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来源:哗拓教育

安徽省卫生厅

疾控函〔2011〕67号关于组织开展20__年全省传染病报告质量督查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__年全省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传染病报告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为了解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现状、报告质量和存在问题,经研究定于20__年11月上旬组织在全省开展传染病网络质量督导检查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工作调研。详细安排见《20__年安徽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和安徽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工作调研安排。

各组赴各市具体时间由各组组长另行通知各市卫生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20__年安徽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一、背景

自20__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进入崭新阶段,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现状与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在全省开展传染病网络质量督导检查。

二、目的

通过现场督导检查,了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更好地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

三、检查对象

全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或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四、检查方式及范围

(一)检查方式。

组织5个检查组,对全省16个市开展督导检查。

(二)检查范围。

现场督导主要为20__年1-9月份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部分内容将涉及20__年工作。

每个市随机抽取1个县(区),被抽取的县(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卫生院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被抽取的乡镇随机抽取1所村卫生室。

每个市督导检查单位数7-8家:市级或以上单位2-3家,分别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或以上综合医院与传染病专科医院各2

1家;县(区)级单位2家,分别为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区)级综合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家;村卫生室1所。

五、检查内容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

1.1建立对监控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流程

动态监视本辖区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等各项工作;重点建立对监控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流程,包括对异常信息快速确认、处理应对等环节,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的检查核实报告为准。异常信息主要包括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以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发病、死亡等。

1.2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管理

(1)20__年1-9月辖区县级及以上网络报告单位一个月、乡镇级网络报告单位连续3个月未报告病例,是否及时开展现场督导情况,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2)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指数评分,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1-9月综合评价数据,计算平均综合率。

1.3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与反馈

(1)是否开展传染病监测资料月、年周期分析;当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时,是否开展日分析或周分析,相关专题分析报告。

(2)是否及时将常规各项分析报告向辖区报告单位进行反馈(以实际可查的反馈形式为准,如正式发文或网络直报系统反馈)。

2.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

1.1零缺报单位对县级或以上医疗机构一个月无病例报告和3

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连续3个月无病例报告的单位开展督导,重点查明零缺报原因。

1.2督导与指导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督导,市级疾控中心对辖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本年度督导覆盖率不低于50%,县(区)级疾控中心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本年度督导覆盖率不低于50%,督导总结报告进行通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二次督导检查。

1.3开展技术指导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要求以电话或其他书面记录为准。

3.技术培训

20__年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传染病网络报告技术、监测资料分析利用技术。培训对象为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有培训相关资料和培训会议文档记录。

4.网络直报设备配臵

网络直报专用电脑、激光打印机、疫情专用电话。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查结果记录于附表1。

(二)医疗机构。

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根据卫生部19__年印发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与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相关要求以及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有关规定,本辖区内统一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4

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如果医疗机构实行电子病历,且电子病历具有传染病报告卡内容的,上述纸质登记可免查。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感染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当发现传染病时,其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登和缺项。

(2)医院异常信息处理机制和数据分析医疗机构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当发现异常疫情时,是否及时报告与分析,院内应制定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

(3)自查与通报确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人员(含分管院长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内容(是否报告、及时报告率)及奖惩等。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并以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有关自查记录、整改文档及总结(自查组成员签字)。

(4)传染病报告设备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应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2.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针对新上岗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检验人员,进修医生和其他医护专业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南5

等相关培训,特别是卫生部WS279-2008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培训课件、受训人员签到记录或培训考核及总结。

3.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检查方法:查阅20__年1-9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记录,核实传染病报告情况;复印传染病报告卡,核实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与网络直报信息的一致性。

①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内、儿、感染等科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中随机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20例(门诊病例15例,住院病例5例),乡镇级医疗机构抽取10例(不够者以实际检查数为准)。若该单位本年度相关记录中,未查到1例法定传染病,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

②病例分布应注意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抽查的相同病种不能超过50%。

③病种:仅抽查急性传染病,原则上不抽查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丙肝,如抽查病例数不足,可抽查慢性法定传染病。

④住院病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⑤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复印1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复印5份,从抽查的传染病中查找,不足则另行补充。

2.实验室诊断病例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抽查实验室诊断病例20例,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抽查10例(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重点查看诊断依据,诊断日期,化验室检验报告单报告日期。

检查方法:实验室诊断病例来源网络报告系统,实验室检查结6

果来自被查单位检验科(室)登记。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分别记录于附表2、附表4、附表5。3.村卫生室查阅门诊日志等相关登记簿,查看20__年1-9月诊疗活动中传染病发现报告情况,检查结果记录在附表3、附表4,不做评分。

六、组织与实施

本次督导检查分5个组,每个组由4人(包括司机)组成,具体安排如下:

20__年安徽省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安排

检查组成员于20__年11月7日下午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督导方案,检查时间安排如有临时变动,由各组长与被查市联系。

表1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评分表

被检查单位领导检查人检查日期

表2市县/区医院/卫生院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评分表

被检查单位领导检查人检查日期

表3县区乡镇村卫生室传染病报告情况督导表

1.基本情况

1.1辖区人口人,其中外出打工(超过6个月)人。

1.2村医人,自然村庄个。

1.3村卫生室位臵A位于该行政村中心B距离最远自然村公里。

2.医疗及卫生服务情况

2.1门诊日志有口无口

2.2传染病发现能力

2.2.1病种(可多选)A.乙型肝炎B.菌痢C.流行性腮腺炎D.流行性感冒

E.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其它:、、。

2.2.2诊断依据(可多选)

A.临床症状B.流行病学资料C.实验室检查D.临床经验

3.传染病报告

3.120__年1-9月报告例。病种:、、。

3.220__年1-9月报告例。病种:、、。

3.320__年1-9月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记录法定传染病例,报告例,及时报告例。

4.传染病报告经费

4.1根据报告例数多少,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中得到不同数量的经费,报告1例:

A.20元以下;B.20元~35元;B.35元~50元;C.50元以上。

4.2根据工作考核情况,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列支比例占总项目经费%或无确切数

检查日期年月日

检查者:

表4市县/区乡镇医院/卫生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登记表

请注明(如呼内、消化内科)

检查员签名检查日期:年月日

表5市县/区乡镇医院/卫生院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质量检查登记表

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日

表6全省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现场反馈表

被督导单位:市县/区单位被督导单位负责人签字: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督导日期:

督导组成员签字:

13年月日

安徽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工作调研安排

一、调研目的:了解当前医院、疾控中心、卫生局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及

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93号)采取的具体措施;现有工作经费、督查、资料分析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的建议。为今后加强全省死因监测工作政策出台问计于基层。二、调研内容:1.在抽取的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了解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管理流程,实地

查看/询问人员培训学习、制度、网报设备、资料管理、经费保障、考核奖惩、与医院质量管理的衔接等情况,征求改进工作的建议;2.疾控中心对医院网报死亡数据进行审核的人员安排与审核记录;经费、培训、督查指导、考核情况;死因数据分析及利用情况;工作建议。3.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安排情况(经费、考核等),工作建议。

三、具体方法:1.登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对所查医院死亡报告情况进行浏览、自

动统计分析,概况了解其工作背景情况。因市级医院必查,预先做好查询,在确定县区后,快速查询所在县医院情况。报告质量核查需要专业人员深入分析,不是本次调研重点,如果所查医院、疾控中心有专项质量核查资料和管理办法,复印带回备用。2.对疾控中心、卫生局调研内容在现场和交谈中获得所需信息。3.综合三方情况撰写简要的调研报告,提出工作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