上通报,定期报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监督隐患整改闭环情况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际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六、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双重预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决不走过场。各部门要根据公司方案和总体部署,落实责任人员,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各项措施举措落到实处。

制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项目计划,确定时间节点及具体工作,落实相应责任人员。

2强化宣传教育

公司组织各部门双重机制小组成员接受第三方机构专家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项培训。各部门根据专家培训内容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围绕专项工作,强化各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3强化检查督促

公司将双重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各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加强专项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有充开展,取得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