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编织袋围堰施工方案

来源:哗拓教育
绩效考核

围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划、规范和标准; 2、施工设计图和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二、工程概况

本围堰工程为鄂州吴楚大道工程(西段)第3 标段B段路基土石方工程的附属工程,分别分布在工程如下段:

TK5+890~TK5+942 长度52米 工程量1229m³ TK5+942~TK6+020 长度78米 工程量740m³ TK6+020~TK6+100 长度80米 工程量1150m³ TK6+100~TK6+160 长度60米 工程量729m³ TK6+320~TK6+400 长度80米 工程量1121m³ TK6+400~TK6+670(左侧)长度270米 工程量1340m³ TK6+655~TK6+755(左侧)长度100米 工程量712m³ TK6+680~TK6+800(右侧)长度120米 工程量335m³ TK6+790~TK6+880(右侧)长度90米 工程量661m³ TK6+851~TK6+874(右侧)长度23米 工程量158m³ TK7+250~TK7+350(左侧)长度100米 工程量402m³ TK7+655~TK7+725 长度700米 工程量1324m³ TK7+720~TK7+790(左侧)长度70米 工程量214m³

页脚内容1

绩效考核

TK7+770~TK7+870(左侧)长度100米 工程量985m³ TK8+050~TK8+270 长度220米 工程量3298m³ 其中,临时围堰结构为编织袋围堰,堰顶标高为常水位以上0.5米,即17.02米;堰顶宽度为1米,围堰内侧放坡1:0.5,外侧放坡1:1,当该段土石方路基及防护工程完工后予以拆除。

TK6+680~TK8+270段永久围堰外侧为编制袋围堰,堰顶高度为水塘常水位以上0.5米,即17.02米,堰堤外侧放坡1:1.5,堰堤内侧放坡1:0.5,堰顶宽度为1.5米;内侧采取清淤并回填夯填粘土,夯填高度同编织袋围堰,顶部宽度0.5米,内侧放坡1:1.5。在其内侧施作防护工程。 三、工艺流程

现场勘察→材料准备→测量放样→施工便道→编织袋投放、堆码→抽水→挖掘机清淤→筑土振捣→围堰加固。 四、施工方法

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准备好合适的材料。

2、根据图纸及工作面等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出围堰位置。 3、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在合适接口修筑临时施工便道。 4、投放袋装量为袋容量1/2~2/3的编织袋,编织袋投放前尽可能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杂物、树根、杂草等,以减少渗漏;袋口应用麻绳或绑扎丝绑扎,并进行平整。投放编织袋时不

页脚内容2

绩效考核

宜采用抛投,应采用顺坡滑落的方式,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在水中投放编织袋,可用人机配合,机械送到位,人工下袋。编织袋应顺坡送入水中,以免离析,造成渗漏。

5、编织袋堰堤的高度、坡度、宽度按施工设计而定,但一般堰顶宽度要保持在2米的宽度。

6、编织袋围堰按要求筑成后,将塘内积水抽到塘外流水渠,根据水量投入多台抽水泵,并分班轮流抽水,抽水应24小时不间断。塘内局部低洼积水采用挖掘机开沟引流到集水坑抽出。

7、水塘内积水排干净后,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清淤过程中保证编制袋围堰稳定,清淤应清理到硬底。清淤后塘底应无水及淤泥,填筑前应验收合格。

8、紧贴编织袋围堰内侧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的土(粘土)。填筑土方时,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筑土时,应同步进行振捣振实,加强堰堤的强度和稳定性。 7、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应及时对围堰进行加固处理。 五、注意事项、

1、质量要求:围堰要结构坚实,不透水。清淤后塘底应无水及淤泥,填筑前应验收合格。

2、填筑堰堤的材料采用抗渗性能较好的土,以利阻水、减

页脚内容3

绩效考核

少漏水、渗水。

3、当水深无法正常清淤除杂时,编织袋的投放速度速度不宜过快,在投放编织袋时应同步压实,一是保证围堰围堰稳定性,一是应尽可能利用编织袋把淤泥挤跑。如果编织袋直接落在淤泥上,围堰内排水后容易使堰堤发生位移,致使堰堤整体性垮掉,将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

4、为应对紧急情况,应备足编织袋、斗车和木桩等应急物资设备;相关管理人员保证24小时内能够联系上并随时到场;组织好应急救助队伍等准备工作。

2012-12-11

页脚内容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