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发[2012]16号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镇2012年度农村环境
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居)委会:
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XX镇201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施,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4日
XX镇201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实 施 方 案
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我镇确定为农村环境整治整乡推进乡镇,为切实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结合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以突出人口聚居地、突出村部周围、突出公路沿线的“三突出”为原则;以建设清洁家园、生态修梅为总战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财政补贴、以村为主、全民参与的方法,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修梅。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推开、三年巩固提升”,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市级卫生村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1、实施清洁水源工程。加大水源保护力度,落实水源保护责任。对沟渠进行清淤、扫障;对堰塘进行清淤、扩容、除杂;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粪便直排的防治,达到沟渠、堰塘无漂浮物或其他废弃物,两侧或四周无暴露垃圾、杂物残渣,无乱倒乱挖和水
2
体黑臭、堵塞现象。2012年,全镇农村水源水质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力争达到Ⅱ类以上标准。
2、实施清洁田园工程。各村要加强农药及废弃物的管理,农户对使用过的农药瓶(袋)、作物秸秆等不能随意丢弃、堆放在田间地头,要投放在就近的垃圾池内或进行焚烧。采取与农村沼气能源项目结合的办法,加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实现生物发酵零排放。实现田间地头无白色垃圾、无农药瓶(袋)、无作物秸秆、无露天粪堆。
3、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坚持分户处理为主和集中处理为辅的原则,实行“户集户处理”和“户集、镇收镇处理”相结合的模式。(1)户集户处理,即今年全镇各村统一建垃圾围、焚烧池,农户自置垃圾桶,由农户自行对有机垃圾进行还田处理,对无机垃圾进行焚烧填埋处理,尽量做到垃圾处理不出户;(2)户集、镇收镇处理,即农户将垃圾减量化后放入垃圾围(减量化即将有机垃圾还田,可焚烧的焚烧,有害垃圾放入垃圾围),然后由镇根据垃圾清运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全镇所有垃圾围内垃圾实行“三定”清扫清运处理,即定责、定期、定酬清运到垃圾填埋场处理。各村(居)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按统一标准建好垃圾围、焚烧池。通过一年努力,全镇达到“五个基本没有”的目标,即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集镇村间基本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垃圾、河库水库基本没有漂浮垃圾、田间地头基本没有有害垃圾。
四、工作责任
3
明确镇、村、户三级责任: 1、镇级责任:
①研究制定全镇年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②出台奖补政策,对重点整治的村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给予补助,严格兑现奖补政策。
③督促村级抓好分户处理措施落实。
④文化广播站抓好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浓厚氛围。
⑤制定垃圾分户处理规划,集中收集、转运各村垃圾。 ⑥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对各村实行一月一排队,按要求上报,并全镇通报。
2、村(居)责任:
①指导农户按规范处理垃圾,聘请专(兼)职保洁员负责村公共区域卫生。
②修订完善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和文明卫生评选的激励机制。
③重点规划村按统一规格配置好农户环卫设施,并建好村级垃圾池和农户垃圾焚烧池。
3、农户责任:
①按“村规民约”要求,落实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保持日常整洁。
②按照操作规范,处理好本户垃圾。 ③按统一标准添置环卫设施。
4
五、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成立修梅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游建忠任组长,人大主席陈克维、党委委员彭晋辉、蒋斌、副镇长周尚军、张晶任副组长,候洪喜、汪祚楚、刘建军、张建泉、郝书学、李波、尚显波、汪爱春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波任办公室主任。
2、营造氛围。抓好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促进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增强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召开党员及群众代表会等途径,使环境整治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声势和影响,引导全镇上下共同关注、积极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对中小学生加强清洁卫生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措施,提高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整治自觉性,通过通报批评、民意监督、明确奖罚等手段,形成整治压力,激发整治动力。
3、加大投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项目扶持、受益者承担、社会捐助”多元投入机制。各村(居)要根据年度目标任务,积极筹措和安排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以奖代补”。要把支农项目资金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各村(居)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保障。在严格执行农民减负政策的前提下,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充分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资金改善村里的环卫设施。
4、明确责任。镇直各单位、各村(居)要积极履责,切实加
5
强农村环境整治,特别是承担环境整治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搞好协调工作,促进任务全面完成。
5、抓好督评。按照县级“五项制度”要求,建立月排名制度,对各村(居)实行一月一排名,将排名结果在全镇通报,并将各村全年综合考评结果做为年度双文明考核依据;建立监督制度,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及县镇人大代表对全镇农村环境整治进行督查考评;建立以奖代投制度,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各村(居)给予奖励;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根据各村(居)月排名情况,确定年终总排名,实行绩效评估考核,对每月排名前三名的村(居),分别给予600元、500元、400元奖励;对年终评比前三名的村(居),政府将分别予以重奖,对村(居)支部书记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通报表彰。对每月排名后三名的村(居),分别按600元、500元、400元进行处罚;每月排名末位的村(居),由镇长约谈村支部书记,连续二次排名末位的村(居),由党委书记约谈村支部书记,连续三次排名末位的村(居),由全体党政班子成员约谈该村支、村两委成员;对每月考核考评90分以下的村(居),罚款500元;对年终考核排位后三名的村(居),分别按3000元、2000元、1000元进行处罚,并对排位最后一名村(居)的支部书记进行警示谈话;对省、市、县督查、暗访考核被通报批评的村(居),每次罚款2000元,并通报全镇。
6
附件1:
XX镇201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考核细则
考核内容 分值 (100分) 记分办法 1、各村(居)每月召开支、村两委会,研究环境整治工作1次以上,记2分,查记录; 2、有月工作具体安排,记1分; 3、有一条固定、醒目高标准宣传标语,记2分,农户有宣传资料,记2分,每缺一户扣0.2分; 4、村(居)有农户卫生创建评比公示栏,每季度公布评比结果记1分; 备注 1 工作氛围 8 2 环卫设施 10 3 工作机制 12 5、按规划建设标准垃圾围记5分; 对各村(居)6、按要求配置农户垃圾桶、焚烧池,村有每月暗检和清运工具记5分; 明检各一次,每次抽查2个组、7、坚持周五党员干部义务清洁大扫除,建10个户;查立党员分段包干保洁制度,记4分; 国、省、县、8、村按标准配备专职保洁员,配套清运工镇、村主干具,落实保洁员待遇,记4分(查财务帐); 道及河流、9、村(居)建立“村规民约”,落实农户“三沟渠、堰塘、包”制度,记4分。; 水库等水面;查墟场10、规范垃圾分户处理,房前屋后无零星垃及村(居)圾、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每发现一处扣公共区域。 1分; 11、田间地头无农药瓶(袋)、肥料袋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每发现一处扣1分; 12、国、省、县、镇、村主干道两侧及河流、沟渠、堰塘内每发现一处乱堆、乱丢或漂浮垃圾扣2分; 13墟场及村(居)公共区域每发现一处乱堆、乱放、乱丢垃圾扣2分; 14、对省、市、县督查、暗访考核被通报批评的村(居),每次扣5分。 4 工作效果 70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