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田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13年-2030年)批前公示【模板】

和田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13年-2030年)批前公示【模板】

来源:哗拓教育
和田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13年-2030

年)批前公示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2030 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 年,中期为2016-2020 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和田地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县、**县、**县、**县、**县、**县、**县七县一市,及兵团拟设玉山市,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三)地区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地区总人口222万人,城镇人口73万人,城镇化水平33%;

2020年,地区总人口240万人,城镇人口101万人,城镇化水平42%;

2030年,地区总人口275万人,城镇人口160万人,城镇化水平58%。

(四)发展定位 丝路名城、世界玉都。 (五)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G315城镇发展轴; “一群”——大和田城镇群;

“两组团”——和东城镇组团、和西城镇组团。

(六)重点城镇规模

**市,人口规模约50-55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

**县经济新区,人口规模约12-15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内;

玉山市,人口规模约12-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12-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10-1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8-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6-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10-1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平方公里以内;

**县城,人口规模约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平方公里以内。

二、地区城镇体系规划 (一)地区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轴一群两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和-和”同城区为核心,“和墨洛”城镇密集区为地区城镇重点发展圈层,沿现有的315国道交通线为东西向拓展轴的城镇布局形式。 “一轴”——G315城镇发展轴

依托315国道及与其平行的高速公路、铁路构成的交通走廊形成地区城镇发展轴。该轴是《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确定的南疆城镇空间最主要的轴线,既联系现有的中心城镇、重点乡镇,也是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带动轴。更是和田地区联系喀什特殊经济区,出疆通道的重要轴线。

“一群”——大和田城镇群

依托城镇发展轴,由位于连绵绿洲区域内的**市、**县经济新区、墨玉、洛浦以及策勒、玉山等众多的中小城镇组成的联系紧密、分工合理、功能一体的大和田城镇群。由于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可与城镇发展轴相联,有效实现经济产业的合理布局,扩大和田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和田城镇群涵盖三个层面:**市中心城区与**县经济新区组成的“和-和”同城区;由**市、**县、**县、**县组成的“和墨洛”城镇密集区;由**市等6县市组成的大和田城镇群。

“两组团”——和东城镇组团、和西城镇组团 和东城镇组团:包括于田、民丰及兵团南屯镇等相关乡镇组成的城镇组团。

和西城镇组团:由皮山及相关乡镇独立成团的城镇组团。

地区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二)地区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期末,和田地区城镇体系将形成五级结构。

2030年和田地区城镇规模结构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规模 (万人) ≥50 **市中心城区 **县经济新区、皮山、墨玉、于田、玉1 2030年 个数 10-20 山 5 5-10 洛浦、策勒 民丰、拉斯奎、玉龙喀什、吐沙拉、罕2 四级 艾日克、布扎克、喀尔赛、奎牙、扎1-5 瓦、萨伊巴格、吐外特、杜瓦、赛图拉、恰尔巴格、多鲁、固拉哈玛、恰21 哈、先拜巴扎、奥依托格拉克、阿其玛等级 规模 (万人) 2030年 个数 克、南屯 吉亚、阿合恰、英阿瓦提、英艾日克、拉依喀、朗如、塔瓦库勒、伊斯拉木阿瓦提、色格孜库勒、喀什塔什、阔什塔格、克里阳、科克铁热克、桑株、木吉、乔达、木奎拉、藏桂、皮亚勒玛、皮西那、巴什兰干、瑙阿巴提塔吉克、康克尔柯尔克孜、阿克萨拉依、乌尔五级 其、托胡拉、加汗巴格、普恰克其、芒≤1 来、阔依其、雅瓦、英也尔、喀瓦克、62 布雅、山普鲁、杭桂、纳瓦、拜什托格拉、阿其克、达玛沟、乌鲁克萨依、奴尔、博斯坦、加依、科克亚、阿热勒、阿日希、兰干、斯也克、托格日尕孜、喀尔克、阿羌、英巴格、希吾勒、达里亚博依、若克雅、萨勒吾则克、叶亦克、安迪尔、安迪尔牧场、47团昆仑镇、一牧场 注:1、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已经纳入**市中心城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策勒乡已经纳入**县中心城

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尼雅乡已经纳入**县中心城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2、“斜体”为乡集镇,“斜体加下划线”为兵团城镇。

(三)地区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期末,和田地区出现特色较为鲜明的城镇职能体系层次,即以各个区域的综合型城镇为枢纽,以专业和特色型城镇为发展支点,呈现中心城市——一般城市——重点镇——一般镇——集镇五级不同类型城镇协调发展的职能结构。

2030年和田地区城镇职能结构表

职能等级 中心城市 乡镇名称 数量 1 职能类型 综合型 综合型 综合型 综合型 8 综合型 综合型 综合型 **市中心城区 **县经济新区(巴格其镇) 皮山(固玛镇) 一般城市 墨玉(卡拉喀什镇) 洛浦(洛浦镇) 策勒(策勒镇) 于田(木尕拉镇) 民丰(尼雅镇) 玉山市(224团玉山镇) **市 重点镇 拉斯奎镇 玉龙喀什镇 **县 **县 **市 **县 扎瓦镇 先拜巴扎镇 吐沙拉镇 罕艾日克镇 布扎克镇 喀尔赛镇 **县 奎牙镇 一般镇 **县 杜瓦镇 阔什塔格镇 赛图拉镇 **县 固拉哈玛镇 13 4 综合型 综合型 综合型 综合型 旅游服务型 农贸型 农贸型 工贸型 工贸型 工贸型 旅游服务型 工贸型 工贸型 旅游服务型 工贸型 农贸型 65 综合型 皮山农场阿其玛克镇、47团昆仑镇、一牧场、南屯镇 集镇 **县:英艾日克乡、喀什塔什乡 **市:吉亚乡、阿合恰乡;**县:英阿瓦提乡、塔瓦库勒乡、伊斯拉木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县:阿克萨拉依乡、乌尔其乡、托胡拉乡、加汗巴格乡、普恰克其乡、芒来乡、阔依其乡、雅瓦乡、吐外特乡、英也尔乡、喀瓦克乡;**县:克里阳乡、科克铁热克乡、桑株乡、木吉乡、乔达乡、木奎拉乡、藏桂乡、皮亚勒玛乡、皮西那乡、巴什兰干乡、瑙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县:布雅乡、恰尔巴格乡、纳瓦乡、拜什托格拉乡;**县:达玛沟乡、恰哈乡、乌鲁克萨依乡、奴尔乡、博斯坦乡;**县:加依乡、科克亚乡、阿热勒乡、阿日希乡、兰干乡、斯也克乡、托格日尕孜乡、喀尔克乡、奥依托格拉克乡、阿羌乡、英巴格乡、希吾勒乡、达里亚博依乡;**县: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安迪尔牧场 **县:萨伊巴格乡;**县:阿其克乡;**县:叶亦克乡 工贸型 农贸型 **县:拉依喀乡、朗如乡;**县:杭桂乡、多鲁乡、山普鲁乡;**县:安迪尔乡 旅游服务型 注:1、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已经纳入**市中心城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策勒乡已经纳入**县中心城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尼雅乡已经纳入**县中心城区范围,设立社区居委会;2、“斜体”为兵团城镇。

(五)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

规划形成“三大特色资源带”、“六大主导产业”、“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四大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六)地区旅游发展规划

构筑和田地区“三个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四条旅游经济发展带、五个旅游产品聚集区”的旅游功能空间结构,即“三心、四带、七区”的“3-4-7”结构。

地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七)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1)地区交通规划

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对和田城镇化及城镇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按照“一轴一群两组团”的空间布局,合理发挥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形成结构合理、布局有序、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公路系统规划

完善公路网是提高地区城镇可达性、加强联系最有效、经济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串联地区主要城镇,形成区域高速交通走廊;干线公路强化城镇间的通达性。应加快公路网改造步伐,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

规划干线公路形成“三横三纵”的格局。其中,“三横”为315国道、北部沙漠公路、昆仑公路;“三纵”是219国道、塔红公路、阿大公路。

(3)铁路系统规划

规划期内适时研究建设喀和铁路延伸到若羌与格尔木铁路并网,尽快形成环塔里木铁路环线。远景预留一条区域间铁路通道,由阿拉尔经和田至日喀则铁路线。

在和田若羌铁路建设时,增设洛浦、玉山、策勒、于田、民丰等车站,并综合考虑配置客货运设施。

(4)机场布局规划

和田机场作为南疆主要支线机场之一,应根据市场需求,突出和田机场的地区性枢纽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和田特殊的区位优势,努力建成和田通往国内主要城市和邻近省会城市的空中通道;开通南疆6个支线机场之间的闭环航线;争取尽快开通由西藏阿里经停和田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联运航线。

(八)地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设施

2030年和田地区未来新型工业化用水量约为130万立方米/日;城镇生活用水量约为19.1万立方米/日。建议每个缺水县规划一座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下人工水库,既要满足规划期正常水厂的水源需求,更重要的是平衡季节性县域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失调。 (2)污水设施

针对和田地区地广分散特点,污水处理要依据合理的服务半径,选择大集中处理、小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方式。**市中心城区和**县经济新区从城镇结构上符合基础

设施一体化要求,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中,建议两地共用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到2030年,城镇生活污水要实现100%达标处理;工业废水实现100%达标处理。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 (3)环卫工程 垃圾处理规划

203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建设一批具有压缩功能的密闭式垃圾中转站,在规划区按0.7-1.0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垃圾中转站,每座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不少于100 平方米。

每个县城建设一处生活垃圾生态处理厂。 粪便治理规划

公共厕所数量上按每3000城镇人口设置一座公厕的标准。

对于农村地区,可用传统方式将粪便就地农用;或者建设沼气池,将粪便转化为沼气进行综合利用。 (4)能源基础设施

推进低碳能源、绿色能源、节约能源“三位一体”,利用后发优势以相反顺序率先实现“40%-45%”的减碳目标。 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南疆三地州火电电源建设和重点地区水电电源和火电电源建设,解决无电乡的问题。

到2030年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和田地区在现有天然气管道基础上,加速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目前正将天然气主管道延伸至**县、**县、**县、**县。 规划一座日处理天然气25万立方米的液化厂,将天然气按照1:600的比例低温液化成液态气,配备专用运输车,针对还没有铺设天然气管道的乡镇和农牧区提供天然气供应。

大力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大力推行集中供热,改善人居环境,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 (5)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数据中心基地建设,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快国际通信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努力构筑向西开放的信息传输大通道。到2030年在和田地区内包括边远山区全部实现“户户通”覆盖,人人分享文化信息传递资源“均等化”。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正桥

联系电话:********

和田地区行署办公室 2013年9月22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