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来源:哗拓教育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徐老师想讲件事。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学习是享受的过程。既然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请同学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太多的拘束,好吗?

  生:好

  师:机会摆在大家面前,只要一伸手努力一下就能拿到,抢到机会的,表现好的,就能得到精美的非洲木雕图;如果有高水平的发挥,奖品也是高水平的,奖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奖品就在面前,想不想争取?

  生:想

  师:好,呆会徐老师就看大家的表现了。同学们,语文课快乐!

  生:老师,语文课快乐!

  师:音乐,大家都喜欢听。人们常常通过音乐来赞美,歌颂一些美好的事物。静下心来听听这首歌,哪两个字在你耳中久久回荡?

  生:听臧天朔的《朋友》

  师: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直听下去。谁来说,哪两个字?

  生:朋友

  师: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一笔一划用心写这两个字。

  师:一起读

  生:朋友

  师:词语也有它的情感。轻轻地再读一遍

  生:朋友(稍好一些)

  师:多么深情啊,再来

  生:朋友

  师:朋友一词勾起了我们无数的回忆。谁来说说你的朋友

  生:我要来介绍我的好朋友,她姓张,她的爱好是打羽毛球,特别喜欢和我打……

  师:你的朋友在班上吗?在哪?你想对她说什么?面对你的朋友说

  生:朋友你好,我喜欢你这样对我。

  师:对她们的情谊掌声鼓励。看的出来她们是对

  生:好朋友

  师:谁再来聊聊?勇敢者可以得到我的奖品

  生:我的朋友姓徐,名一鹏

  师:在哪?过来说。你和你的朋友是天天见面

  生:我的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就会帮我

  师:就是互相

  生:互相帮助

  生:比如说,今天早上老师叫我们先预习一下《卖木雕的少年》,我忘记带自学本了,是我的好朋友借给我看的,真的很感谢他。

  师:对他握握手吧

  生:握手说谢谢

  师:我们可以看出这对朋友是天天都能

  生:见面

  师: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谁再来说说你的朋友

  生:我有好多好朋友,我们一起玩耍,星期六的时候大家约出来到公园。在学习上我们也是互相帮助的。

  师:和朋友在一起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是吧?

  生:恩

  师:有句古诗说的好:海内存知己,

  生:天涯若比邻

  师:是啊,朋友像一片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我们可以划船不用桨,我们可以扬帆没有方向,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没有

  生:朋友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再读

  生:朋友

  师:课文中也有一句关于朋友的句子。谁来读读。(出示小黑板)举手的都是勇敢者。勇敢者来读读。

  生:(齐读)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师:对自己精彩的朗读掌声鼓励。

  师:这里的“我们”指哪两位主人公?

  生:卖木雕的少年和去旅行的夫人

  师:就是作者“我”。他是哪国人呢?

  生:中国人

  师:那卖木雕的少年呢?

  生:非洲

  师:中国和非洲距离如此之远,他们以前见过面吗?

  生:没有

  师:这是他们第几次见面?

  生:第一次

  师:一面之缘就称之为

  生:朋友

  师:一面之缘怎么能谈得上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呢?看来,这里的朋友和我们所说的朋友的含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在游人如织的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想去解决吗?

  生:想

  师:别着急。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读读少年言行的句子,边读边思考,开始!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火眼金睛好好瞧瞧第9自然段,哪个词语出现了两次?

  生:遗憾

  师:拿起书本一起来读读第9自然段。

  生:(齐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此遗憾非彼遗憾。少年为什么遗憾?而我遗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夫人遗憾的原因是不能把礼物带回国。

  师:找出课文中句子来回答。

  生:我也不能把这件木雕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师:怎么就不能带回国了?

  生:因为中国人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

  师:读出文中的句子

  生:……

  师:哪位朋友来帮他?

  生: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师:同学们,文中的象墩子呀高度相当于同学们坐的凳子的高度,而木雕显得更重一些。飞机上有个规定,如果你的行李超重就谢绝登机。那我就不买这木雕了,说明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木雕呀?是不是?

  生:不是

  师:从哪看出我非常喜欢这木雕了?用文中句子来回答?

  生:我捧着象墩子,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师:很注意翘舌后鼻音。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一件你特别喜欢的东西?谁来说说?

  生:在方岩一个玩具店一个玩具让我爱不释手

  师:最后买了吗?

  生:买了

  师:心情如何?

  生:开心的很

  师:有没有一件喜欢的东西但是爸爸妈妈不同意给我买的呢?

  生:我喜欢溜冰鞋,可爸爸说没钱不肯给我买

  师:假如爸爸妈妈有一天,拿着一双崭新的溜冰鞋出现在你面前,你会

  生:突然大喊起来,会爱不释手

  师:舍得穿吗?

  生:舍不得

  师:舍得用吗?

  生:舍不得。我会先放起来等回老家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

  师: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子.

  生:我捧着象墩子,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师:仔细观赏,爱不释手,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这件喜欢的东西,得不到这件在心理面自认为是宝贝的象墩。.这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生:失望

  生:惋惜

  生:有点伤心

  师:怎么伤心了?

  生:因为我很喜欢,但不能带回去,想到有点伤心难过。

  师:难得一次来到非洲,有可能一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就因为这件事而让我终身遗憾。所以她语无伦次的说

  生: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

  师:那黑人少年又为了什么而遗憾呢?

  生:他为自己不能把这精美的木雕送给夫人而感到遗憾

  生:是不是因为那中国人很难得来一次,却不能把这木雕送给她而感到失望

  师:别着急,我们按顺序来读读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

  生:“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生:“夫人,您买一个吧!”

  师:买一个吧,夫人您买一个吧!语气如此诚恳,他刚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沉默)

  师:黑人少年是个生意人,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是想把木雕送给夫人。

  师:刚开始是送给夫人吗?

  生:是不是想让夫人买个他的木雕好多做点生意。

  生:有点象我们现在有些人在推销产品,卖给别人。

  师:想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

  生:夫人

  师:难得来次非洲,带回去做个

  生:纪念。

  生:或者做个收藏品。

  师:原来是这个回事。一起再来读读

  生:齐读前两句少年言行的句子。

  师:读夫人的句子。

  生:“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师:是肯定她是中国人吗?

  生:不是的。

  师:不肯定还读那么大声?再来一遍。

  生:重新轻读句子。

  师:谁在来猜猜?

  生:读句子。

  师:不敢肯定,只能猜测,语气稍微的轻一点。

  生:再读。

  师:一起来

  生:“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师:师生接下去读第9自然段。

  师:夫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这件宝贝带回国,感到很遗憾,少年也为她遗憾。事情到此应该结束了,我没买木雕,少年也没卖出木雕。但是同学们,徐老师在这里不得不讲这么一个故事。(中国人支援非洲修建坦赞铁路,勘测准备了两年,修建花费了六年,当中支援100万吨材料,64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这个故事在非洲人心目中深入人心。在回家路上,少年想了很多很多,你能替他说说吗?

  生:中国人帮助我们建坦赞铁路,献出了这么多宝贵的生命,我还是把这精美的木雕送给她吧。

  师:中国人无私的援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是的

  生:中国人为我们非洲付出了那么多,100万吨的材料,64条宝贵的生命,我就这么一点点东西,也要送给她,作为回报中国人的礼物。

  师:这位同学的话,让徐老师想起了我们中国一句俗语:礼轻情谊重

  生: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生:我只不过就是一个木雕,送给这位对我们有恩的中国人,是值得的。

  师:别看这木雕,可能了却了夫人一个心愿呀。

  生:这次先送一个小的,下次再送一个大木雕。

  生:……

  师:少年想了很多,在一个晚风吹拂的晚上,在响声清晰可辨的大瀑布前,等来了夫人。

  生:(齐读)“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师:“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生: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师:“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生: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动作的词

  生:连连摆手

  师:我觉得不好意思,应该给你钱

  生:不要

  师:你是生意人,我可不能白白拿你的东西呀

  生:不要

  师:我就是要给你

  生:坚决不要

  师:为什么

  生:你们帮我们这么多,我一个木雕没什么大不了的

  师: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句子

  生: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师:我们在课文走了个来回,而且走进了少年的心。同学们读文章都读到心理去了,拿起书本,就把自己当成黑人少年,老师是夫人,一起合作读读。

  生:课文稍作整合,按顺序读黑人少年和“我”言行的句子。

  师:黑人少年的善良,少年的淳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少年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写话。(音乐想起)

  生:少年,看到木雕就会想起你的可爱,我会好好保存的。

  生:小象墩虽然不珍贵,值不了几个钱,但这份情却是无价之宝。

  生:少年,你这样做是对的。中国人为非洲花了六年时间帮助建造铁路,真的不简单。应该送给这位夫人,你非常的善良,淳朴。

  生:我想对少年说,你非常懂事,知道中国人为了修建这铁路献出了很多。

  师:少年很重情谊。

  生:少年,本来你开始是想多做点生意的,可后来想到中国人为非洲付出太多了,因为你的木雕,我们两国有更好的关系。

  师:从你话中,我们也听出了你的情感,你的所得。

  师:文章学到这,你还有什么疑问?

  师:徐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确实是沉甸甸的,可后来少年送给我的木雕小象墩却只有拳头大小,为何还说是沉甸甸的呢?这沉甸甸包含的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沉甸甸的情谊啊?

  师:掌声。

  生:感情

  师:什么情?

  生:朋友之情

  师:知恩图报,情谊重。

  生:还含着那64条生命。

  生:里面还含着100万吨的材料

  师:同学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是

  生: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景色壮观

  师:非洲木雕是

  生: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师:让人

  生:爱不释手

  师:景美,物美,人更

  生:美

  师:伸出右手,再写朋友这个词

  生:呵呵,一个小朋友,一个大朋友。

  师:同学们,世界上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作者一定会把这份情这份爱带回自己的

  生:祖国

  师:这份不是朋友胜似朋友的情谊,一定会长出翅膀飞向世界各地。(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是朋友吗?

  生:是

  师:朋友们,再见!

  生: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