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专题讲义1(4个专题)

来源:哗拓教育
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专题讲义(4个专题)

一、掌握这三点,助力面试备考

相信同学们在得知自己进入面试后,第一反应一定是开心到飞起吧?但是兴奋过后又会面临很大的迷茫和紧张感,面试备考时间短;口语能力不强;没有面试经验;想要准备又无从下手。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下,面试显得有些困难,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沉着备考,快速提升面试能力?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点对面试有帮助的方法。

(一)多看

面试其实就是以考官对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查考生的知识、能力、道德等有关素质的考试。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在能力道德相当的情况下,接触更多时政新闻的同学进步会更快一些,所以同学们要每天接触一些考试常考的主题。我们的面试通常围绕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个方面,并且时效性强,两三年内的热点话题通常是面试考试的主题,建议大家多去新华网、人民网看一些时政短评,政策理论,每天积累5条以上,日积月累,会大大丰富我们的答题内容。

(二)多读

面试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我们把答案想法用嘴表达出来,所以表达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面试的成绩,然而很多同学在考试时存在张不开嘴、紧张、过于口语化等问题,所以我们的表达能力需要在每日备考中多加练习,熟悉语言环境。建议大家每天抽出一个小

时进行一些时政短评或面试答案的朗诵训练,前期练的过程中可以照镜子看自己的表情姿态,放慢语速,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音量,在熟悉之后可以在家人朋友面前模拟答题,熟悉感觉。

(三)多积累

在同学们能基本能做到前两点的时候,恭喜你,已经离成功不远啦,那么我们怎么能够让自己的答案再提升一个高度,在众考生中脱颖而出呢?那就是多积累,这里的积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生活经历中的积累,细心观察生活、工作中有意义的事,有时候丰富的阅历会让我们的面试的答案更有“人情味”;二是语言水平上的积累,多积累好词好句,热点典故,在恰当时能张口就来,凸显文采。 二、重视统筹协调类题目

近几年,统筹协调类题目在诸多招录部门面试题目中出现,由于题目内容涉及工作事务较多,涉及时间冲突、资源冲突、人员需要冲突、公事和私事的冲突等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想把此诸多事项安排有序并出彩并不是易事,以一道经典题目为例,详细讲解如何精彩地回答统筹协调类题目。

“小赵在西安市政府某部门工作,春节期间有以下事项需要处理。如果你是小赵,将怎么安排?

(1)在国外工作的大学同学计划春节回国,只在西安呆几天,想和小赵聚聚,该同学曾经对小赵帮助很大。

(2)远在北京的母亲打电话要求小赵回家吃年夜饭,小赵和妻子已有二年没有回家过春节。

(3)正月初一要陪同领导下基层慰问,当天返回。

(4)中学同学正月初五在北京结婚,该同学是全班最晚结婚的人,其他同学都说大家必须参加婚礼。

(5)单位安排小赵正月初四值班。

(6)妻子为了给小赵惊喜,已提前订好两人去三亚5日游的机票(正月初二出发)。

回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回答时只呈现题目序号,即“各位考官,我对以上几件事的安排是(1)(2)(3)(4)”;

第二种,回答的仅呈现的顺序号后面的文字,流水账一般的描述文字。以上两种表达在回答这类题目中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不能很好的展现学生统筹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语言的呈现上也是缺乏逻辑,语言内容是比较单一的。

回答这类题目要想安排妥当并回答精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公事既定,优先安排。

(3)基层慰问和(5)单位值班都是公事,所以初一和初四的时间安排是既定的,不能由于其他事情而改动了这两个时间,必须亲力亲为,履行职责。当(6)初二开始就出发去三亚旅游的时间安排与以上两件公事发生“撞车”时就要取消旅游,以两件公事为重。

(二)私事让步,灵活安排。

其中(6)旅游事项为公事让步,那么势必也会出现爽约了妻子,难免使妻子失落,那么考生在安排时,就不要生硬的回答为“取消旅游”,而是在安排时要展现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所以在取消旅游的同时要感谢爱人的精心准备,说明不能去旅游的原因,可以给爱人买一个新年礼物。

(三)工作步骤,重点突出。

(3)下基层慰问的安排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工作步骤,在下之基层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确定好慰问路线、行程安排、慰问品的采购、对接负责人、以及与领导沟通好行程等。

(四)工作态度,尽情展现。

其中(5)值班工作不会随意与其他同事对调,要考虑到春节期间每个同事都会有自己的事需要处理,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应该考虑的是有大局意识,不可以搞特殊,做典型。重要的是春节期间值班,绝不会晚来早走,严格遵守值班时间,尽职尽责,不因为是节假日值班而懈怠工作。其中(4)初五参加完婚礼尽量买早一些的票回到西安,考虑到初七就要上班,避免出现节后综合征的现象而无心工作,所以在参加完毕婚礼之后尽量早的回到工作地点,争取初六或者是初七在家休息调整一天,最后以饱满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春节假期后的工作中去。

对于统筹协调类题目既要展现的是协调能力,还要体现的是良好的情商以及优良的工作作风,最终才能使这类题目安排的十分妥当。

三、公务员面试备考要掌握的六个实用技巧

公务员面试备考很多考生很迷茫,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大家还不知道这些实用的技巧。今天为您倾情献上备考技巧,助力广大考生顺利面试。

技巧1—好形象

姣好的容颜总能让人多些好感,但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干净、整洁,与公职形象相匹配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请各位考生注意自己的发型和着装,务必符合要求,可以以新闻发言人的形象作为参考。

技巧2—微笑杀

微笑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无形中就能影响到周边的人。公职考试中很多考生都会紧张,导致面部表情僵硬呆板。这不仅会使得考官对于考生印象不佳,认为抗压能力差、缺乏精气神,而且也会使得自己越加紧张(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所以,请各位考生记得多照着镜子练习微笑,笑不露齿,嘴角微微上扬即可,别太夸张哟,吓到人可不好。

技巧3—眼神杀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实际考试中很多考生基本都是低头答题或者两眼无神不知所视何处。这同样会给考官一种呆滞的感觉,而且也是对于考官的不尊重,毕竟这是“面试”。所以,请各位考生抬起你们高贵的头颅将你们真诚的眼睛注视考官,通过眼神传递你们的真挚和渴望,这需要大家在平时多练习。

技巧4—静心咒

注意力不集中此乃考试禁忌,然而现实是很多考生都陷入了这个泥沼而无法自拔。在此传授各位考生一段静心咒,摒除心魔干扰,助各位突破自我。深吸口气,心中默念:1、我最棒,帅爆地球、美爆宇宙,才情绝世;2、考不上,无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3、考官都是菜场叔叔阿姨、大爷大妈,我不怕不怕了;4、牢记审题、分析、答题三步骤,临场不乱。这同样需要大家多多默念,自我催眠,方能固守本心不变。

技巧5—点石成金

语言表达在面试中有多重要在此就不多做强调,想必各位考生也十分清楚。问题是有想法,但在临开口时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或者表达平平无奇,无出彩之处。而且要知道往往考生开口讲的前几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既决定的考官对于考生的印象,也影响着考生自己的心态。所以讲好这前几句话十分重要,在此给大家几种方法:1、谈自身见闻和感受引入;2、言简意赅,直接点明问题核心或者本质;3、引经据典,用引言起头。无论运用哪种方式开头都能引起考官注意,不过也需要大家多练习和适当积累,才能熟练掌握。

技巧6—无招胜有招

公考资讯网提醒广大考生请警惕所谓的模板。面试的核心本质在于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侧重的是考察考生基础能力和品质,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抗压能力、性格品质、价值观等。而所谓的模板并不能凸显出这些,所以考官是十分反感的,如果被考官发现套路化答题,

势必低分处理。所以,在此提醒各位考生面试答题还需大家从题目实际要求出发,精准作答。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题目怎么问怎么答。

四、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题作答关键--客观分析

在面试学习的过程当中,综合分析一直是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环节,而在综合分析的答题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要有政府思维,我们要用政府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告诫,那么政府思维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运用政府思维去答题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一下政府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分析。

客观理性是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一个优秀的公职人员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一定是会客观的站在中立的角度去判断一个事情,而并非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站在某个群体的角度去看待某些事情,因为这样看的事情不仅会具有局限性,同时还会使我们对某件事情的判断出现误差导致判断失误,这样的结果是很严重的。

如何能够做到所谓的客观理性看待一件事情?其实在我们对题目的分析过程当中,凡是涉及到题目中所说的一些事情,一些事物,我们虽然在情感上要更加去接近,才容易理解,但是我们在理性上一定要剥离出自身在其中所处的角色,才能更清晰的看到这件事情本来的面貌,而当我们真正的陷入到题目当中的角色去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以及看问题的角度都会发生偏移,而正是这种偏移,它也会导致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客观、不理性的评价和判

断,从而影响我们的分数。接下来,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具体感受一下,客观理性在我们答题时候的重要性。

【例题】大爷大妈和青少年因为公园场地上,篮球场地的使用归属问题而大打出手,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在这一道问题的考察当中,很多同学下意识就会将自己带入其中的某一角色。或者是将自己代入到青少年这一群体当中,去维护我们青少年的利益:因为篮球场的作用就应该是去打篮球,而其他的应该让位于此,所以说老年人可能是变坏了,或者说为老不尊,这样的批判性话语;亦或者是有一部分人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既然在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老的时候我们就要享有相应的待遇,而老有所乐是我们的基本需求,所以对于青年人来说,更应该让位于老年人将我们的篮球广场空出来,让老年人能够有一个更多的休息娱乐方式。

其实这样的两种想法,并不能说是谁对谁错,可是这样的想法无论哪一种,他的初衷都是从某一个个体角度出发去看问题,这样看问题的方式未免有些有失偏颇,使我们的观点不能够更客观更准确的去剖析这件事情,可能这件事情看起来并没有谁对谁错,然而一些涉及到政府和群众利益之间的事情,那么如果再按照这样的方法去答题,会显得我们像一个愤青,所以说,在答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更客观的看待一件事情。比如说这一道题:大妈大爷和青年人抢篮球广场,我们如果站在一个局外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就会发现,其实他并没有谁对谁错,双方的需求都是正当且必要的,在这

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当双方需求都是正确的,为什么会有起到如此激烈的冲突?此刻答案昭然若揭——是因为我们的公共场所的一些公共设施并没有配置到位,在我们居民精神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公共基础设施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所以才会出现了老年人与青年人大打出手,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而这一幕其实也给我们公共治理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公共服务,我们的公共设施一定要跟得上,来得及。才能够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也能够使我们老有所乐,同时也能够让我们青少年更好的发展,让每一个人的需求都能够被满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