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2、体会cm2、dm2、 m2等面积单位。 3、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大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认识面积单位cm2、dm2、 m2。 教学重难点 2、能正确选择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透明的塑料方格纸,学生自选方格纸,1cm2、 1dm2的方纸片、米尺,教师给每小组提供:三课前准备 角形、正方形等一些纸片,一张大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老师讲故事:最近,小蚂蚁和父母一起搬到了一座新房子。爸爸妈妈给它准备了一张大方床。它可高兴了,整天在床上滚来滚去,手舞足蹈,那床就像一座大舞台。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吗? (小蚂蚁的床到底有多大?) 师:小蚂蚁的床就像第一个信封的一张纸片那么大,请大家找出来,用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到底有多大,并作好记录。 交流测量结果,生迷惑不解:答案不统一,怎样才能统一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cm2 ①师:为什么不统一?(指生回答) 让生拿出信封里的1cm2的纸片,量一量这个方纸片的边长。 师:边长是1c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cm2。 ②说一说:你周围的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1cm2? ③估一估: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cm2? 再用透明的格子纸量一量,看估测的准不准 。 2、认识dm2 测一测: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少cm2? 交流:答案不一,太麻烦,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②师出示1dm2的方纸片,告诉学生: 个人使用批注 度量稍大的图形面积,一般以边长1dm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1dm2。 ③估计一下课桌大约有几dm2,再实际用1dm2的图片量一量,看谁估计的准确。 ④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约有1dm2? 3 、认识m2 老师继续讲故事: “更让小蚂蚁感到高兴的是,它家房子前面有一片方形的草坪,好大好大。小蚂蚁找来许多小伙伴在草坪上踢球,荡秋千……玩的可开心啦。你想知道草坪有多大吗?蚂蚁爸爸说:“边长1米,面积1m2。” 师:1m2到底有多大? 师拿米尺在黑板上画边长1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认识平方米。 师:我们周围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1m2? 三、运用 1、投影出示 教材47页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同桌说说思考方法。 2、出示47 页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课外实践: 回家测量院子的面积是多少?
浔中中心小学 年___季_____年级____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对比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2.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3.让学生通过充分亲身体验,建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完整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 2.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课前准备 投影仪或课件、绳子、剪刀、邮票几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让我们来画一画吧! 要求:一人画一条长l厘米的线段,另一人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一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另一人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比一比:你们所画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一个人画的是线,另一个人画的是一个平面图形:一个画的用长度单位表示一个画的用面积单位表示) (3)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是多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时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用手势来分别表示它们大约有多大? (学生用手指甲或两手指打个圈来表示1平方厘米;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合围来表示1平方分米;由四个人张开双臂合围起来表示1平方米。) (4)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有哪些,它们是多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 厘米 分米 米 (这三个单位长度可以在黑板上准确画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板书: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今天我们就选出三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是多大? ⑴比较l厘米和1平方厘米。 ①课件或投影显示刚才二人所画图形进行比较。 个人使用批注 1厘米:是长度单位,用来度量物体的长短,是一条线段。 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用来度量物体的表面大小,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来表示。 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②说说周围物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来表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1平方厘米表示。 (2)比较1分米和l平方分米。 ①同桌交流:对照图形比较二者。(方法如上) ②剪下一条长1分米的绳子,拉直感受它的长度。 剪下所画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感受它的大小。 ③说说周围物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l平方分米表示。 (3)比较l米和1平方米。 ①讨论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②用手势比划1米的长度.让学生围成1平方米大小圈,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③说说周围物体中哪些物件的长度可以用1米来表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1平方米表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一数,比一比。(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 (2)选一选,说一说。 教师出示邮票,让学生直观看一看 选择哪个单位,为什么? (3)数学小游戏——对对碰。 教师叙述,学生配单位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配。 我的身高是168( ) 一块广告牌的面积是2( ) 一枝铅笔长20( ) 课桌高70( ) 笔盒表面大小是3( ) 数学课本厚1( ) (4)拼一拼,说一说。(完成练习十八第3题) (5)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说说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时1平方厘米。 厘米 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分米 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米 教后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 年___季_____年级____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件、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太阳出来了,小山羊慢慢地抬起了头,叫了一声,羊飞快的跑着,当它停下来时,左右两边出现两块草地(一块长方形,一块正方形)山羊边说边出现文字:我到哪一块地上可以吃到更多的草呢? 2.请同学们帮帮小羊,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3.什么是面积? 4.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5.要想知道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面积具体是多少,该怎么办?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探索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你能想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同桌讨论,如可以小正方形去摆。) (2)你觉得该用多大面积单位去摆呢?(1平方厘米) (3)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完成)取出1号长方形纸片和一些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动手摆摆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投影反馈:在这个长方形上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5)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你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6)这个长方形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你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吗? (7)引导学生找到更为简洁的方法。如:每排摆了3个,摆了2排,一共是6个小正方形。 (8)总结: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不用一个一个数,只要知道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用手边说边指) 2.探索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取出2号长方形纸片(比1号大一点的长方形纸片),你能知道它的面积吗? (2)动手摆一摆看!(学生操作) (3)反馈: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4)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5)引导学生思考:不摆满了你能看出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6)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行摆了4个小正方形,可以摆3行,3×4=12 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 (7)小结:同样是用小方格摆长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多了。 3.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小正方形,那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吗?宽是几厘米呢?(板书:4厘米、3厘米)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有4个小正方形就是4厘米,有3个小正方形就是3厘米) (2)观察: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排数与宽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3)想一想:如果每排摆5个,长就是――(5厘米),每排摆6个呢?(长就是6厘米),小结: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 沿着宽摆3排,宽是(3厘米),沿着宽摆6排,宽是(6厘米),想象一下,宽是20厘米可以摆多少排呢? 小结:宽是几厘米,沿着宽就可以摆几排。 4.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探索(是否要告诉长和宽) (1)取出更大的长方形纸片,你能很快知道它的面积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对。(学生动手操作) (2)你认为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行摆8个,摆了5行,面积就是40厘米。) (3)有不同方法吗?不摆也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吗?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4)反馈:我先量出长是8厘米,再量出宽是5厘米,然后用8×5=40平方厘米。 5.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比较:你们觉得用刚才量的办法和摆方格的办法,哪一种更好? 如果要这个黑板的面积或者学校操场的面积,用摆方格的办法去摆,那就太麻烦了。 咱们可以怎么办?(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再量出它的宽,然后相乘。) (2)总结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用长乘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电脑出示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3)反馈:7×5=35(平方厘米) (4)让长方形的长渐渐缩短与宽相等(可用电脑或者教具操作) (5)现在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5×5=25(平方厘米) (5)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板书并齐读)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让学生把课本例题填完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自己探索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巧妙方法。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宝藏。 这是一副寻宝图,闯过五关,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你们有信心找到宝藏吗? 请看第一关: 算一算: 1.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可利用课本第78页上面“做一做”) 2.口答: 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 ) 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 ) 第二关:山羊:我该到哪一块地上可以吃到更多的草呢?(出示两块草地的数据) 第三关:估一估,你知道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吗? 第四关: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课本练习十九第2题) 第五关:小明家买了新房,最近准备装修,现在已经画好了新房的平面图,请你帮他们家算一算新房各部分的面积。(出示新房平面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找到了数学知识的宝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知识的宝藏等待大家开启,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哦!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后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 年___季_____年级____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通过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能熟练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有关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题能力。 3.通过解答有关面积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有关面积的计算。 卡片、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说说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4.谈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周长计算的应用练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尝试解答,有困难的和同桌商量。 个人使用批注 (3)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4)集体反馈: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知道桌面是长方形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 14×9=126(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126平方分米。 2.及时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测量数据取整厘米数) 3.讨论交流: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1)学生分组讨论。 (2)集体反馈: A.意义不同:面积是指面的大小,而周长指一周边线的长短。 B.计量单位不同: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周长的单位是米.分米.厘米等。 C.计算方法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周长是长加宽的和乘2,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周长是边长乘4。 4.出示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1)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面积:4×4=16(平方分米) 周长:4×4=16(分米) (3)想一想:那能不能说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为什么? (4)明确:不能,因为面积和周长的意义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这里仅仅是数据相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课本80页第5—9题。 处理步骤: (1)让学生独立读题.思考.计算。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课本81页第10题。第-一-网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表格。 (2)启发学生看表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3.课本81页第11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 (2)观察.计算.比较三种不同剪法,得到: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让学生说一说增加了哪几段?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图形的面积.周长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一说)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练习 14×9=126(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126平方分米。 A.意义不同 B.计量单位不同 C.计算方法不同 教后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 年___季_____年级____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教学目标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与运用。 课件,1平方米、1 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抢答比赛 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是 10) 抢答比赛 2: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 1平方厘米? 什么是 1平方分米?第-一-网 什么是 1平方米?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师出示1个面积为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准备怎样推导? 学生可能会说: ① 用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横排摆 10个,竖排摆 10个,一共可以摆 10×10=100(个); ② 只摆一行,正方形四边相等,所以 10×10=100(个); ③ 直接用尺子去量,边长是 10厘米,所以面积为 10×10=100(平方厘米); ④ 边长是 1分米,1分米=10厘米,所以面积为 10×10=100(平方厘米)。 (2)师小结:根据刚才我们的推论,想一想 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就是7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700平方厘米;600平方厘米就是6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6平方分米) 练一练: 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探究 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出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生可能会回答: ① 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因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所以推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 ② 边长是 1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平方米,1 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 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 (2)出示课件图形验证上述结果。(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模仿教师互相举例。 3.师小结。 (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会回答: ① 1米=10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② 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③ 我发现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进率。 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板书: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84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填一填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解决问题 (2)学校操场跑道长 100米.宽 2米,这段跑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铺成这样的跑道每平方米要花 15元,共花多少钱?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进率的不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教后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 年___季_____年级____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公顷、平方千米 主备人 苏礼智 执教者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教学目标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并进一步掌握他们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天安门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板书:公顷.平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
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 生:100个,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平方千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对常用面积单位进率进一步巩固,课件展示几幅图画,让学生阅读上面的数据,了解我国国土面积和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 5公顷=( )平方米 10平方千米=( )公顷 20000平方米=( )公顷 10000公顷 =( )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 )公顷 50000平方米=( )公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平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