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陈宁稷 (四川大学法学院【摘 要】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凸显, 610064) 对该产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从专利权保护, 商标权保护,版权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四个方面入手展开讨论,希望能 国将之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尤其要注意发明又分为 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二者的权利效力范围有所不同,后者范围更 大。而对于科学发现,则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此外,在申请时还要 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这一新兴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1998年英国创意产 一、业特别工作组制定《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概 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 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 业机会的活动。”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Caves)则将创意产业定义 为:“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 的产品和服务。”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经济学家霍金斯从知识 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出发,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类别(知识产权 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 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 我国对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水平相对落后,但也不乏独到之 处。被誉为“中国刨意产业之父”的厉无畏先生在其主编的《创意产 业导论》中指出:“创意产业内涵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广义 一注意满足授予专利的实质条件,即专利“三性”(新颖性、创造性以 及实用性)。最后,要注意专利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二)商标权保护。在创意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商标权保护是创 意成果产生市场效应的一个有力武器。虽然有的创意成果会受到 版权法保护,但是将这些成果中符合商标申请条件的那部分注册为 商标,可以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开发衍生产品。对于那些不受版权保 护的创意成果,商标保护策略则尤为重要。如在我国,目前卡通角 色的名称、形象等是不受版权法保护的,而我国也没有规定商品化 权。因此,将这些独具创意的名称、形象等注册成商标,不仅可以保 护这些创意成果,还可以通过商标许可开拓衍生产品市场,促进这 些创意成果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当然,这些名称、形象等依然须 满足商标法规定的注册条件才能注册为商标。而在取得注册商标 后的授权许可中,权利人也应谨慎行使自己的权利,谨慎选择有质 量的有信誉的商家,防止因滥用许可而损害其所拥有的品牌利益。 (三)版权保护。上文在论述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时已 经提到,仅当创意“跳出”人脑体现为存在于外且能为人所感知的 创意成果时,即“转化”为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时,才能受 到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转化”程序在版权法领域尤为重要。由于 上来讲,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通常我们把以创 意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或缺少创意就无法生存的相关产业称为 创意产业。”而根据青岛市2OO7年发布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及创意企 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创意产业是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有 定文化内涵,来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才智,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 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该办法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性管理办法。 一二、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 创意产业的原动力是创意,创意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智力成 果,但这个智力成果多是思维观念(idca)一类,仅存于人脑,尚待以 定的形式外化表达。而知识产权的客体,也正是创造性的智力 成果,但这个智力成果却绝大多数是外化的实体(如产品发明,文 字图案商标,文艺作品等。例外的如方法发明和商业秘密),因此 有必要引入“创意成果”这一概念,通过它将创意与知识产权联系 起来,进而揭示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内在联系。所谓创意成果, 即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如一件发明或一部作品等。实际上,笔 者是由创意产业的视角人手,把“创意成果”等同于作为知识产权 客体的“智力成果”,仅当创意“跳出”人脑体现为存在于外且能为 人所感知的创意成果时,即“转化”为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 果时,才能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综上所述,创意成果等同于智力成果,而创意成果就是创意产业 一我国版权法遵循“思想/表达两分法”,即仅仅保护思想的表达方式 而不保护思想本身,所以创意产业想要受到版权法的庇护,必须先 将创意这一思想(idea)“转化”为版权客体,即将创意 转化 为创意 成果。这里“转化”主要是指以某种形式将创意表达出来。这一表 达可能是一份文字形式的创意方案,也可能是其他作品形式,如美 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这些体现为作品的创意成果是受版权保护 的,但蕴含其中的创意则不受保护。应当说,“思想壤达两分法 对创意产业而言利弊并存:好处是允许思想自由交流,从而开拓从 业者的视野和思路,进而推进产业发展I弊端在于因创意被视作思 想,所以作品中的创意被窃用却得不到版权法的保护。 (四)商业秘密保护。很多情况下,创意成果够不上申请专利 和商标的条件,运用版权保护又担心其创意被他人窃用,此时就有 必要求助于商业秘密保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 的“产品”,因此,创意产业的“产值”正是通过对创意成果上的知识产 权的享有而得以实现的。也即是说,知识产权乃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 三、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一)专利权保护。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对提出专利 申请的发明创造,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 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在各种知识产权中,专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 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 息”。运用商业秘密保护创意成果,必须满足商业秘密的构成要 件:其一,所谓商业秘密,秘密者,即其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特 性;其二,必须具有经济价值,即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 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其三,该信 息已由合理的保密措施所保护。 【参考文献】 [1]《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1998. [2j理查德卫.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一艺术的商业之道)IM1.新华出 版社,2004. 利权对权利所有人的保护力度最强,一项发明创造一旦申请并获 得了专利权,就受到了国家的有力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 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对其专利权的侵权行为,否则将受到法律 制裁。在进行专利保护时,创意企业首先要明确专利权的客体,我 L3]John Ha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M].Landon:Peaguin books,2001. [4]厉无畏 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O6. [5]郑成恩 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3. [6J杜捷 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