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判罚标准: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5倍以下的罚金;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纳税人骗取已缴纳税款的,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定罪处罚;骗取超过已缴纳税款的部分,按前款规定处罚。
法律分析
骗取出口退税罪既遂的判罚标准: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5倍以下的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情节严重的,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犯罪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标准、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分析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分析涉及刑法中对此罪行的认定和刑罚的确定。根据我国刑法,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虚假的手段获取出口退税款项,严重侵害国家财政利益的犯罪行为。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行为要件。量刑标准则考虑了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等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案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判决的定罪和量刑标准。
结语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罪既遂的判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犯罪人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5倍以下的罚金。然而,如果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或情节严重,将面临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对于犯罪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标准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判决可能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考虑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二条 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六条 下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一)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三)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
(四)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
(五)法律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其他货物、物品;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九条 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