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太阳”》我进行了说课,但是我考虑得不到位,教材的精髓没有把握准。
我听了王紫瑾的试上,总得感觉非常好。她解读教材到位,能够把握住文本的核心。而且上课进入角色,很投入。对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她把握住了主要的词语:大雪天的晚上,急性阑尾炎、马上,进行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是用词语说说第一段的内容,第二是读词语,感受到了什么?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自然段中,对于前四节,我觉得她读得还不到位。但是后半部分,爱迪生如何想办法解决困难,她突破地很好,学生也配合地非常好:她躺学生读,读了之后再摆,并说说她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分别讲到所有的油灯、大镜子、大箱子的好处。讲得非常到位,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摆了之后应该再让学生回到文本说说为什么这样摆,搞清楚一些方位词。
徐芳娣的课一直给我的感觉是教学机智好,学生的回答她总有很好的语言去应答他。《晚上的“太阳“》给我留下的印象深的是:
1、出示的词语 犹豫 顺利 请来医生 无可奈何 焦急地看 眼睛一亮 痛苦地呻吟 自豪的笑容 这些词语很有规律,都是描写4个人物的词语,而且在课堂的结尾处应用这些词语进行了复述课文的练习,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在情境中教学,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进入文本,读好课文,对于词语的理解,也都是在情境中理解,如犹豫、一本正经。
3、设计独特 对于课文难点的突破,她是通过倒叙的方法。如:为什么医生说爱迪生是用智慧救了妈妈,而不是医生的医术救了爱迪生的妈妈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来显示爱迪生想的方法的妙,爱迪生的智慧。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通过这一次的教研活动,我深深地感到研读文本的重要性,只有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价值,你才能更好地确立目标,在教学中就不会偏离方向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本课的课题耐人寻味。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话题:如:晚上怎么会有太阳?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是谁发明了晚上的太阳?晚上的太阳用来干什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爱迪生用什么方法挽救了妈妈的生命,要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他的做法,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是一次很好的训练说话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说的训练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课前搜索到的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了解爱迪生,结合课外知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做手术的后果,加深学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引读课文第2段,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些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接着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爱迪生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扣住“眼睛一亮”、“医生的摇头”体会爱迪生想出了好办法,可医生却还不明白,间接衬托出爱迪生的聪明。我预计学生对爱迪生想出的方法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情境,来体会简易手术台前的一片光明,进一步感受爱迪生的善于思考。
在引读第3段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结合医生的话感悟爱迪生的聪明,从小遇事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自读课文第4段,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创设表演情境,通过采访形式,抓住“妈妈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请学生想象此刻妈妈最想说些什么,来体会妈妈以有这样的儿子引以为豪,理解爱迪生所说话中第一个太阳是指白天生活中能发光的太阳,联系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阳是指“电灯”,结合学生回答及时点明课题。扣住“一本正经”“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