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蔬菜产业培植问题研究
摘 要:云南省是以农业为优势产业的大省,目前,云南省的蔬菜培植业也已经成为了与时俱进的基础产业。为了实现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增加,就必须抓好以农业为基本的支柱产业,努力扩大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切实利用自身资源,加速蔬菜产业培植增收的渠道。本文从云南省目前的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谈起,总结出该省蔬菜产业培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云南省的基础优势,对改进该省蔬菜产业的培植提出有力的对策。
关键词:云南省 蔬菜产业 培植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云南省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已经把蔬菜产业列为了重点培植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对蔬菜产业的培植也有了较为突出的改进。首先,云南省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蔬菜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云南省逐渐加快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进程,不仅可以提升蔬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发展无公害蔬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云南省初步形成了蔬菜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引进了一些外地的农产品公司,将本省的蔬菜产业推广开来。
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云南省的蔬菜产业培植中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云南省的蔬菜产业发展依然处于初级
阶段,还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培植的意识不强
由于在很多人看来,蔬菜产业的培植只是一个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而对大局的财政增长没有很明显的帮助,因此人们蔬菜产业培植的持续发展没有较强的意识,同时,也缺乏责任心和知识水平,缺乏有力的发展措施和扶持政策。因此,尽管云南省的部分地区逐渐开展了蔬菜培植工作,但力度不够,人们的发展眼光不够到位,这些直接影响着农业市场的价格需求。制约着全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云南省蔬菜产品的销售不稳定
虽然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各个地区都有蔬菜培植基地,但是这些基地一般都建在乡镇地区,而这些蔬菜也恰恰只能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购买需要,无法适应大宗批发交易。云南省的蔬菜种植地域不稳定,人口居住地域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建立科学型联网的大宗批发交易市场的难度,使得当地蔬菜的销售力度不均衡。 (三)、云南省对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的意识差距较大 当前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时代。但云南省的广大农民依然主要是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模式,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种植粗放,产品品种不新,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结果导致了该省蔬菜产业培植的相对落后。
三、加快云南省蔬菜产业培植发展的对策
由于蔬菜产品涉及千家万户的餐桌问题,也关系着社会民生的菜篮子安全问题,因此,蔬菜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培植设施
目前,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实效,这为发展蔬菜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云南省的自然特征来看,气候温和,很难掌握温度的高低和气候的变化,因此只能跟随节令生产常规蔬菜产品,这就使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和进入市场的先机。因此,要想加强该省的蔬菜产业,就必须走大棚生产的道路,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解决四季节令对生产的制约,使产品时刻满足市场需求。
(二)、加大蔬菜产业培植的生产规模
云南省发展蔬菜产业虽然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现实基础的,但从全省的经济基础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很有潜力的。而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应科技化大生产的培植条件,努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蔬菜产业基地的改进。
(三)、加大对蔬菜产业的基础投入
要认真研究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机制,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在建立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也要安排适当的经费,开展蔬菜新品种、
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及推广。努力将零散的小生产基地合并成有规模的大型示范区,将蔬菜新品种的培植作为重点,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扩大本省蔬菜的种植量,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将有信誉、有保障的蔬菜推向市场。 (四)、不断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
蔬菜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就目前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来看,品种绝大多数依然是传统常规的老品种,大路货;生产手段是沿袭多年的土办法,老套路,致使产品质量一般化,效益出不来。要培植蔬菜产业,就必须增加产业内部科技含量,提高群众种菜经济效益。一是要加强蔬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培训提高,转行等方式,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蔬菜科技人才队伍;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从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抓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通过广播、讲座、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水平。
(五)、把蔬菜产业培植与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要把蔬菜产业的培植发展与云南省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建设文化云南,把生态旅游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蔬菜文化和观赏蔬菜。让游客在体验历史文化,品味自然风光的同时,到田园采瓜摘菜,享受田园生活,增强产业活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丰收。 (六)、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步伐
由于云南省工业企业较少,因此空气及水体质量相对较好,光照比较充足,因此云南省应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道路。按照无公害化生产标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定期、不定期对蔬菜产品实行产地监测,提倡使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在已认证的基地和蔬菜无公害品种基础上,依托已认证的品牌,携手知名商家、超市、农贸市场建立姚安无公害蔬菜品种直销专柜等,打造品牌效益,提升产业档次,树立云南省蔬菜产品的对外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艳,周云龙.提高中国蔬菜与水果业国际竞争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3).
[2] 龙荣华.抓住机遇促进云南省农业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5).
[3] 黄仁跃.关于云南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业教育研究,200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