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HarbinSeniorFinanceCollege
第1期总第53期
・经济评论・
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陈淑华 邹 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私营经济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并成为地方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事实证明,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速度较之其它经济成份更为迅速。
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因素的影响,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其现存及潜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这些问题对于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笔者对现存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略陈管见。
一、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国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私营经济成份量大、面广、规模庞大,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地私营经济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较之其它成份高了很多,发展速度也快;而广大内陆省份,特别是西部一些省份,私营经济成份量小、面窄、规模狭小,一些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缓慢,在整个地方经济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2.“三乱”现象对私营经济困扰重重。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对私营经济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然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随意增加对私营企业的收费、罚款,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有的甚至超越权限,违背政策法规,任意规定新的收费项目,从而使“三乱”现象又悄然兴起。“三乱”现象的复燃,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冲击很大,也一直困扰着私营经济的发展。
乱收费等现象有增无减,势必使广大私营企业主在生产经营时心有余悸,使私营者的实际收入减少。
3.私营企业者的利益不断受损。私营企业者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理应成为政府保护的对象,他们合理的经济利益也应受到政府的特殊关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私营企业者这个利益群体常常处于软弱和不利的地位。虽然私营经济在我国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实力,但其自我保护能力却异常脆弱,他们经常要受到来自地方基层官员及一些不法分子的种种侵犯。譬如:企业的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常常受到“三乱”的困扰及外来的骚扰和侵犯等等。侵害面之多、之广令守法的私营企业者苦不堪言。这些损害致使许多私营业者不敢露富,不愿扩大生产规模。心有余悸的私营企业者为了各自的人身权益及个人安全考虑只能谨小慎微地搞小本经营、顾虑重重地开展生产。
4.竞争行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生存在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之所以会有盛衰兴败,皆是因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遵循着一条基本竞争规律: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至时,竞争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经营手段,并日益引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广泛重视。
当竞争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激励着企业不断前进的同时,一种与正当竞争背道而驰的行为——不正当竞争亦应运而生。一些不法私营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靠假冒伪劣、靠回扣、靠地方保护主义、靠窃秘等等不正当手段来占有市场、充斥市场。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也直接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使一些守法的私营企业者叫苦不迭、有苦难诉。
5.私营企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私营企业创建初始,私营企业者大多是闲散的待业人员、无业游民及离岗的冗员等,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中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私营企业职工却相形见绌。虽然私营企业也不乏优秀人才,但从整体来看,私营企业者素质仍显偏
・43・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低。一些私营企业主为了多赚钱,对于自身及本企业雇工的岗位培训、知识更新置若罔闻。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私营企业者较低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势必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格格不入。
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鼓励私营企业不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陈旧思想观念的羁绊,一些党政干部及群众对私营经济存在很大偏见,自觉不自觉地将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鉴于此种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应不带任何偏见、不加任何限制,采取先放后导的政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最大可能放宽对私营经济的约束,使私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2.清理“三乱”,维护私营企业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解决私营企业者有增无减的利益受损问题,彻底清理“三乱”现象,政府及政府的主管部门应减少重复管理的层次,尽快出台一套对私营经济实行宏观管理的政策体系,统一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巧立名目,擅自收费、罚款的单位个人,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处置;同时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名目繁多的对私营企业者利益的种种侵犯及骚扰,要加大查处力度。属于非法拿、卡、要的要坚决予以追回;不法分子肆意抢、占的私有企业财物要坚决追究责任。
3.扩大私营企业生产规模。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仍然是以单业主和合伙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些私营企业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商品流通,基本上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由王国”,所以,私营企业要想扩大实力,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是最佳出路。
①扩大总体规模。各个私营企业之间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把势单力孤的小规模私营企业,扩大联合成颇具实力和规模的大私营企业。
②扩大个体规模。单独的私营企业通过依靠自身的不断积累、投入、产出;再积累、再投入、再产出,循环反复,不断壮大本企业的再生产规模。4.纳入社会保障。为了减少私营企业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社会保障体系纳入私营经济成份之中势在必行。尽管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已逐渐显出其不利的一面,但它毕竟给企业职工一种安全感,使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而这一切则与私营企业者无缘。如果试图将私营经济纳入到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无疑可使私企雇主与雇工成为企业和社会的真正主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私营企业家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多样。私营企业者如果仍囿于原有的那一套家族化的管理,势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所以现代的经营企业者必须改变自已,必须在理论上、学识上、知识结构上不断更新自己。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也才能有的放矢地遏制各种违法经营、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使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荡然无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责任编校:冯晶珩
・44・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