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的几点思考

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的几点思考

来源:哗拓教育
安徽建筑 2013年第2期I总19o期) 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的几点思考 Thinking about Supervision and Execution of Labor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石善东 (太湖县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徽安庆2464oo) ●———● 摘要: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实 -_・・__ l一一 些人就业比较灵活,流动性大,劳动关系的确定和管理上较为 ■—■■■■ I—・-——一 际,分析了当前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监察执法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监察执法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7359(2013)02-0231—02 0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深入发展,就业 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整 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就业 和社会保障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就业 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 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县近几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实践 看,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仍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需要进 一步加强和完善。 1 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难点分析 1.1劳动用工单位法律意思薄弱。管理不规范 近几年来,我县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 业逐步改制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壮大, 已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0%以上,同时,为发展区域经济,通过招 商引资引进一批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均属中小企业,用工形式 灵活,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不规范。据统计,除原国有、集体改制 企业外,大部分私营企业至今尚未纳入常规管理,6o%的私营 企业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社会保险。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得不到依法维护,从近两年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检 查和案件处理看,80%的举报投诉案件是针对私营企业和个体 工商户的,拖欠工资、工伤案件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劳动争议 处理案件75%以上是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劳资之间发生的争议。 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混乱,人员流动频繁,客观上增加了就 业和社会保障管理的难度。进入市场经济后,我县企业的劳动 关系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 大批职工下离岗、下岗自谋职业;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企 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和部分企业的下岗、 失业及退休人员,部分企业使用了数量可观的外来劳动力,这 收稿日期:2033-04-02 作者简介:石善东(1963一),男,安徽太湖人。经济师。 混乱,增加了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难度。 现有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需要,随着公有制企业改制、改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 企业发展迅速,又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这些企业的劳动保障 管理已成为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些用人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职工权益的保护,有意躲 避劳动保障管理。一些改制企业和新办企业不能主动到就业和 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和社会保障备案登记手续,加上少数用 人单位思想上存在误区,以为自主用工就是自由用工,产生了 用工的随意性,增加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管理工作的难度。 1.2执法环境欠佳,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难度大 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环境欠佳,存在有主观和客观两 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职工、群众 建 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学习理解程度不够, 筑 经 职工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差;客观方面,我县是一个经 济 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库区县,市场小, 与 企业多是小企业,发展受限、发展缓慢,企业都是各级政府和部 管 理 门的重点保护对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企业法人 和领导只注重企业的效益和上缴的利税,忽视了职工合法权益 保护的重要性,增加了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的难度。 1.3政策调整不到位。配套规章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劳动保障作为 调整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及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 件,对调整劳动关系、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政策调整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健 全的现象。有的政策法规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有的甚 至存在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问题,如临时就业、弹性就业、阶 段性就业及兼职人员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的确定等。农民 工、外来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仍不健全。虽 然201 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外来劳动力农民工 参加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做了明确规定,但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 位,特别是外来劳动力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参加城 乡居民社会保险相互转移接续的政策不明确,软件程序也尚未 开发,难以操作。 农民工和外来劳动力越来越多,占就业总数相当大的比 安 例,除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农民工和外来劳动力 徽 超过我县各类企业和个体户用工总量的80%。农民工和劳动力 建 流动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而劳动保障方面 筑 针对农民工和劳动力流动就业的配套法规政策很少,客观上造 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社会问题,农民工权益保护难,劳动保 团 2013年第2期(总190期) 安徽建筑 障监察执法难。 1.4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建设落后 2.3保障机制建设 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 个重要的因素是制度不健全、处理手段不力造成的。一些私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的作用越 来越明显,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在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工不规范,侵害职工权益的现象时有发 生,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不能积极 配合,有的甚至无理阻挠,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处理手段显得 不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劳动保障监 察的监督力。一是工作要形成制度,例如“用工备案”制度,用工 单位用工必须报劳动监察部门备案,对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根 据其用工情况督查其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登记缴纳及工资 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以及处理突发 事件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我县现 状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及相对滞后,虽然批准了副科级 ■■■■一 建制的劳动保监察大队,但至今未组建挂牌运作,还是由原监 ==.一 察股仅有的2名工作人员勉强维持,此外,交通工具、通讯手 IBm-一I 段、办案设备、信息网络建设、预警机制等,也远远不能适应新 ———一 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需要,客观上造成不被社会所重视, 支付情况等,实行“扎口”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 这也是影响执法力度和执法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投诉案件;三是要加强劳动争议处理 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主要对策及措施 2.4部门联动 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部门是劳动执法的主体。但劳动执法 针对上述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为 不是完全独立的,需要其他执法部门和职能部门的配合,如对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工作,适应新形势劳动保障工作 建筑行业的执法检查需要经住建部门的支持;对私营企业和个 发展的需要,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形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 体工商户的执法检查,需要工商行政部门的支持配合;行政处 系,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罚需要人民法院配合执行等。而实际上存在着各部门只重视本 人手。 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忽视了其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 2.1政策法规的宣传 行的现象,部门之间配合意识不强,缺乏全局观念,影响了执法 首先,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学法、懂法,增强 效果。如何加强各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一方面劳动保障 建 法律意识,切实认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排除执法 监察机构要主动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 筑 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二 经 政府要加强行政执法的管理和协调,明确执法责任,建立健全 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要学法、懂法、守法,围绕“公正执法, 济 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创造良好、和谐的执法环境。 与 服务社会”的宗旨,树立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执法 管 形象;三是在全社会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的普法宣传 理 和法制教育,使企业法人真正懂法、自觉守法,使职工懂得自觉 3结束语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2执法队伍建设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劳动执法的主体。加强执法机 方式转变以及城镇化、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劳动就业和社 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领导重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劳 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 动保障执法力量,把劳动保障监察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增加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城乡社会 员、经费和购置专用车辆等必要的装备;其次,要宣传自己,通 保障体系建设,把就业更加充分和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 过各种形式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充 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明 分发挥职能作用,处理好重大、涉及面广的大案、要案,为政府 了方向,劳动监察执法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 分忧解难,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三,认真落实执法责任 与灵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增强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明确政 制,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增强执法的公开性 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以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 和透明度,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的长期稳定运行。 I j 业 } } } } jk- , j - krjk夸 ,业j-} I-} -童krj j I j P j I_}- ・ 皇 } I-} jj j -}jk k (上接第171页) 分析可知,挂篮重量越大,结构最大位移越大(15号节点处),两 阶段施工质量,保证斜拉桥得以线形合适、成桥应力状态满足 者相差1.44era。 设计要求。 4结论 参考文献 安 【1]徐君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研究表明,设计时挂篮荷载的取值不一,对成桥时梁体截 【2】周孟波.斜拉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徽 面的应力储备是有一定影响的,于本桥则最大有2MPa左右的 【31徐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叼.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O00. 建 误差,这一点需要在最终调索时需进行相应调整。除外,挂篮荷 【41石志源.桥梁结构电算【M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筑 载取值的变化,对成桥索力和施工阶段立模抛高的影响较小, 【5】陈明宪.斜拉桥建造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_ 但对施工阶段的索力变化会有3%左右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 [6】魏伯忠,贾少敏,郑爱华.挂篮重量对矮塔斜拉桥施工影响分析田. 需要及时调整理论计算值来准确对比分析测试值,正确评估各 施工技术与测量技术,20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