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来源:哗拓教育

法律主观:

侵占罪 的对象有三类: 一类是他人财物被行为人代为保管; 一类是他人的遗忘物被行为人持有; 一类是他人的埋藏物被行为人持有。 侵占行为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小到借用别人的一件物品,大到占取他人财产, 刑法 为了保障公民财产所有权而确立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02【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哗拓教育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非法侵占是属于刑事案还是民事案

《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罪,其犯罪对象仅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侵占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行为特征,即合法持有加非法侵吞:行为人将他人已合法持有的财物非法转归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拒不交还的。

侵占罪的对象有哪些

法律分析: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2、他人的遗忘物。3、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侵占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行为特征,即合法持有+非法侵吞:行为人将他人业已合法持有的财物非法转归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拒不交还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

侵占罪是否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

一般侵占罪犯罪对象如下: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2、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3、他人的埋藏物。综上所述,构成侵占罪的,公安机关一般不予立案,因为侵占罪属于绝对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如果受害人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的,可以直接到法院去提自诉。【法律依据】:《中...

侵占罪认定条件有哪些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法律...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别

其次,犯罪对象也有所区别。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相比之下,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所在单位的财物,这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但关键是这些财物必须是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持有或管理的。最后,在犯罪行为及手段上,两者也存在差异。侵占罪的行为人在侵占...

盗窃罪与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侵占罪:犯罪对象仅限于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即,行为人在实施侵占行为之前,已经合法地持有或占有这些财物。盗窃罪:犯罪对象则是他人持有或占有的动产。即,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并未持有或占有这些财物,而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行为性质不同:侵占罪:是一种不作为...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本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他人的财物,这些财物在某种情况下被交给自己保管,或者是遗忘物、埋藏物。这包括各种形式的财产,如现金、物品、珠宝等。对于侵占罪的处罚,《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将受到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是哪些

1、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行为人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的财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范围较广,所有具有所有权关系的财产几乎都以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2、客观表现形式不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利用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财物的职务上的...

职务侵占和侵占罪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持有他人财物的人员。2、其次,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为单位财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则包括行为人代管的他人财物,也包括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

侵占罪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2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