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寻找秋天(2)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
学习要点:
这节课,实际上是手脑并用,探究树叶变化的过程。
学生准备:
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
教师准备:
温度计模型、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卡纸,透明胶带,剪刀。
学习活动过程:
1.测量气温
(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
(2)认识温度计
分组观察温度计。汇报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3)正确使用温度计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左右;
●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
●讲解: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
0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0度以下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读的时候要先说“零下”,然后说数字,再说单位。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按这种顺序,用“-”表示零下。
在温度计上读温度的时候,要看清从0——10分成几格,每格是多少度。如果分成10格,每格是1度;如果分成5格,每格是2度,每半格是1度。
(5)交流与分析
●整理测量数据。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气温资料。
●讨论与分析:气温由22℃降至10℃的这段时间称为秋天。
2.制作树叶书签
制作方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废旧书报夹一个星期左右,使它们变得干燥、平整;
(2)然后衬上卡纸,较大的树叶可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后再用透明胶带固定;较小的树叶可直接把树叶固定好,再修剪卡纸的外形;
(3)最后,在叶柄处系上红毛线即可。
3.阅读“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总结探究的内容。
拓展:
(1)下周上课时展示各自制作的树叶书签。
(2)下周上课时每人带来一种果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