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识经济中的智力资本

来源:哗拓教育
 海外之窗 

知识经济中的智力资本

□张 岚

  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苏尔茨1960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并由此成为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来,人力资源会计已被发展成为管理学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决策信息。而即将跨入21世这是一张非常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公司实物资产有限,难以筹集长期借款是同类型企业的特点。

公司股东们在这一会计年度赚取了非常高的回报,税后营利0.099亿,净资产回报高达64%。如此高纪之际,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人才时代的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学家们将人力资本提法提升为智力资本,它由人才、技术、管理、无形资产与各种软件组成,这一更具力量的提法,突出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作用。智力资本会计及其报告在国外一些国家已被广泛研究并付之于实践。本文拟从财务会计角度探讨现实中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并介绍国外关于智力资本报告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智力资本的商业价值

传统的会计模式度身定做地反映了工业制造、商品交易的经济事项,它体现了一种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但对于智力密集型的知识经济形态,智力资本对经济增加的作用远比物资资本或金融资本重要的多。传统的会计模式忽视了将智力作为一种资本去看待、去计量,以致于低估了企业实际拥有的人、财、物资产总额,歪曲了现有盈利,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智力的商业价值在不依赖传统物质资产投入的服务型公司更为显而易见,例如那些以知识、技术、专业服务为主导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财务顾问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例如计算机软件开发等以人为本的行业。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上市公司M§B财务报表可以很好地说明传统会计模式的缺陷。M§B(Morgn§

Banks)是澳洲最大的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之一,它拥有1000名员工,1997年营业额为2.21亿澳元,1998年4月M§B公司市值为2亿澳元。截至1997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以澳元为单位)资产

负债

货币资金0.114亿短期负债0.51亿流动资产0.32亿股东权益0.154亿

固定资产0.23亿

合计   0.66亿   合计   0.66亿

的回报在类似的知识型公司并不罕见,令我们对传统的会计衡等式提出疑问,如此高回报必然来自股东权益的严重低估。粗略地,我们可以将公司2亿市值减去0.154亿净资产,得出1.846亿澳元被低估的“无形”权益。这无形权益即是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智力资本。将智力资本和与智力资本相对应的智力资产概念引入会计等式后,会计等式应改为:物力资产+智力资产+智力资源投资=负债+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从这一例子我们看到现有会计模式极大地低估资产价值,歪曲了那类不依赖传统实物资产的以人为本的公司。而对所有股东而言,要激发智力、知识拥有者的能动性,必须认同智力资本。

二、“无形”成为有形

上例所述资产负债表缺漏的“无形”资产和“无形”权益主要体现三方面内涵:

1、个人能力:指人的各种行为能力,包括技术、教育、经验、社交能力等。“人”是企业内真正的主宰者,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人行动的结果,并依赖人得以发展、延续,它是一种“活”资源,是一种具有高于物力资源收益率的资源。它们亦被企业拥有,它们可以而且应予以承认并量化。

2、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包括专利权、经营的传统、电脑管理体系等。它们由人创造但为企业所拥有。它们有时由外界购入,亦可企业自创,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它们价值的衡量有一定的依据。

3、企业外部价值:包括与客户或供应商关系、知名度、声誉等,由于它们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因此也是企业的资产。但对它们的价值量化却是三方面中最抽象因而也是最困难的。例如声誉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它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与客户关系的经济价值

3 7

 海外之窗

亦缺乏一个公认的定义和难以寻找一个标准衡量。对于这些困难,许多公司通过进行不同公司间对比、分析公司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等手段来量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银行通常不愿意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融资,所以这些资产相对应的资金来源以无形权益列示于资产负债表权益类项下。

的成本,但更重要地,它包括技术工艺运用的成功与否。对于后者的衡量,可以考虑下列因素:没错误合同处理的数量,特定工序所需的时间,每一雇员所处理的交易量,新技术工艺应用带来的进步。

4、更新问题:这一标准用于评价公司对未来发展形势、未来事件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它们是对公司智力三、智力资本衡量准绳

斯堪的那维亚是瑞典一家财务服务集团,它是将智力资本纳入会计报告的先驱,它对全球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率先公布了智力资本报告,并公开作为年报的补充。将公司智力资本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结合在一起(并非仅作为补充报告)是斯堪的那维亚公司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实现了会计衡等式的改变,它将是财务会计界一历史性转折。下面是斯堪的那维亚集团为补充财务报告———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一套思路、方法,我们注意到,非货币性计量与货币性计量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斯堪的那维亚集团衡量智力资本的多达30多个标准当中,可归纳为五大类。

1、财务问题:对投资于科研、雇员分红、雇员支出(包括工薪以外的培训、撤换、招聘等)上的支出以一种有别于传统会计的眼光看待:这些支出被看作是最有盈利潜力的经济活动,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它们与不断创造的丰厚利润配比费用化,而非传统会计所理解的期间费用。对这些投资的计量可借助于对公司过去财务数据上的分析,以此建立一种方法确定它们为长远目标而带来的利润并作报告。

2、客户问题:公司的市场地位与智力资本息息相关,因此一系列定义公司客户基础的准绳是不可缺少的。客户基础属于体现在企业外部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报告分析主要从每一不同产品对应不同层次的客户入手,分析产品维系客户的时间长短,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例如退货率的高低分析),公司对客户提供的保障(例如销后服务、保险),进行商品渗透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能提供广度和深度的一些数字分析(例如市场占有率),最后得出公司的客户基础价值结论。

3、运作系统问题:指例如计算机体系这些与公司基础建设相关的运作系统。其中,技术工艺的先进性是这一问题的主要组成,即包括花费在计算机体系上

资本评价的另一因素。首先确定公司市场定位:顾客变更的可能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预测未来变化而花费在研究开发上的支出,开拓新市场的支出,智力资产(例如专利权)的剩余使用年限及其价值。第二,确定公司对未来变化的触觉:公司员工队伍的年龄,为对付可预见的变化而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新产品的数量和盈利能力,新产品研制到投入市场化所需时间,专利权的未来前景等。

5、人力资产问题:对斯堪的那维亚公司来说,这是最积极最活跃的资源,它是处在发起、操纵、控制其他资源的位置上,因而在许多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素。斯堪的那维亚公司考虑以下的因素来评价其智力资本:雇员结构,后勤经理人员数量,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员比例,员工选择半全职工作的原因(斯堪的那维亚公司正由全职工作时间转向非全职工作时间过渡)。

当然,要进行以上一些数据分析、收集和归纳必需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发展。同时一个公司要想最大限度地运用智力资本,必需实现强大网络数据库,以使信息交流共享。

四、一些思考

1997年、1998年是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年,在脱钩改制中出现在处理事务所净资产与挂靠单位间分配的问题是最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关键便是智力资本认可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的“以人为本”企业,高度技术、知识、体力集于一身的事务所员工是企业第一生产力,是最具价值的企业资源,他们是事务所赖以生存的资本。有些事务所在短短几年间将区区几万元注册资本金带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净资产值,这当中当然离不开智力资本增值作用。但是,一味强调智力资本增值作用,不顾事务所发展的大环境亦不符合国情。正如财政部在脱钩文件提及的,事务所的产权界定工作,应当本着“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并兼顾注册会计师智力劳动形成的资本积累的特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

(作者单位:广州会计师事务所)

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