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药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哗拓教育
【课题成果】 药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邓莉平,张泳,吴涛,吴永华,李轩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构建与实践一个新型药学实验 教学育人体系,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药学实验;构建;实践;鹰用型人才;育人体系 药学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 和完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和社 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巩固理论课 会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多元化校内外相互渗透 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树立独立思考的思维 和补充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 意识,并与其他人员互帮互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 能力。建立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药 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从的得到学习和实验的兴趣,在 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充分发挥各自在人 潜移默化中,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所以,实验是药学 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 的灵魂与精髓,加强药学实验教学既是提高药学教学 空间和锻炼的机会。它加强了学校、学生与社会,知识 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的 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输出 有效途径。 机构,提升学生就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 纵观我国高校药学教学,通过多方面的考察统计, 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药学实验教学虽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 实验中心工作的目标是:①坚持以学生为本,开放 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很难跟科学发展同步。药 实验室,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 学本科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l_。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药学实验教学改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改善其处理 革,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闭; 实验问题的措施,我们从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②提高药学实验质量,处理好实验教学质与量之间的关 出发,体现出药学实验的研究性、综合性和先进性,激发 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激情,引导学生走上创新之路; 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分 ③提高药学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开发实验教学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有机地整合实验 课件,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共享优秀成果,发挥示范作 教学课程和资源,提高专业实验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 用,以引领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④提高学生的综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 合素质,为社会不断输出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药 基础上,对药物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系列进行了改革。特 学应用型人才闭。 别针对于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我们打破原有实验室的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界限,组建了校企合作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并且在运行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增设综合性、设计和创 机制、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新性实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 为了构建与实践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 到有效培养。构建“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应用 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培养新模式。 行深入改革。 药学实验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养为主 (一)建立校企合作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线,将实验内容依照专业性质和课程地位划分成基本技 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 能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每 少一个链接的环节: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一下子不适应 个层次的实验目标、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要求均不相同, 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显得手足无措。显然,高校人 使得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创新性实验体系 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脱节。 更为完善。 为了解决这一链接问题,我们决定打破传统的三 对于同样一门实验课,在不同专业中因其课程地位 段式教学模式,让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不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有侧重。如果是专业基础 并且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具有局限性的现 实验,则保留少数的基本技能实验,其余改革为综合性 状,以学科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多方面与周边 实验、设计和创新性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如果是专 药学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药学实 业实验,则保持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以设计性和创 验教学中心,将社会资源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新性实验为主。《药物化学实验》对于药学专业为专业 一113 【课题成果】 基础课,所以,其实验项目我们设定以综合性实验为主。 适当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体现对学生自 主能力的培养。 这种类型的实验,学生从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 知识,根据药物的构效关系,自行设计化学结构,到自行 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采用英文实验讲义,并且实行英语讲 授和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通 过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在 掌握药学实验技能的同时,还提高了能查阅英文文献的 查阅文献、提出药物合成路线和质量研究的思路,乃至 仪器选择、样品制备、样品测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等, 最终写出研究性实验报告和讨论、答辩。学生能亲身处 能力,也学会了相应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的国际交流能 力大幅度提高。 对于以上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构建,我们进行了可行 性分析。 于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药物结构与生物活 性的关系、研究分离技术与分析方法以及讨论合成工 艺有了更深的认知,并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系统化的知 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也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活动,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 趣,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能力,提高 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了学生 的求知欲望,变被动获取知识的方式为主动获取知识 方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质,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 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I4]。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 1.企业条件:仰仗于绍兴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 境。近年来,绍兴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迅猛,多个经济开 发区入驻了不少医药化工企业。其中,15家大中型企业 与我院有着长期良好、密切的联系,这为建立产学研合 作委员会,聘请一批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单人尖子教授 和行业顾问,本次教改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 2.学院条件:我院有充沛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械资 源,以及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并且,我院的化学专业获得 硕士学位授予权,由此说明,我院具有良好的科研实力 和氛围。 为了人才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院推出 “3+1”人才培养方案。即大学本科前3年完成所有的课 程学习,最后1年以校内外结合实践训练。该方案已于应 用化学、药学专业06级开始试点,并成功成立了试点班。 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密切结合,内容不仅涵盖 了基本技能性实验,而且具有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 实验。实验内容的改革为药学实验教学理念的实现奠 定了坚实基础。 此方案的实施,延长了学生实习的时间,提供了更多的 锻炼机会,缩短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基于“3+1”人才 培养方案,我们进行了大胆地假设和创新,更进一步地 (三)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运用先进的实验教学技术手段,以多媒体实验课 件、实验录像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有益于学 生的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室开放是支持和鼓励学生 开展各类创造性、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为学生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的一个平台。 进行校企合作、服务学生。 3.学生条件: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 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渴望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学生要求进入企业实习锻炼的呼声日益强烈,甚至有学 多媒体实验课件、实验录像集经验教师之大成,将 规范化操作生动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它的具 生愿意将毕业论文带入企业完成,产学结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 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学生渴望成为应用型人才,那么 我们就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在 体可感性给学生的印象比较久远,而这种印象每遇到 相关的刺激就被迅速地提取出来。而且它改变了传统 的指导教师黑板上讲解,实验台上演示的教学模式,使 实验示范直观化、规范化。它可以改变过去文字教材概 括性和抽象性方面的不足,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较 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 实验教材的学习,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看为主的学习 方式,丰富了学习渠道,也使实验内容的讲解从单一走 向多种形式的综合。 如此优越的环境下,我们相信构建与实践药学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金乐红,唐婷,郑威.药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西 北医学教育,2008,12(2):302—304. 【2】朱艳,秦民坚,吴刚.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卟 药学教育,2009,25(3):40—43. [3】李立群,郭月霞.建开放实验室促创新人才培养卟实验科学 与枝术,2008,6(2):139—140. 我们进一步要做的是开放实验室,支持和鼓励学 生开展各类创造性、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为学生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平台。实验室面向学生 【4】廖声华,吴盛关,严拯宇.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管 ̄21J].药学 教育。2009,25(30):17—19. 开放既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有 利于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并且通 过校企合作,把学生引入企业,引入生产实习第一线。 并且,我们还着力要加强专业英语的培养,在实验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省新世纪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项目(ze09061) . 作者简介:邓莉平(1978一),女,广东人,博士,绍兴 文理学院副教授,从事药物设计和合成研究。 一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