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食药产业
——县食药监局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汇报材料
近年来,县食药监局以作风整顿为抓手,牢固树立“优化服务促发展”工作理念,按照 “一切围绕大局、一切服务大局、一切保障大局”要求,深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多措并举,积极作为,为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我县食品药品行业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流通经营单位2593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单位50家、食品流通2543家)、餐饮服务单位1336家(其中学校食堂71家、企事业单位食堂48家、餐馆酒店1217家)、小作坊78家,涉药单位697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3家、药品批发企业6家、零售药店92家、各级医疗机构600余家),保健食品专营店14家,化妆品经营店146家,实行备案登记管理的小作坊、小经营店、流动摊点740个,为*8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全县人民的饮食用药提供了保障。同时,*8县食药领域的营商环境也不断好转并持续向好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抓服务、转作风,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改革,现在行政审批62%的事项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实行“热情服务抓紧办、缺少材料指导办、手续齐全马上办”的方针,严格落实“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趟”的要求。2017年,县局共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3115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都为100%。二是明确事权划分,提高办事效率。主要针对乡镇需要办理证件群众的方便,将小型食品经营
1
许可和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的备案工作交由所在辖区食药所负责。辖区食药所负责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登记、材料受理、现场核查。截止目前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3115张,小经营店备案820家,小摊点备案45家,小作坊备案137家。三是免费体检、办照,免收登记工本费在内的一切费用,最大限度减轻创业成本。四是开展企业大走访,对全县的生产企业和大中型餐饮业、大型批发企业和超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定期走访,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发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参观考察、搭建融资交流平台等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17年对全县的生产、流通、餐饮领域的负责人集中约谈两次450人次,对从业人员培训5期3600人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两次550人次。五是全面改造提升了龙门的小作坊,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痼疾。2016年年底对龙门五里铺56家小作坊全面关停整顿,进行改造提升,以生产企业的标准要求,改造完成一家,发证开业一家,逐家逐批改造,淘汰脏、乱、差、小,最终改造达标23家,全部纳入日常管理,彻底解决了龙门小作坊脏乱差的现状,为全县其他小作坊的改造提升树立了标杆。
(二)抓食药、保安全,营造放心安全环境
一是开展大整治行动,联合公安部门,严惩非法使用、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食品案件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二是重拳治理农村集市、庙会食品,集中执法力量,全面清缴农村庙会市场“傍名牌”、以次充好、三无、过期食品,对农村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等从严整顿,净化农村食品市场。三是开展食品抽检行动,对全县食用农产品、现制现售食品、学校和幼儿园食堂进行全方位抽检,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师生的饮食安全。2017年抽检621批次,比上年增加67%。
( 三)抓监管、严执法,全面整治市场秩序
一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定期检查和专项整治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
2
为,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2017年查办违法案件118件,结案109件,移送司法2件,罚没款81万元,无一错案和提起行政复议案件,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件发案率及涉案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食品药品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落实“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风险分级管理、黑红名单等制度,加强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协同多部门开展联合抽查行动,促进宽进与严管紧密结合。2017年协同农牧部门对食用农产品和畜禽水产品开展专项整治3次,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和兽药乱用的问题。三是推进维权体系建设,加强对12331、民生平台投诉举报件的处理,及时整治各类违法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来信来电、电子民生平台投诉转办事项、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08起(其中40起电话沟通协调解决),办结率、反馈率均达100%。
(四)抓管理、提能力,打造过硬执法队伍
一是狠抓队伍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完善考核方式,从严管理,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能力强的监管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教育,围绕依法行政、监管技巧、案件查处、网上行权等重点内容,通过集中学、每天自学和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开展岗位练兵,补齐执法短板。三是优化用人机制,启用一批有能力、有经验、有作为的干部,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四是狠抓廉政建设,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引导执法人员干净干事、廉洁行政,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机制,打造廉洁型执法机关,让整个队伍的行为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监管理念转变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部分监管方面的要求,没有传达到位,致使有些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企业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没
3
有及时纠正,没有寓服务于监管之中。
二是政务服务办事效率仍有待提高。虽然优化了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到了申请材料一单清、办理流程一口清、办理事项一次清的目标,解决了一次告知不到位的问题。但由于目前食品从业人员学历底的问题,部分企业不会网上申请,材料提交不全导致仍然存在企业和群众反复跑,申请办理时限较长等问题。
三是农业初产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我县农民自产农产品蔬菜以及大量的外阜蔬菜的农药、化肥的残留,就现有的监管手段很难有效监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食品药品产业基础薄弱,尤其食品企业“小、散、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小”食品、学校食堂和农村集体聚餐风险依然较大,网售食品药品等新兴业态发展产生新的风险,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和法治意识仍有待大幅提升。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一些服务与监管脱节的现象,真正做到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做到细致服务,采取“走下去”和“请上来”的方式,面对面听取建议、解读政策、解决问题,拉近监管部门与行政相对人的距离。
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建议上级部门研究按照企业规模,分大、中、小型设定许可标准,减少申报资料。同时研究网上申请后,纸质材料改由现场核实,减少办理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确属无法网上申请办理的人,帮助指导完成网上申请,避免申请无门现象。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中,加强事前指导,在申请过程中积极指导,以符合标准要求,
4
在现场核查时努力实现一次通过。
三是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搭建融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检验检测、企业服务、信息服务、政府服务、研发设计等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按照 “一切围绕大局、一切服务大局、一切保障大局”要求,深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紧盯食品药品经济发展,协调做好服务帮办工作,为全县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推进审评审批“单改综”和“多变少”进程,深化“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监管人员“常跑企业办实事”成为工作常态,切实以全县食药监管行业营商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推动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打赢“放管服”改革攻坚战和产业发展持久战。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