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2015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

高2015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

来源:哗拓教育


高2015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质量检测试题

生 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20~30μm之间,原因不包括( )

A.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

B.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各种酶促反应和核糖体占有的空间大于20μm

2.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其中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

A.e→e B. a→a C.c→c D.d→d 3.如图显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种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4.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5.如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

B.AB段培养液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含量增加 C.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DE段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用于分裂期

6.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黑毛与狗的卷毛 B. 人的双眼皮与人的褐眼 C. 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 D. 玉米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7.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目依次为( )

A.20、20 B.40、40 C.40、20 D.20、40 8.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是( )

A.将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成“太空椒” B.将拟南芥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C.将白菜的细胞与甘蓝的细胞融合,并将融合细胞培育成蔬菜新品种白菜—甘蓝 D.将转入抗棉铃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抗虫棉植株 9.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核DNA 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10.以下是小明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模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11.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8、4、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

B.甲、乙、丙、丁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丙图所示细胞应该来自于该高等动物的雄性个体

第1页(共4页)

D.③⑤

12.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戊→乙的过程 C.丙→丁可以代表受精作用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17.如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不发生细胞融合 D.a过程中不含染色单体

18.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的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A.③⑥④①②⑤ C.③⑥④②①⑤

B.⑥③②④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13.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14.下列的哪种细胞分裂中,看不见染色体的出现( )

A.精原细胞形成精子 B.蛙的一个红细胞分裂成两个红细胞 C.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分裂 D.受损的肝脏细胞得以修复 15.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19.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两倍,该切片取自( )

A.人的小肠小皮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卵巢

2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21.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

A.细胞⑤中的染色体数是①或②的四倍

B.细胞②可通过④→⑤→④→③→②的过程来形成 C.图①和图②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

16.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2页(共4页)

2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23.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结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2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 )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9.老鼠的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四个亲本中可能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1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色)、4(黄色) 2 甲(黄色)╳丙(黑色) 8(黑色)、9(黄色) 3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30.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到F1,淘汰掉其中的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进行自交得到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6 C.1/8 D.1/16

第Ⅱ卷(填空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1.(10分,每空2分)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有非糯性遗传因子(W)的花粉含有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含有糯性遗传因子(w)的花粉含有支链淀粉,遇碘液变呈橙红色。现有一批纯种的非糯性和糯性水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分离定律。

(1)实验方法:F1花粉鉴定法 (2)实验步骤:

① ②当F1的花粉成熟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25.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

(3)实验预期现象: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5) 上述实验得到的水稻长大后,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它们自花传粉,其所结的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的比例约为 ,这符合 定律

32.(10分,每空1分)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如图所示细胞中可互称为同源染色体的是( )

A.a与b B.b与d C.c与d D.a与d

2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试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第3页(共4页)

(1)图中实线表示 量的变化,虚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受精作用的是 .

(3)染色体复制的阶段有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点是 .着丝点发生分裂的点是 。

(4)AB段细胞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 ,CD和IK段细胞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 .

33.(8分,每空1分)图A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精子形成过程中DNA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常细胞,B、C、D、E瓶接种 .

(2)向C、D、E瓶中分别加入5μmol/L GST、10μmol/L GST、15μmol/L GST溶液.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3)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记录于表1. (4)重复上述步骤,检测、统计, 结果记录于表2.

表1 正常细胞 鼻咽癌细胞 5μmol/L GST干预组 10μmol/L GST干预组 15 μmol/L GST干预组 表2 5μmol/L GST干预组 10μmol/L GST干预组 15 μmol/L GST干预组 II、分析与讨论

鼻咽癌细胞凋亡率 15.72% 27.33% 35.48% Bcl﹣2基因表达率 不表达 90% 75% 49% 22% Bax基因表达率 全部表达 19% 58% 67% 85%

(1)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象,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

a ,b ,c ,d .

(2)B图所示的a、b、c、d图中各细胞核DNA量是该动物体细胞核DNA量两倍的有 .是该动物体细胞核DNA量二分之一的有

(3)A图①阶段,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34.(12分,每空2分)三羟基异黄酮(简称GST)是从豆科植物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它具有显著的抗癌、抑菌、抗氧化等作用.经研究发现:GST可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基因(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GST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I、实验步骤:

(1)取5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A、B、C、D、E,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向A瓶接种正

①表1数据说明:从基因水平上看,GST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有关.当Bc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会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②表2数据说明GST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且与 有关.

③培养动物细胞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而培养癌细胞不需要相关酶处理的原因是癌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易游离而从癌组织转移出去.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