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护理学基础》教学为例

来源:哗拓教育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以《护理学基础》教学为例 摘要:针对护理专业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欠缺深入、系统的融入和渗透,文章尝试从护理教 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入手,阐述医学人文教育促进护理教学的重要性。以《护理学基础》教学 为例,分析护理专业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通过树立护理教育整合观、调整教学模式、 强化教师素质等多种解决方法,最终形成优化的新教学模式,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系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专业;医学人文教育;护理学基础 黑龙江卞舒琦尹梅 1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转变护理教育观念变得十分必要。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分支,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护理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护理模式的发展逐步从“以 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护理教育改革也随之发 生变化。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O15年)的 要求,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 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 化的护理服务。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适应护理专业实 践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 2.2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欠合理 国外护理课程发展趋势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程,加强学生对人类整体本质的认识。而我国除少数护理教 改革前沿的院校外,大部分院校课程设置尚未摆脱生物医等 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导致胡 程之间独立性大,课程内容繁多且重复,医学生的课业负拄 重,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护理教学中医学人文课程被视为 缘学科,大多作为考察课,而不设考试课,不受教师和学生 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这说明深化“以病人为中 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教育上注重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人性化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护生的综合照护能力是顺应护理 模式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护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作为沟 分重视,伦理、沟通、心理和社会科学等人文课程所占整体胡 程比重小,且学时分配少。医学人文知识太注意理论知识的 累层面,而不重视它的引导作用,往往出现以执业护士资格讧 考试考点为导向的功利式教学现象,偏重灌输人文知识的舅 整性,而不重视人格塑造。 通医患关系的桥梁更有利于医护合作和医患沟通,从而形成 医护患三方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护理学专业课程当中大量理 2.2.2教学目标未能有机融入医学人文 在教学目标方面,学校的教学目标与护理教学总目标甘 论知识和技能操作都与医学人文密切相关,护理专业细化和 专科护士规划需要专科人文特色。护理教育培养护生需要人 现偏离,具体表现在对人文关怀目标重视不够。护理专业课 节目标中欠缺医学人文目标具体设计,人文知识与专业知 文心与科学脑兼备,只有护理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才能让护理 专业更具生命力。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在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和拓宽人文理念方面还与国外先进护理教育在人文关怀意识 链接的内容较少。例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临终护理 章节内容的情感态度目标虽然有人文关怀I缶I终病人的要求 但缺乏实践目标的具体设计,目标要求过于笼统,护生容易名 培养上存在很大差距,推动护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发展是促进 护理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略。如果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临终关怀”为主题的话剧、演ij 等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 2《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2.1传统医学教育观念的影响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如何亲身关怀临终病人,感悟对生命自 敬畏。此外,教学目标不能满足护理岗位的不断需求,例如 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下,护理教学授课过程为文化基 础——医学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知识,重视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忽略了护理学科与人文学科 间的专业渗透和医学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当前护理教育 “健康教育”在临床中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但护生进入] 作岗位却不能灵活、个性化的向患者做健康教育,究其原因 于教学中缺乏“健康教育”实践目标的要求,学生只掌握理t 知识,却缺乏实践锻炼和转化能力,这就需要教学目标为其自 受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影响的情况仍然没有完全扭转,护理 教育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培养,人文知识却作为补充部分。注重 培养技术精英,忽视培养具备人文关怀意识的护士,导致培养 的护生往往存在重视操作,交流能力欠缺,理论知识过硬,临 床转化能力欠缺等问题。医学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护士对病 人的照护更是医德与医技直接体现,所以为避免培养高技术、 设机会,加强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 2.2.3教学方法缺少人文情感的渗透 护理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已形成稳定的{ 学程序,然而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护理专业教学中多种教 方法的恰当运用却不多见。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大多运 案例教学、小组教学、PBL教学等,但教学方法缺少医学人: 低情感的护生,避免只关注病人主体,而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内容融人,特别是实训课程上缺少人文情感的植入和引导。t 注重全程化沟通,经常出现自由随意的交流,导致欠缺移情、 3.2.2医学人文内涵导向性融入教学目标 布鲁姆认为根据学生的智能活动过程,教学目标可分为 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知识、(运动技能领域)技能、(情感领 理解互谅等专业感悟能力。《护理学基础》课的理论考核试题 偏重专业知识的测评,忽视专业与人文知识融合性考题考核 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目标;实训考核偏重技能操作的标准性和 熟练程度,人文关怀能力考核所占比重小。 2.3教师知识结构不平衡影响护理专业教育需求 护理专业教师缺乏人文底蕴是主要存在的问题。护理教 域)态度三个方面。护理教学要求理论知识扎实、动作技能娴 熟,最终达到情感目标是品格和个人价值的形成。随着护理 模式转变,护理教学目标也随之更新和转变。《护理学基础》 以提升学生人文精神为目标,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和情 感陶冶功能,除在阐述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机融人人文学科 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教学目标中提出关爱患者的要求外, 师队伍组成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由临床专业毕业担任护理专 业教师,另一种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担任护理专业教师。由于 高等护理教育近几年不断发展,由护理高等教育专门培养的 护理人才参与护理教学,从而使护理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医 学院校担任医学人文教学的大多是文科门类毕业,又缺乏医 学基础和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所以存在两方面问题,一 还在教材体裁上以插入框的形式提供了来自患者、患者家 属、临床护士的情感体验和人文感受,把人文关怀教学由抽 象变成具体,从说教变成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专业 价值和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过程。 方面,护理专业教师缺乏医学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医学人文 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容忽视。 3如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3.1转变观念。树立护理教育整合观 3.1.1护理教育快速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 在护理教学中,教学成败,观念先行。生物——心理—— 3.2_3以教学方法为抓手,提高医学人文素养 在教学方法方面,以《护理学基础》教学为例,分理论课 与实训课两部分,教学设计依据理论课与实训课不同特点设 计内容。理论课以专业课授课中穿插医学人文故事、启发式 案例、人文熏陶等教学方法渗透医学人文理念,如讲述南丁 格尔的故事、护理人文故事视频教学、写实习札记等,以不同 形式贯穿于教学过程,提高护生人文关怀意识。考虑到基础 护理实训动手操作性强的特点,将人文关怀的细节通过技能 操作步骤和操作语言具体呈现,并渗透到技能操作练习中学 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它要求医生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人文社会科学家。从 而促进了医学教育从重视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 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向注重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教育、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为适应国家和 思结合,挖掘体现专业与人文融合的整体护理内涵。实训课 教师示教和指导中融人人文关怀细节,护生经多次练习之 后,达到技术上的娴熟,综合水平的提升,从而具备应对复杂 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护理教育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创新护 理人员培养模式,要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过 程始终,全方位、多学科渗透医学人文内涵与以人为本的理 局面的能力,并做出相应的人文关怀、心理分析和有效沟通。 3.3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强化教师整体素质 护理教师的医学人文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 念。让医学人文知识转化成医学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对病 人的护理品质,系统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体现护理的专业 价值。 3.1.2优化护理人文知识结构,从根本上整合更新教材 用,护理教师仅仅关注专业领域教学,忽视自身综合能力培 养和社会需求必将落伍。护理教师的角色是不仅是专业知识 传播者,更是医学人文思想的引领者。强化护理教师医学人 文素质和医学人文教师护理专业思维是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护理教育应从医学人文知识对专业的补充向医学人文 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转变,树立护理人文教育整合观。 1986年美国护士联盟将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定位护理教育改 革的核心内容,1990年再度提出将人文关怀整合进护理课 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尝试建立护理教 师与医学人文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两个学科领域达到思想 和知识的融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达到专业互通、优势互 补、共同进步的目的,努力将整合知识成果在教学中运用。实 训课中邀请医学人文教师观摩指导,医学人文课邀请《护理 程。在护理教学中,护理专业课教学阶段以《护理学基础》教 学为例,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与医学人文知识整合。护生应 将专业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巧渗透到每一个护理行为中, 例如,一个称呼、一个微笑、一个搀扶、一句问候、一声致歉、 一学基础》教师旁听。举办一些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活动,定期 开展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明确护理教学中医学人文知识的 次超越病人期望的服务等,在细节中展现人文关怀。由于 定位和渗透方式,努力造就业务精湛、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素 质专业化护理教师队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 学生,增进教师的人文补偿能力。 护理教育层次大体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 专科教育及中等专科教育,护理专业教材可采取分层次、分 阶段设定人文知识培养目标,按阶段设定难度和深度等具体 要求,合理衔接医学人文知识和护生实际接受能力。 3.2完善护理教育方式,调整教学模式 3.2.1改革医学人文课程,满足多方面需求 4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份由爱心铸就的高尚职业,是对生命的敬畏 和人性的解读,是在善良与爱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护理专业教 学中,娴熟的操作技能是服务病人的最基本要求,对护理人才 更高的要求则是在工作中融入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所以,护理 医学人文教育应立足于护理专业课教学,建立科学的教 学模式,为护理专业课服务。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加大 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是关 键,树立护理人文教育整合观,整合更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 强化教师素质是具体途径。切实有效开展护理专业的医学人文 人文课程的学时和比重,增加顺应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需要 的人类学、社会学等新课程,并尽量将医学人文课程后移。改 进片段分割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医学人文教育的连续性。 深刻挖掘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关怀内涵,创造具有人 文关怀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感悟医学人 教育十分必要,让医学人文教育成为系统工程。 (作者单位:卞舒琦,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 院,黑龙江省第三卫校;尹梅,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学院) (编辑王呖) 文关怀的内在价值,将人文关怀意识从外化形成内化。在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