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20-0202-02泛娱乐化思潮,指的是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 丧失理想信念。这种思想就像毒药一样,慢慢腐蚀掉 内容浅薄空洞、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让人们放松紧 青年人的斗志,使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被束之高阁,理想 张情绪从而获得肤浅愉悦感觉的思潮。'在网络技术 信念被漠然置之。发展普及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泛娱乐化思 (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担当精神潮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娱乐的追求已 在当代人快餐式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下,一批 经超出了娱乐本身的价值,其中大学生成为泛娱乐化 无良传播媒体不顾道德良知,凭借夸张惊悚、无道德底 思潮影响的主要受众群体。线的内容来博取人们的眼球。一方面,许多媒体为了 一、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迎合青年学生个性、猎奇的心理,发表各式各样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刷微博、看抖音、聊微 信息.这些夸张、新奇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冲淡了大学 信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方式,从某种 生的社会担当;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一心追求娱乐的效 程度上来说.泛娱乐化思潮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果.导致网络中谣言、低俗化信息泛滥,这不但削弱了 然而,娱乐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当所有的事物 网络的真实性,也使人本身应该有的社会责任感逐渐 都被添匕娱乐的元素,变成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其结 丧失,对媒体无下限、无原则的报道表现岀迎合、接受 果必然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扭曲.影响青年一代价 的态度。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不关心自己国家的 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不可估 发展问题以及世界的发展问题,而是沉浸在一个虚假 量的负面影响。的娱乐氛围中不能口拔,可想而知,这个国家和民族是 (一) 理性思考不足,引发认知错乱没有希望的。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缺乏追问新闻 二、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产生的原因意义和价值的能力,而是把“好玩”“有趣”等作为 一个社会思潮或社会热点事件并不是凭空M!现 他们判断的主要标准「\"例如,李晨向范冰冰求婚的
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岀了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和思 新闻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一天 想认识,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样的,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悄然离世。在一些媒体夸张 网络泛娱乐化思潮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移动 虚假报道的影响下,一部分经不住诱惑的大学生坚信 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人们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社 “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更有甚 会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者为了购买高端奢侈的产品而陷入“裸贷”等圈套中。 (一) 物质生活丰富,精神需求引导不力除此之外,网络泛娱乐化思潮有视觉化、表面化、肤浅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 化等特征,同时强调感官享受,往往感性多于理性,长 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我国社会主 期沉浸在这种环境之中,大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能力必然会下降,理性思维和辩证能力必然会弱化。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关注的重点已经 (二) 理想信念动摇,人生失去方向转移到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理想信念是对美好未来和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憧 和满足,此时如果不加强引导,必然导致网络泛娱乐 憬,它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 化思潮的产生。由于当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已经从 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生作为使用网 物质生活的温饱转移到精神生活的富足,而网络泛娱 络媒体的重要群体,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人 乐化思潮正是一种过度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的社 生理想模糊、缺乏人生信仰的现象,甚至在重大的政治 会思潮,迎合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痛点,蒙蔽了一部分 问题上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例如,最近香港反对修 精神空虚的人的“双眼”,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追捧与支 改条例的事件愈演愈烈.大部分游行示威者都是正在 持,因此得以发展壮大并形成规模。上学读书的大学生。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 (二) 社会压力骤增,休闲娱乐需求增加价值引导,放任网络中的恶俗、暴力内容对大学生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我国对 错误的价值引领,大学生极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我国本身又
202第10卷第20期2019年10月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ews ResearchVol」0 No.20October 2019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总数多.加之近些年人 工智能对于一些工作岗位的替代,使得原本就竞争激 烈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一个社会阶段成长起 来的青年群体身上背负的各方面压力可想而知。因此, 当代年轻人找到一个出口去释放自己的压力与负担显 得尤为重要,其中一部分人选择通过网络上的娱乐新 闻、娱乐节目这一消费成本相对较低的娱乐方式来释 放自己的压力,排解自己生活上的诸多不满与失落。 人们对于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 媒体增加网络上娱乐产品的输出,也间接地推动了网 络泛娱乐化思潮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助推泛娱乐化的形成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 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西方一 些敌对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世 界舞台的中央,开始采取除战争之外的各种手段方式 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壮大.意识形态渗透便是西方各 国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西方一些敌对势力通过电影、 电视节目、报纸、商品等载体和一些潜移默化的形式来 宣传“普世价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错 误的价值观,试图扭曲我国国民的基本价值取向,使人 们丧失基本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不思进取,一味地 享受生活,从而阻挠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在西 方敌对势力选择的意识形态渗透方式中,网络无疑是 最普遍与使用最多的一种传播载体,通过网络,西方敌 对势力制造和煽动网络上形成一种不思进取、贪图享 乐的泛娱乐化思潮,以此来蛊惑我国网民的价值观,达 到遏制中国健康发展的目的。三、应对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对我国网络环境以及网民特别 是青年网民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面对愈演愈烈 的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必须从国家、社会、学校、青年网 民自身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来遏制网络泛娱乐化思 潮给我国网络空间以及青年网民带来的影响与伤害。(一) 完善立法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挣脱现行法律规章 的约束,网络治理时常会岀现滞后的现象,甚至有些规 定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空间治理 的法治化水平,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是要加强对网络环境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当前我国网络环境的发展 水平和程度,针对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泛娱 乐化思潮在我国网络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相关的问题研 究。二是要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立法机构应当借 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将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要求提升 到法律层面。三是构建网络多元化治理监督体系,加 大法律执行力度。(二) 提高媒体职业素养,强化媒体担当意识*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上指出,新时代下媒体更要自觉承担好“举旗帜、聚 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⑶要改
教育引领作用,为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其次,要增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其职业道德教 育和道德自律建设,增强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既 要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喜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又要达 到时代的要求。最后,在网络中加入互联网征信系统, 对经常性发布低俗、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用户做出相应 的记录或纳入“黑名单”,予以曝光并批评。同时.也可 以调动社会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畅通渠道鼓 励广大社会群众参与到对网络媒体的监督活动中来。(三)开展自我教育,提升抵御负面影响的能力大学生作为自己的“领路人”,也必须加强自我教 育,提高自身抵御负面信息影响的能力和对信息的辨 别能力。一是积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头脑,指引方向。要重视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 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扎实思想理论基础,坚持用唯物主 义和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泛娱乐化思潮 带来的危害。二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自身兴 趣爱好。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高自身 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保持良好的心 态,学会调解和控制自身情绪,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与 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三是加 强自身对信息的辨别筛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学 会辩证地看待丰富多样的网络媒介.提高抵制泛娱乐 化思潮带来的危害的能力。四、结语在祠今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适度
的娱乐可以使我们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使 身心放松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下一段的工作与学习之 中.但过度的娱乐不仅不利于我们舒缓身心、释放压 力,反而还会导致我们丧失斗志,沉浸在一种虚幻、虚 假的氛围中无法自拔。青年时期正是人生成长的黄金 阶段,如果沉浸在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之中而丧失向前 的动力与斗志,无疑会对自身的人生以及社会的发展 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伤害,最终影响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端正认识、摆 正态度,使网络成为我们成长成才的加油站,相关网络 媒体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网民营造 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参考文献:[1] 吕绍刚.“泛娱乐化”为何屡禁不止? [DB/OL].人民网,
http ://cult ure. people.coni.cn/GB/46104/46105/5617825. html, 2007-04-16.[2] 王乐乐,李伟.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对
策探究[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 ( 2):64- 67+80.[3]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
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DB/OL ].人民 网,http: //media.people.com.cn/n 1/2018/0823/c40606— 30245183.html, 2018-08-23.作者简介:张淑惠(1993—),女,广东潮州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3善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对媒体工作 者的理想信念教育,媒体工作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发挥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