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桥11号梁段为现浇段,现浇段长3.9米。
块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直腹板连续梁,单箱单室。块件形式为单T构造,单幅箱梁顶板宽度12.75米,底板宽7米,悬臂宽3.25米。梁平均高3.623米,箱梁梁高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按直线变化。单幅桥面2%的单向横坡通过调整箱梁两腹板高度来实现,保持底板水平。箱梁采用C50号混凝土。
箱梁底板设置泄水孔,侧面腹板设置通风孔,直径均为10厘米,间距5米。 本工程为双向预应力结构,纵横预应力均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4,标准抗拉强度Ryb=1860Mpa,Ey=195000Mpa。其中,顶板束和底板束均采用16股钢绞线,配AM15-16锚具,下弯束采用12股钢绞线,配AM15-12锚具,横向预应力束采用4股钢绞线,配BM15-4和BMP15-4扁锚。
2、支架及托架安装
边跨支架和托架现浇施工,托架支持拟沿桥纵向在边墩承台上布置3根φ600钢管支撑作立柱,间距3.24米。下端通过在承台上预埋钢板与钢管焊接,钢管周围焊三角形小肋。超出承台地方预先在土里打入φ600钢管,顺桥向间距3.5米,因为本工程现浇段仅为4米,故只需布置两排钢管桩。因为桥台处地质条件为砂岩所以桩基打到砂岩处即可。立柱上端搁置纵向分配梁,分配梁由550号工字钢组成,其上横向布置360号工字钢,最后铺设方木及底模等,之间设10cm木楔落架。由于钢支撑较高,立柱间必须用剪力撑保证其纵向稳定,并尽可能将立柱与主墩联系支撑起来,以便保持施工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和主墩墩身的整体稳定性。块件下采用焊接定型三角托架,托架竖向支撑于花撑立柱顶端。
其具体结构布置见附图 3、支架预压方案
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需采用支架预压措施。 1)支架预压荷载及范围
支架预压范围为底板正下方部分支架,翼板部分支架不作考虑。支架预压荷载按该部分箱梁自重的1.1倍计算,预压荷载在支架预压结束后拆除。
2)预压材料及加载总重
预压荷载的选用材料,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土袋作为预压荷载材料。
根据预压荷载确定土袋的高度。 3)加载
采用分级均匀加载,按三级进行,即25%、75%和100%的加载总重,每级加载后均静载3小时后分别测设支架变形量,做好记录。加压过程中要注意土袋要均匀加载,防止支架偏压。加载全部完成后,等到支架稳定后,方可进行卸载。
4、变形现测
变形观测是一道重要的程序,支架预压的结果要通过变形观测得出,仪器采用专用精密测量仪器。
1)测点布置
支架要设三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三个测点,即底板两侧、中心处,支架上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绑钢尺的办法。
2)观测阶段
观测分成五个阶段:预压加载前,25%荷载、75%荷载、100%荷载、卸载后。
每个观测阶段要观测2次。堆载结束后,测量观测每天安排一次,持载观察三天,若变形不明显趋于稳定将卸载,卸载后继续观测一天。变形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卸载。
3)观测成果
变形观测数据要如实填写在变形观测记录表上。计算出支架弹性压缩量,支架的弹性压缩结果用于支架起拱设置(底模起拱)。
4)变形观测应注意事项:
a、变形观测仪器为专用精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 b、测站点要固定,三脚架的位置用红漆作标识, c、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
d、如实填写观测数据,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5、支底模、外侧模
首先由测量人员测出支架的标高,根据测量的标高,放置底模板,用木楔调整支模标高,依据预应力张拉反拱,自重荷载,支架下沉及箱体砼收缩徐变对标高修正;标高调整完成后,架设全站仪调整模板中线,偏差过大时用千斤顶调整,调整完成以后临时固定底模位置。外侧模由吊车整体安装,测量人员随时监测调整其标高及方位。
6、绑扎底板、腹板钢筋、隔墙钢筋、安放竖向预应力钢筋等
支底板、腹板钢筋、隔墙钢筋和支外侧模是同时进行的,底板钢筋先在场地制作,绑扎时靠近腹板的位置先不绑扎,以便绑扎腹板钢筋和安放竖向预应力钢筋。绑扎隔墙钢筋并将箱体与主墩刚构连接的锚固精轧螺纹钢筋套上波纹管置入箱体块件的正确位置。底板钢筋完成后绑扎部分腹板钢筋,腹板钢筋绑扎到一定高度后安放竖向预应力筋。为保证竖向预应力筋竖直,竖向采用每隔一定间距加设一根定位钢筋。同时做好反弯束、顶板束及预留束的波纹管预埋,并保证曲线要素正确。
7、支内侧模,安装腹板、顶模、顶板钢筋、堵头模板,调整模板
腹板钢筋绑扎到一定高度后,安装内侧模,上对拉螺杆,调整内外侧模的位置以满足砼截面尺寸的要求,然后安装腹板、顶模、堵头模板,并加固,完成后绑扎顶板钢筋。
8、砼浇筑及养护
砼采用砼输送泵浇筑,为防止浇筑腹板砼时出现底板反浆现象,在浇筑完底板后停1-2小时,腹板浇筑时设专人振捣,保证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振现象,顶板采用人工振捣的方法,人工找平扫毛。
浇筑完的混凝土要根据气温条件,采用麻袋苫盖养护,加强浇水。浇水用扬程不小于50米的离心泵,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混凝土试件应随机在浇筑地点制取。
9、三向预应力施工
三向预应力施工按先纵向后竖向再横向的顺序进行,应当随梁养生的砼试块强度达到张拉强度后,通知张拉人员张拉,张拉时按应力、应变双控,如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误差超过±6%,则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
竖向预应力筋为高强精轧螺纹钢,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张拉要均匀进行,不要过快或过慢。 (2)反力架要牢固,以免影响伸长量的比例。
(3)张拉到设计值后持续几分钟,锚固,将锚固螺帽拧紧,防止预应力损失过大。所有的张拉千斤顶,油泵,油表等机具由专人管理并保养,
每张拉200次或半年以上需重新标定一次。 10、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 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压浆。 1、施工工艺: 1)、灌浆准备
A、检查确认材料数量、种类是否齐全、质量是否保证。
B、检查孔道是否干爽、清洁、密封。必要时应冲洗清除有害材料,对于可能发生的油污,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C、检查机具是否齐全、完好。 D、检查供水、供电是否齐全、方便。 2)、压浆
压浆前用压浆机压水冲洗、湿润孔道,如孔道内有积水,用空压机接管吹除。 孔道压浆压力为0.5-0.7Mpa,直到另一端流出浓浆,再持续2分钟即可。 6)、清洗
拆下抽真空管的两个活结,泄下真空泵;拆下空气滤清器和灌浆胶管,清洗灌浆泵、搅拌机、阀门、空气滤清器以及粘有灰浆的工具。
7)、养护
压浆过程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在夜间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