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装配式结构施工

来源:哗拓教育


装配式结构施工

一、吊装施工要求

1、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按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编号,清点数量,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单件重量、形状、安装高度、吊装现场条件来确定机械型号与配套吊具,回转半径应覆盖吊装区域,并便于安装与拆除。

3、预制构件吊装应采用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预制构件吊装前应进行试吊,吊钩与限位装置的距离不应小于1m。起吊应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不应越档操作。构件吊装下降时,构件根部应系好缆风绳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就位平稳。

4、未做特殊说明时,吊装须使用型钢扁担,所用吊具材质、规格、强度必须满足国标要求,吊具须有专人管理并做使用记录,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损坏情况。对于大开洞、香肠式等构件的薄弱部位,构件厂应做加强构造处理,且加强件应在吊装完成后拆除。

5、预制剪力墙、预制外墙板应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吊点合力作用线应与预制构件重心重合,预制构件应在校准定位和临时支撑安装完成后方可脱钩。预制墙板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取与楼层间的临时斜支撑措施,且每个预制墙板的上部斜支撑和下部斜支撑各不宜少于两道。

6、叠合梁、叠合板施工时应设置临时支撑,第一道横向支撑到支座边不大于0.5米,最大支撑间距不大于2米;悬挑构件应层层设置支撑。在叠合层浇筑完成后,且结构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方可拆除。

7、预制柱安装要求:先将接合面清理干净,柱下放三个垫片,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立即用可调支撑作临时固定,然后进行套筒灌浆,灌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装预制梁。

8、安装允许偏差范围详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的要求。

二、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

1、后浇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浇筑时不应漏浆,在浇混凝土之前清扫并洒水湿润混凝土结合面,混凝土应连续浇捣并振捣密实。

2、装配整体式结构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拆除支撑及进行上部结构吊装施工。

3、受弯叠合构件的施工要求:叠合受弯构件的支撑应根据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支撑的标高除满足设计外,还应考虑支承系统自身的变形;施工活荷不得超过1.5KNm2󰀀,未经设计允许不允许切割楼板或开洞,任何情况下,不得将预制构件上的外伸锚固钢筋弯曲或割除,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叠合受弯构件应在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卸支撑。

4、预制楼梯与现浇梁板采用预埋件焊接连接时,应先施工梁板,后放置、焊接楼梯;采用锚固钢筋连接时,应先放置楼梯,后施工梁板。

三、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操作要求

1、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套筒灌浆连接头应采用同一供应商配套提供并由专业工厂生产的灌浆套筒和料,其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中Ⅰ级接头的要求,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施工应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JGJ 355-2015 的相关要求。

3、预制结构件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应在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实验,每种规格不少于3个。

4、套筒灌浆操作应由供货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认可,施工方应固定灌浆操作员,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操作。

5、套筒灌浆时要求监理一起参加旁站逐个逐项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确保连接节点施工质量。

6、灌浆路径过长时应做分仓处理,对于预制剪力墙钢筋的套筒灌浆分仓长度沿墙长方向不宜大于1.5m,并应对各仓接缝周围进行封堵,封堵措施应符合结合面承载力设计要求,且单边入墙厚度不应大于20mm。

7、螺纹盲孔(或波纹管)的灌浆参照套筒施工,灌浆料同套筒灌浆料,灌浆前应检查螺纹盲孔内是否阻塞或有杂物,灌浆时由下孔灌入,上孔冒浆即为灌满,及时用皮塞塞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