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命题信息及预测

来源:哗拓教育
2015年四川省高考语文命题信息及预测

(根据四川省2015年高考备考教学研讨会整理)

射洪中学 杨 冰

依据2015年四川省考试说明(语文)和2015年是我省最后一年(2016年我省将统一采用全国课标卷)自主命题的形势,今年四川语文命题必将体现承前启后的导向作用。因此2015年的四川语文命题一方面既要能充分体现四川新课程理念,又要巩固近几年的四川课改成果,使之能顺利交差,同时还要兼顾考虑到与2016年我省将采用全国课标卷的顺利衔接问题。鉴于此,今年我省高考语文命题可能会有以下动向值得备考者们特别关注: 一、预测的依据——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①考试说明文字表述变化;②基础知识题型示例变化;③语言运用变化;④小阅读变化;⑤大阅读变化;⑥文言文变化;⑦诗歌鉴赏变化;⑧作文变化。 (建议:将2015的考试说明与2014年进行仔细对比、研究,知晓其具体变化,明确到底会怎么考。)

二、今年我省命题的基本立场:

“稳中求变”,“稳”是指试卷结构、基本题型不变,注重语文综合能力考查不变;“变”的是考查材料的选择、语言运用题型的变化,有些知识点要适当体现轮考。

三、命题动向及预测:

1.语言基础题(1—4小题)。

字音、字形题:a、语料的选择要体现紧扣教材(尤其是课文下注解);b、字音体现常见常用和四川方言易误读的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等,字形体现平时常见常用且易误写的同音字、形似字等;c、字音、字形合考今年有可能,如果这样,那前4题会由此而增加一道语脉衔接题就存在可能性了(增加这道题主要是体现与全国课标卷的衔接,也是为了增加考点。)

词语运用题:与去年相同,不会有变。所选语料体现时代和四川特色。注重教材词语积累(去年的“息息相关”、“安之若素”均取材于教材)。 病句题:考查常见的6种病句类型,语料注重时代性,仍以选择题型出现,不会考修改病句(2015年的考试说明中已删除修改病句的题型示例)。

标点符号和文学常识今年不会作考查。 1—4题的难度较之去年可能会持平或适当下调。建议对此多加强积累和进行“天天”训练。

2.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小阅读):试题选材会有所变化,今年对纯科技类(自然科技类)的考查可能性极大;推断题不会在题干中出现,但选项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题型以从局部细节、整体思路的理解上考查为主;今年对论述类文章不可能考查。

3.文言文阅读:分值不会变化;但今年会更加重视对古代诗文的考查。在文体方面可能会有变化,考政论文(论述类文章)的可能性比较大,考山水游记类文章可能性比较小;今年文言实词题可能会上调难度,对教材内常见常用实词要有所

体现(1—2个);文言虚词难度会降低,考查其用法会更明确化(存在有争议的虚词的用法不会考查);全国卷中涉及的信息筛选题今年我省不会考。文言翻译难度估计不会增加。 4.文言简答题:设问方式要变化,即使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设问也不会再以“XX为学为官为人方面有何特点?(或XX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之类的问题出现,可能会从简要概括文中的“XX理由、有哪些事件、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及态度、写作思路、写作XX所采用的技巧”等角度设置问题。

5.诗歌鉴赏及名句:选材上仍以律诗和绝句为主,今年对词作或曲的鉴赏的考查可能性较小(2015年考试说明中已删除了词作鉴赏的题型示例);试题设置仍然是一大一小,一局部鉴赏,一整体理解;注意考试说明中增加了古诗对比阅读题型示例(与全国课标卷衔接),建议后期加强训练,但今年对此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小。名句名篇默写不变(8句选6句,其中高中5句,初中3句,3句写开头句)。

6.文学类文本阅读(大阅读):今年在选材上有可能变化,考查小说鉴赏的可能性极大(与全国课标卷衔接,2015年考试说明题型中增加了全国课标卷小说阅读《鞋》);如不考查小说,就可能会考查写人叙事类散文(如2011年四川《锈损了的铁铃铛》、2012年《柴禾》)或人物传记类(说明题型中选择了2014年全国课标卷的《科学巨人玻尔》),考查新闻访谈类文章的可能性比较小;探究题与鉴赏相联系,注重个性化解读。 7.语言表达题:四川历来重视文学性表达,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示例:2014年浙江卷和2014年江西卷的语言综合运用题);名著导读内容要有所体现,但考查不会偏细、偏难。选材与课内课外结合;题型可能会有所创新变化。(语言表达题可参考2013、2014年四川卷)

8.写作部分:以材料作文(包括漫画)为主打;所给材料要体现文化和生活,时代思想和健康人生,更强调生活化,综合化(2014年上海卷材料作文和北京卷材料作文就是这方面的很好的范例),后期应加强这方面材料的训练写作。另外,不要忘了漫画作文,因多年未考,而今年的样题中又有出现。

总之,今年四川卷语文命题会坚持“稳中求变”的立场,注重对课改成果的展示,强调道德和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考查综合能力、探究能力,彰显四川特色(注重本土特点,关注地域文化),衔接课内与课外(重视“学”与“考”的结合),实现与2016年我省采用全国课标卷的顺利衔接。 另外请大家认真研究2015年成都“二诊”语文考试题,本套试卷就很好地体现了此次四川省高考备考教学研讨会精神,为我们后期备考训练做了很好的引领示范。

2015年3月2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