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
用户手册
版本:V 1.09
2007年11月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目录
第1章 系统简介 ............................................................................................... 1
1.1.
系统功能特点 .................................................................................... 1 1.1.1. 服务器部分 ................................................................................. 1 1.1.2. 网络部分 ..................................................................................... 2 1.2.
系统运行环境 .................................................................................... 2 1.2.1. 软件环境要求 ............................................................................. 2 1.2.2. 软件目录结构 ............................................................................. 3 1.3.
硬件环境 ............................................................................................ 3 1.3.1. 系统对计算机的要求 ................................................................. 3 1.3.2. 硬件说明 ..................................................................................... 4
第2章 系统安装 ............................................................................................... 5
2.1.
硬件安装 ............................................................................................ 5 2.1.1. 安装步骤 ..................................................................................... 5 2.1.2. 安装说明 ..................................................................................... 5 2.2.
软件安装 ............................................................................................ 5 2.2.1 软件说明 ..................................................................................... 5 2.2.2 安装步骤 ..................................................................................... 6 2.2.3 软件卸载 ..................................................................................... 6
第3章 软件操作说明 ....................................................................................... 8
3.1. 3.2.
软件运行 ............................................................................................ 8 功能介绍 ............................................................................................ 8 3.2.1. 主界面 ......................................................................................... 8 3.2.2. 系统设置 ................................................................................... 13 3.2.3. 设备控制 ................................................................................... 29 3.2.4. 电子地图使用 ........................................................................... 32
- 1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第1章 系统简介
1.1.
系统功能特点 1.1.1. 服务器部分
运行在Window 2000或Windows XP平台。
图像处理过程中,采用最先进的音、视频压缩技术。在保证图像质
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压缩比。
程序经过专门优化,在占用极少CPU资源的同时,确保系统的长期
稳定运行。
界面简洁、布局合理、操作简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
设计理念。
功能齐全、实用,最大化地满足用户对监控的要求。 拥有窗口操作模式和电子地图操作模式,二者完全兼容。 电子地图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地图,更加直观。 支持多种录像方式:连续录像、定时录像、门禁录像、运动检测录
像及报警录像。各种录像方式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用。具有极高的自由度。 支持图像遮掩功能。
支持最大36路图像全实时,每路图像的帧率为每秒25帧(PAL)和
30帧(NTSC制)。
支持1、4、9、16、 25、36路多画面分割显示, 支持图像分组切
换功能。
图像分辨率:CIF:352*288。
支持报警预录像和延时录像功能,完整记录警报触发后的录像过程。 文件之间的切换不丢帧,保证录像内容的完整性。
支持多硬盘,多分区存储。具有智能检测功能,自动检测硬盘的存
储空间。在当前分区空间低于设定值后,自动使用预设的备选分区。 录像硬盘容量:与录像码率(即压缩率)相关,该数值可以由用户
调节,通常MPEG-4/H.264压缩格式下的码率为60-225Mbit/小时/
DVR4000
- 1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路,一般情况下可设置为100Mbit/小时/路;
开放信息叠加功能,支持将时间、监控地点等信息叠加到图像画面
上。
支持用户权限控制,管理员可以为用户设置各种不同的操作权限。 具备软件看门狗功能,使系统能够自行诊断故障及修复。 支持语音对讲功能,可与多个客户端之间进行语音对讲。 支持摄像机PTZ(平移、旋转、缩放、聚焦)控制操作。可通过添
加解码器协议的方式进行扩展。
支持门禁控制,控制协议可以通过安装驱动进行扩展。 支持报警联动,报警器控制协议可以通过安装驱动进行扩展。 内置Http网服务器功能,支持网浏览功能(IE浏览),提供因特网
上运行的插件。
支持动态IP地址向静态IP地址或网站映射功能。 提供多种播放器,适合不同使用群体。
特色功能:电子地图功能、网络对讲功能、专业播放功能
1.1.2. 网络部分
网络协议:同时支持TCP和UDP,用户可根据网络状况自行选择,
确保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都能获得较好的视频传输效率。 从主机上下载索引文件进行检索,支持文件播放和网络流播放。 支持多种播放操作,包括正常播放、单路播放、多路同时播放。 可通过网络对摄像机进行遥控。
支持远程报警、远程布防、远程撤防控制。 支持远程语音对讲。
在512KB/S ADSL网络环境下可稳定传输1路实时图像。
1.2. 系统运行环境 1.2.1. 软件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要求:DVR4000可稳定工作于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
操作系统。
DVR4000
- 2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对DirectX的要求:系统要求操作系统中安装的DirectX版本不得低于
Version 8.0。推荐最新的DirectX版本。
启动时自动运行:软件在系统启动进程中加载。当操作系统启动后,本
软件将自动运行。
1.2.2. 软件目录结构
1.3. 硬件环境
1.3.1. 系统对计算机的要求
CPU要求:最低要求Intel P4 1.4G CPU(或与其频率相当之AMD CPU)。
对于16路以上的系统(24路、32路),建议使用Intel P4 1.8G 以上CPU(或与七频率相当之AMD CPU)
内存要求:最低要求512M 内存。对于16路以上的系统(24路、32路)
或启动网络功能的系统,建议采用1G 内存。
主板要求:由于压缩卡与主板工作关系密切,一般与英特尔芯片组的主
DVR4000
- 3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板兼容性比较好,建议使用英特尔芯片系列知名主板。
显示卡要求:显示卡要支持硬件拉伸功能,采用32M显存以上。显示
卡决定图像质量,在选用显示卡方面用户应比较小心,用GeForce和ATI的显示卡可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不支持部分集成显卡。用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建议使用64M以上显存的GeForce和ATI的独立显示卡。
声卡要求:无特别要求,主板集成即可。
硬盘要求:采用大容量IDE或SCSI硬盘,转速要求在7200转/分。 对硬件的安装有一定的要求,请参考“硬件安装要点”。
1.3.2. 硬件说明
系统已支持协议转换器,以便将不同的协议或通讯硬件特性转为系统可
识别的协议和通讯硬件特性,再输入系统;
系统可接入任何能提供通讯协议的厂家的云台解码器,实现本地和远端
的云台控制功能;
系统可接入任何能提供通讯协议的厂家的门禁控制器; 系统可接入任何能提供通讯协议的厂家的报警控制器。
DVR4000
- 4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第2章 系统安装
2.1.
硬件安装
2.1.1. 安装步骤
安装完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和操作系统(不包括驱动程序) 安装视频压缩卡 安装主板驱动程序 安装显示卡驱动程序 安装声卡及其它驱动程序
安装DirectX 8.0以上版本的DirectX
安装外设,如云台解码器,报警控制器,矩阵
2.1.2. 安装说明
对于外部设备(如:云台解码器,报警控制器),请根据实际的产品特点
进行安装。如果打乱以上安装顺序,系统有可能不能正常安装成功。 由于系统内硬盘数比较多,故发热量也大,应注意计算机的通风,一般
采用比较理想的散热方式为:计算机的前面进风,在卡和电源处进行抽风处理,同时各个通风孔应加大。
如果计算机的温度过高(如超过65度)时,计算机将工作不正常,这时会
导致板卡工作不正常,压缩下来的文件长度为0或比正常文件增大许多,这时应停机,让计算机冷却,改善CPU风扇和环境温度。 硬盘为耗材类,用户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购买硬盘。
2.2. 软件安装
2.2.1 软件说明
试用版:系统在视频卡没有注册的情况下进行试用,试用软件限制了某
DVR4000
- 5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些软件功能。如:不能正常进行录像等。
正式版:用户注册后的软件版本,正式版具备软件的全部功能。软件通
过对视频卡卡号加密的方式进行注册,具体步骤见服务端软件操作使用说明部分。
2.2.2 安装步骤
双击安装程序DVR4000-SETUP.EXE,进入安装,选择好安装语言,如下
图所示:
其它步骤全部默认选择下一步(Next),直到安装完毕即可。
2.2.3 软件卸载
通过开始菜单进入控制面版;
选中DVR4000 serial H.264 Capture board DVR system(此处文字跟
板卡类型有关,可能为4400、6400、8400等),点击删除,如图:
DVR4000
- 6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按照系统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卸载。
DVR4000
- 7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第3章 软件操作说明
3.1.
软件运行
正常情况下,操作系统启动后会自动运行该监控系统服务端软件。
若要手动启动系统服务端程序,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
标或者从“开始”菜单“程序组”点击快捷图标“DVR4000”,进入软件系统。
3.2. 功能介绍 3.2.1. 主界面
R.01 退出系统。
DVR4000
- 8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R.02 登录系统。在进入系统前,用户要以自己的有效身份登录,用户登录后会拥有与登陆帐户相匹配的操作权限。安装后首次运行,可使用admin帐户登陆(密码同帐户名)。该帐户为管理员权限,建议登陆后尽快修改admin帐户的密码,并添加其他操作员用户。正常情况下,各用户按照分配给自己的帐户名登录。如图所示:
R.03 系统日志。用于查看用户对系统的各项操作的日志信息。系统提供当前日志、历史日志的查看以及日志设置功能。
当前日志:对24小时以内的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包括发生时间(操作时间)、用户名称(登录用户名)和事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DVR4000
- 9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历史日志:允许用户查询存储时间内的历史操作记录。通过时间下拉条选择需要查看的日志的日期,系统将显示这一天的系统日志。如上图所示。
日志设置:用于设置历史操作记录的保存时间,超过时间的日志将会被自动清除。如上图所示,操作滑动条,右侧会显示相应的天数。
R.04 抓拍图像。用于抓拍焦点窗口的当前图像。可进行连续抓拍。将需要抓拍图像的窗口选定为焦点窗口后单击该抓拍按钮,即弹出抓拍图像窗口,窗口中显示了所抓取的图像,用户根据需要保存或放弃抓取的图像。保存路径可在设置页中设定,预设存储路径为X:\\Capture(其中X为用户设置的录像盘)。
R.05 手动录像。用于启动指定摄像机进行录像。选中摄像机通道,单击该录像按钮,即启动录像,屏幕上相应通道的OSD上显示红色标识。录像资料存储路径为X:\\Record(其中X为用户设置的录像盘)。
R.06 声音开关。控制声音的开启和关闭。
R.07 电子地图。用于切换到电子地图操作模式。电子地图的操作详见3.2.3节。
R.08 录像回放播放器。详见播放器使用说明。
DVR4000
- 10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R.09 系统设置(该部分相当重要,应由管理员根据需要详细配置)。具体设定细节,详见3.2.2节。
R.10 网络管理。提供网络在线客户端用户信息,包括IP地址、用户名、通道、连接上线的时间等等。服务端可根据需要强行断开与客户端的连接。
R.11 光圈、焦距、缩放 调节摄像装置的光圈、焦距、缩放,以便能够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R.12 摄像机控制。可以实现云台(摄像头承托系统)控制。该控制系统包含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自动等九个按键,每个按键控制云台向相应的方位转动。
R.13 报警管理。包括对报警盒布防、撤防控制,及清除报警输出,具体操作方法详见3.2.3.2节。
R.14 快球控制。用于实现快球云台和镜头的控制以及预置位调用,具体操作方法详见3.2.3.3节。
R.15 通路播放控制区。用于实现1、4、9、16、25、36画面分割、分组循环显示及全屏显示。
DVR4000
- 11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R.16 服务器程序Logo。
R.17 帮助、最小化、关闭。 其他:
软件信息提示区:该区域包含当前时间显示、登陆用户显示、录像硬盘分区显示和软件版本显示。
DVR4000
- 12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 系统设置
3.2.2.1. 视频设置
1.色彩
调节选定通道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和色调值,每路图像
可单独调节,一般采用系统默认值即可。
2.视频设置
通道:选择要进行参数设置摄像机通道;
名称:为选定通道摄像机设置一个容易识别的名字;
影像大小:设置录像文件的分辨率,可选值有QCIF(低分辨率)、CIF
(VCD分辨率)、D1(DVD分辨率),一般监控场所选择CIF大小即可。因为分辨率越高,占用硬盘空间越大,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也越高,会使存储成本和传输成本成倍增加。
影像格式:本系统支持PAL和NTSC两种格式,中国大陆使用的视频标
准都是PAL格式,台湾、日本、欧洲等地使用NTSC格式。
影像帧率:PAL格式图像帧率可以在1-25fps(帧/秒)之间调节,NTSC
格式图像帧率可以在1-30fps(帧/秒)之间调节。不同的帧率会影响图像的连续性,同时对录像文件大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VR4000
- 13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录像设置
媒体流类型:可选项有视频流(Video Stream)、视音频同步流
(Audio&Video Stream),当选择视频流时,录像只包含图像,没有声音;当选择视音频同步流时,录像会同时包含图像和声音。
关键帧间隔:表示每隔多少幅画面包含一个关键帧画面,该值设置得越
小,图像的效果越好,但是录像文件会变得很大,一般设置为缺省值100即可。
码流设置与定制方案:本系统提供几个常用预案(定制方案)给用户选
择。预案包括“最好录像品质”、“较好录像品质”、“一般录像品质”、“较差录像品质”和“最差录像品质”五种。每一种预案对应一组“比特率”和“量化值”,用户还可以在选定预案基础上对该两项参数做出调整。另外程序还支持“静态码流”(按照固定比特率编码)、“动态码流”(按照图像的运动调整编码比特率)和“混合码流”(带有上限比特率的动态编码)用户应根据实用的环境进行合理选择,一般建议采用“混合码流”。
4.其他重要设置
启用OSD:在图像上叠加OSD信息,包括时间、通道名称等信息,启
用时叠加信息。
启用预览:打开选定通道摄像机的预览监视功能,启用时打开预览。 允许网络监看:在网络客户端监看该路图像,允许时才能网络监看。 断讯停止录像:当选中通道摄像机视频信号丢失时,自动停止录像。当
讯号恢复后,自动开始录像。
断讯报警:选中通道摄像机视频信号丢失时触发报警。 运动检测:(位移侦测)
DVR4000
- 14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在 ⑴
⑴ 录像延时:警报被触发后,开始录像到结束录像的时间。
⑵ 灵敏度:在选中通道视频图像中设置运动检测区域(绿色矩形,最大全屏检测区域为11*9),并设置相应的灵敏度值,当被检测区域发生运动(检测区域图像亮度变化)时触发报警。灵敏度对运动检测相当重要,灵敏度越高越容易响应区域中的运动。请仔细设定并反复测试,以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⑶ 报警类型:
发送电子邮件:当报警输入后向指定信箱发送电子邮件,邮件设
置见“网络设置”部分。
发送到报警中心:当报警输入后将报警信息发送到远程报警中
心,报警中心设置见“网络设置”部分。
声音报警:当报警输入后在本机上进行声音输出提示。 屏幕报警:当报警输入后在本机上进行屏幕输出提示。即将报警
输入相关的屏幕放大到全屏。
⑷ 抓拍设置:
抓拍:设定在报警输入时是否进行抓拍。
抓拍间隔:两次抓拍之间的间隔。该间隔不是以时间为单位,而
是以帧数为单位。最小间隔为5帧,最大间隔为15帧。
DVR4000
- 15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抓拍张数:每次抓拍的图片张数。最少为1张,最多为10张。 ⑸ 联动输出:报警输出设置。当运动检测事件被触发后,若联动输出中有设定,则系统会自动触发其中的报警装置(主要是报警盒)。
云台控制:
设置云台解码器的串口号、协议和地址码,使主程序能够控制该通道所属摄像头的云台;
3.2.2.2. 一般设置
DVR4000
- 16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自动循环设置:设置图像轮巡分组切换的间隔时间。
电子地图设置:设置电子地图所在路径,该地图是大小为1024*768像
素24位色的位图,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定制;点击右侧的设置按钮,弹出如下设置窗口,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摄像机图标,将各通道摄像机从左上角拖动到对应的地图位置,即完成了电子地图设置,如图所示。
声音设置:为视频丢失、运动检测、报警控制器、门禁等报警触发指定
不同的报警输出声音提示。
语音对讲设备:指定麦克风和声音输出的声卡设备。
3.2.2.3. 网络设置
DVR4000
- 17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1.网络设置
远程监看端口:用于网络客户端进行远程监看的端口号; 远程控制端口:用于网络客户端进行远程连接控制的端口号; 下载端口:用于网络客户端进行远程文件下载的端口号; 对讲端口:用于网络客户端进行语音对讲的端口号。 2.电子邮件设置
SMTP: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服务器地址;(注:smtp服务器需要能
转发信件)
发件人:用于发送报警信息的邮件发件人; 帐号:发件人邮箱的登陆帐号。 密码:发件人邮箱的登陆密码。
收件人:用于接收报警信息的邮件收件人;
抄送: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同时抄送一份到该收件人; 3.报警中心(预留功能,暂时无法使用) 4.WWW服务设置
端口:设置用于提供WEB服务的端口号; 根路径:设置提供WEB服务的主目录根路径。 5.地址解析服务设置
地址解析服务:设置该服务后,客户端可通过专门的名字服务器对
监控服务器名称进行解析,获取其正在使用的IP地址。使得客户端能够只需要知道服务器名称就可以与服务器连接,而不用记忆不断变化的IP。
服务器地址:服务器在广域网或局域网的IP地址。 名字:服务器名称。
用户、密码:将服务器地址和名字,更新到专门的名字服务器时,
所使用的帐号和密码。
DVR4000
- 18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4. 外部设备
设备列表:将服务器的串口资源与外部设备标识联系起来,这样服务器
程序才能够通过串口操作外部设备。必须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设定设备协议,否则服务器程序无法操控外部设备。
设备:设备项向用户显示服务器中已安装的各外部设备协议。只有存在
于备中的协议,才能够被设备列表所选择。若要添加或删除相应的设备控制协议,只需要在设备类型(如解码器)上点击右键,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DVR4000
- 19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5. 警报设置
报
警盒:若已在外部设备中将串口资源与报警盒协议相关连,则在此处可添加报警盒设备。
添加:可增加新的报警盒。 删除:可删除已有报警盒。 修改:可修改已有报警盒的设置。
上图是报警盒添加界面。其中:
名称:给添加的报警盒命名。该名称将在其他服务器设置中出现。
DVR4000
- 20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设备号:在外部设备中,与报警盒协议相关连的串口资源。该项设
定请与外部设备中的设置一致。
地址码:报警盒上设定地址的八位数字。关于如何修改地址码,请
参照报警盒使用说明书。
报警输入/输出:根据各个厂家生产的报警盒规格不同,可分为八进
八出、八进十六出、十六进十六出等。
报警输入:即报警盒中接收警报信息的接口。相应的报警输入中的每个
报警点,都可单独进行联动录像和报警输出设定。
联动录像:设置如何响应报警输入事件。包括录像、发送电子邮件,屏
幕警报、声音警报、上报警报中心、是否抓拍、抓拍张数、抓拍时间。 报警输出:设置报警输出端如何响应报警输入端的报警点触发报警事件。
3.2.2.6. 门禁设置
门禁:若已在外部设备中将串口资源与门禁协议相关连,则在此处可添
加门禁设备。
添加:可增加新的门禁设备。
DVR4000
- 21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删除:可删除已有门禁设备。 修改:可修改已有门禁设备的设置。
上图是门禁设备添加界面。其中:
名称:给添加的门禁设备命名。该名称将在其他服务器设置中出现。 设备号:在外部设备中,与门禁协议相关连的串口资源。该项设定
请与外部设备中的设置一致。
地址码:门禁设备上设定地址的八位数字。关于如何修改地址码,
请参照门禁设备使用说明书。
联动录像:设置如何响应触发的门禁事件。包括录像、发送电子邮件,
屏幕警报、声音警报、上报警报中心、是否抓拍、抓拍张数、抓拍时间。 报警输出:设置报警输出端如何响应触发的门禁事件。
DVR4000
- 22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7. 磁盘管理
录
像磁盘:将选中的分区设定为录像文件存储分区,录像文件存储路径为X:\\record。此处录像磁盘分区可以多选。当第一个分区磁盘空间不足时,系统自动将录像文件存储于第二个分区。建议不要选用C:盘。 抓拍磁盘:将选中的分区设定为抓拍图像存储分区,抓拍文件存储路径
为X:\\Capture。此处录像磁盘分区可以多选。当第一个分区磁盘空间不足时,系统自动将录像文件存储于第二个分区。建议不要选用C:盘。 重新整理录像资料:整理录像资料,删除由于非法关机等因素导致的错
误录像文件,使录像资料和数据库索引记录相一致,点击刷新后开始整理。
DVR4000
- 23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8. 预约设置
通道:设置通道摄像机的录像计划,通过下拉列表选择不同的通道。 定时录像:设置当前通道执行定时录像功能的时间安排。
位移预约:设置当前通道在侦测到位移事件后,是否进行录像的时间安
排。若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外发生位移事件,则不进行录像。
警报预约:设置当前通道在侦测到报警盒事件后,是否进行录像的时间
安排。若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外发生警报事件,则不进行录像。 事件预约:设置当前通道在侦测到事件后,是否进行录像的时间安排。
若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外接收到事件(位移、警报、门禁),则不进行录像。注意,若要位移预约和警报预约有效执行,必须设定相应的事件预约。
时间条:通过图形化方式进行定时时间段设置,在时间条上按下鼠标左
键并拖动,时间条变成红色部分即为定时时间段,该时间段的最小单元格为半小时,选中时间段后,通过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取消选择;点击全选,则会选定某天的24小时。 应用:保存当前通道的预约设置;
应用到所有:将当前预约设置作为范本,应用到所有通道并保存。
DVR4000
- 24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9. 录像管理
搜索:设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点击搜索按钮完成指定时间段内的
录像文件搜索。
文件列表:用于显示搜索文件列表,其中列出了每一个通道的文件数和
占用磁盘空间信息。
删除文件:将选定通道的录像文件删除。默认为全选,请谨慎操作。若
文件占用磁盘空间较大,则在删除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请耐心等待。
DVR4000
- 25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10. 图片管理
搜索:选择通道号、事件类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点击搜索按钮
完成图片搜索。
图片列表:用于显示搜索图片。
另存为:将选定图片文件存到用户指定的位置。 删除:删除选定图片文件。
DVR4000
- 26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2.11. 用户管理
1.群组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不同的用户群组,并对每一个群组单独定义操作权限。
添加群组:在用户群组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添加群组,
指定群组名称,并分配权限。如下图所示。
删除群组:在指定的群组上点击右键,选择删除群组,即可将该群组删
除。如下图所示。
2.用户管理:可以为群组添加和删除用户,用户拥有和群组相同的操作权限。
添加用户:在指定的群组上点击右键,选择添加用户,填写用户名称和
密码,即可增加一个群组用户。系统用户名是唯一的,即使在不同的群组中也不能有相同的用户名。如下图所示。
删除用户:在指定的用户上点击右键,选择删除用户,即可删除该用户。
DVR4000
- 27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如下图所示。
3.2.2.12. 系统设置
IP地址:显示本机的IP地址。
重启系统:设定服务端主机的系统重启策略。
关闭与启动方式:若选中关闭程序时同时关闭系统,则程序在退出后操
作系统自动关机;若选中开机时启动程序,则系统开机后自动启动监控
DVR4000
- 28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系统程序。
信息提示:如果勾选了该选项,在远程有客户访问或者是门禁刷卡的时
候,就会弹出一个提示信息窗口,否则不会出现提示。 更新:显示当前版本号,目前本版本不提供远程更新功能。 注册:系统注册后才能正常使用所有功能。
点击注册按钮,系统会列出本机上所有视频卡号,单击导出,则将该卡号文件导出到指定的文本文件,如上图所示。将该文件发送到本公司进行注册,注册后将会生成注册文件,用户将该注册文件复制到安装文件夹的Reg目录(如C:\\Program Files\\Boanson\\GVS\\Server\\Reg)下即可。
还原出厂设定:将系统所有设定还原至第一次安装时的默认设定。请谨
慎使用。
使用Overlay模式预览:提示是否使用Overlay模式。
3.2.3. 设备控制
3.2.3.1. 门禁控制
门禁系统结构
门禁系统主要由读卡器、门禁控制器、电控锁、通讯转换器和PC控制主机(含控制软件)组成。其中读卡器用于采集用户身份信息;门禁控制器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开锁IO控制;电控锁是门禁系统中的执行机构;通讯转换
DVR4000
- 29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器实现将RS232信号转换成RS485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和实现多台门禁控制器的总线联网;PC控制主机与门禁控制器通讯,用于判断用户身份并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开门)到门禁控制器。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门禁系统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门禁设置
1)在3.2.2.4设备中添加门禁控制器的协议,然后在设备列表中设置门禁控制器所使用的串口号,设备类型选择门禁,并选择正确的协议。则完成门禁控制器的设置。
2)当门禁控制器的设置完成之后,在系统主界面上单击门禁按钮实现一次开门/关门。
注意事项
1)由于电控锁的阳极锁和阴极锁之分,故在具体安装锁时需要注意接线,否则此处操作可能正好相反。
2)有些门禁控制器,用软件打开门后,将不会自动关闭,这时需要用“刷卡控制门”来解除打开状态。
3.2.3.2. 报警盒控制
在3.2.2.4设备中添加报警盒控制协议,然后在设备列表中设置报警盒所使
DVR4000
- 30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用的串口号,设备类型选择报警盒,并选择正确的协议。则完成报警盒的设置。
当完成报警盒设置后,即可通过设置3.2.2.1中的各种报警,使其与报警盒输出联动,如视频信号丢失、运动检测等发生时触发报警盒输出。
报警管理
点击主界面上的报警管理按钮进入报警管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报警输入:
对报警盒进行控制,选择布防对报警输入进行布控,报警盒在布控状态下发生报警时,会启动相应的报警输出;撤防将取销布控,此时报警盒将不会响应报警输入。
3.2.3.3. 快球控制
在3.2.2.4设备中添加快球控制协议,然后在设备列表中设置快球所使用的串口号,设备类型选择解码器,并选择正确的协议。则完成快球控制的设定。
DVR4000
- 31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4. 电子地图使用
电子地图是系统的另一种工作模式,电子地图模式能够完成上述窗口模式下的大部分主要功能,而舍弃了比较复杂的设置,因此其更加简单、直观。
3.2.4.1. 功能简介
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布置摄像头; 查看某摄像头的实时图像; 对摄像头进行图片抓拍和录像; 对摄像头云台和镜头进行控制; 门禁控制; 报警控制; 查看网络管理信息。
DVR4000
- 32 -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服务端操作手册
3.2.4.2. 主界面介绍
在窗口模式下点击电子地图按钮,即进入电子地图模式。如图:
用户需要在窗口模式下设置电子地图图片路径和各摄像机在地图中的
位置,操作参见3.2.2.2。
窗口下方各区域的显示和功能按钮用法请参见3.2.1相关说明。 双击地图中的摄像机图标,会弹出该摄像机的实时图像,此时可以在弹
出的窗口中进行该路图像的抓拍和录像,如上图所示。双击多个不同的摄像机图标时会打开多个不同的窗口,实现多路图像的实时监视,但每一路摄像机的图像显示窗口都处于同一位置,各图像重叠在一起,会出现窗口画面闪烁情况,请用鼠标将窗口拖动到不同的位置即可。
DVR4000
- 3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