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202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来源:哗拓教育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 四)

( 时间:9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B 下∙号(C 列考zu DÀ词n )∙语(∙ (改rù 中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加z (∙ c(2 分) ( ) h点cùhA)uēò 字)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圆,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n眉 B 学的) 黄与绿主宰着读∙∙(他对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 dzīī)),内心的期望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C 铢必较柱 , 无边无垠,坦荡如地,你忘了汽车在高原行驶。 音∙D(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娇揉造作,副庸风雅。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j全u都Ǎ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 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 正n而)确

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 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 热爱艺术开 的 始,热爱生活吧!” 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 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轴级一A 轻 快 点 缀 感 慨 B 轻 盈 连 缀 感 慨 班项C∙是

(轻盈 zōng ) 淙 点缀 感染 D 轻快 连缀 感染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2 原创节目能否获取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找到契合点。B 前不久 ,“ 中国品牌日” 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分C) 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改善。 D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学会读书,不仅需要搭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这种方法会让你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①

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就可以从全局把握一本书。 校A②你可以设想自己就是作者,想象自己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学∙③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作者的思维框架,画个思维导图。

(④合上书本,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⑤q你也要锻炼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思想用更适合你自己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 Ai ②④③①⑤ B ②④③⑤①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②④⑤① 6 根据提示Ǎ,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n)(1) 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转业后却深藏功名,默默地工作生活,这种“ ,

” 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 (2)责

我们只有发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 , ”,让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李白《行路难》( 其一)] ∙(3) 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随州建设成“

( ” 的生态家园。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名姓 (4) 我们的党和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要有“ sā , ” 的政治情怀。 ( 范仲淹《岳阳楼记》) i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1 页 (共 6 页) 291 ) 重

7 名著阅读。 (4 分)

(1) 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 分)

答:

(2) 很多人都明白“ 冲动是魔鬼” 的道理,在清醒的时候既能约束自己也会告诫别人,可当面临一些事时却

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情节,并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 《。水浒传 (2 分》)中也不乏冲动的故事 ,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

①宋江怒杀阎婆惜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答:

8 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 天下家国” 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 分) (1)“ 经典诗词” 朗诵会

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填序号)(2 分)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问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 爱国人物” 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3 分)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 土地的歌者” 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 为国奋斗” 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3 分)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701 班肖非 2 《奋斗的青春》 1702 班李强 答: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2 页 (共 6 页) 292

二、阅读理解(50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 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9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 “ 悠悠” 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 “ 坐断东南战未休” 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10 “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3 分)

答:

(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7 题。 (15 分)

[ 甲]《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 解释加点的词语。 (2 分) ①以头抢地尔∙ ( ) ②长跪而谢之曰∙

( )

12 翻译句子。 (2 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13 唐雎列举三位“ 布衣之士” 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答:

[ 乙]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 选自《孟子·告子上》)

14 解释加点的词语。 (2 分)

(1) 其∙一人专心致志( ) (2) 思援∙弓缴而射之( )

15 与“ 惟弈秋之为听”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16 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2 分)

17 翻译句子。 (2 分)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3 页 (共 6 页)

293 ( 三)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20 分)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姓名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 将近下课,我说:“ 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 忽 然有学生问:“ 回来可是要写作文? 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 我说:“ 还没有劳动,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 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 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 信不信?” “ 我不信!” 大家笑起来。 王福举起手说:“ 好,我打下赌!” 我说:“ 王福,你赌什么?” 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 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 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 字典愈加神圣。 我每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 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 这是老师的老师。” 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 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 但有一个条件,要让我们三队去砍。” 我说:“ 可以。 明天的劳动,大家做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

算你输。” 王福并不泄气,说:“ 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里的学生,向三队走去。 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 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

学校 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 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 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棵长竹,放在肩上,一 晃一晃地向我们走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到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棵长竹。 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 我赢了。” 我说:“ 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赢了?” 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 王福说:“ 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 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 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杈,手起刀落。 那人是王七桶。 “ 老王,搞什么名堂?” 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 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 “ 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长竹,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班级 有知青做证。” 王福看一看班长,说:“ 你做公证吧。 字典。” 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 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 学生们看看百多棵长竹,又看看我。 我说:“ 好,王福。” 心里明白过来, 却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 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王福看着我,我叹 了一口气,说:“ 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 王福急了,说:“ 我把作文拿来。” 我说:“ 不消了。 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虽然你的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 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 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 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 我输了。我不要。 我要—

——我要把字典抄下来。 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 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考号⑨我想了很久,说:“ 抄吧。”

(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

18 为了字典,王福做了哪些事? (3 分)

答:

19 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 圣物”?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答: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4 页 (共 6 页) 294

20 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3 分)

答:

21 抓住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4 分)

(1) 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答: (2) 忽然王福极 ∙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

号考答: 22 文中的“ 我” 通过“ 赌字典” 这件事告诉学生关于作文写作的道理是什么? (3 分)

答:

23 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4 分)

答:

( 四)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10 分)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

级阮 直

班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 护士节” “ 教师节” 那样的节日了。 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舞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 脱文学。 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 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 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 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 没有意义” 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 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 校学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 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 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 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 作家吴亮也有名言:“ 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 灵魂也需要聚会。 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

⑦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 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的人的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

姓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5 页 (共 6 页)

295

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 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⑧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

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

中。 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点燃大众的情感。 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 人学”。 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 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 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

⑩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 但愿每个 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

( 选自 2019 年 5 月 10 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2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答:

25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 分)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答:

26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加点词语的理解。 (3 分) 如

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

答:

2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 没用的文学” 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

B 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C 作家吴亮的名言“ 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与作者观点相反。D 中国人的文学即“ 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

三、写作(40 分)

2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40 分)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 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小草如此,我们的成长历程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呢?

请围绕材料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可以讲述你成长历程中的故事,抒发你成长 的感悟,也可以阐发你对成长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写记叙文,要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言之有据。 ③不得抄袭、套作;不要对材料进行改写或扩写。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请考生自附答题纸]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四) 第 6 页 (共 6 页) 2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