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掺和”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或难点:
1、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四、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称这座美丽的城市为“音乐之都”吗?(学生回答)
2、我们已经初步知道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一起读。
(课件出示四个中心句,齐读)
(二)、细读感悟,体会音乐之都的魅力。
过渡:从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维也纳的人们对音乐是多么的——(酷爱)。他们的生活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能体现人们对音乐酷爱的句子,并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画)
★第四自然段。
学生可能说到的几个方面:
1、(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
读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还能从哪儿看出?
(夏天的夜晚,露天音乐演奏会……)(课件接着出示句子)
露天音乐会,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想象习习的晚风吹拂你的脸庞,远处悠悠扬扬的音乐随风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耳畔又听到了什么?是呀,花香的芬芳,悠扬的乐声,混合在一起,随着晚风一起飘进我们的心里,这就是——掺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柔和、舒服)能读出来吗?再徐缓一点,让花香和乐声混合得充分一点。真是一个迷人的夏天的夜晚,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音乐。
的确,维也纳真的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哪!人们被音乐陶醉,为音乐痴迷,对音乐是多么的酷爱,一起读出这种感受吧。
3、接着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家庭)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出示家庭演奏会图):他们在干什么?到了周末,维也纳的人们喜欢在自家的客厅举行音乐沙龙,共同接受音乐的熏陶。音乐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集会、庆典、政府会议时奏乐)
在维也纳集会时奏的是——(古典音乐),庆典时奏的也是——(古典音乐),政府会议时奏的还是——(古典音乐),可见维也纳的人们……(对古典音乐的酷爱)
这两句话谁能连起来读好它。(评读)(纠正读)
4、是啊,维也纳人民的生活每时每刻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也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再自由读读你喜欢的那个场景,读出人们对音乐的酷爱。
板书:生活。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就身处维也纳,你还会在哪儿也听到音乐呢?
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啊)!它还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
★第二自然段:
齐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师:“摇篮”是什么意思?
生:最初成长的地方。
师: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呢?读读这部分内容,想一想。(学生读思考)
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师:是呀!正因为维也纳是个温暖、安全、舒适并能产生很多美丽梦想的地方,所以才会孕育那么多著名的……
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
2、想见见这些音乐巨人吗?认认看,你能认出几位?
(课件出示音乐家头像,相机点出名字: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
3、 维也纳给了这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我们听着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来读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第三自然段:
师:有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这么多举世闻名的优美乐章,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这里的人们因此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情感,看,这座城市都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你不禁要问,如何装饰呢?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生: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课件出示“为了纪念乐坛大师……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书中原句)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师:你发现句子的不同了吗?可以改成这样吗?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
在这一小节中能不能找出类似的词语?(到处)像这样的词,课文中还有,只要我们细心品位,一定还能找到。
师:还用什么来装饰呢?
生: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师:是啊,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我们来欣赏一下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高音谱号。有谁会画这个高音谱号,来给我们的课题也装饰装饰。(一生上黑板在音乐之都和维也纳之间画)惊奇赞叹之余,谁再来读读这句。(点出这句话)
3、小结:维也纳有这么多的音乐装饰,这么浓的音乐氛围,真是太让人惊叹了!板书:装饰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惊叹之情。齐读这一节。
★ 维也纳的“世界歌剧中心”和“金色大厅”。
过渡:漫步维也纳的街头,满目所见,充耳所闻的都是音乐,音乐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这里还有许多供人们欣赏音乐的最佳场所,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了。
1、(课件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它的外观。从外表看,它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师:你觉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样?是从哪里发现的?
生:采用列数据的方法。
师: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国家歌剧院非常宽敞。是欣赏音乐的最佳场所。
生:我感觉到,国家歌剧院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的歌剧院。在那里听音乐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师:是啊,真不愧为“世界歌剧中心”!你看,具体的数据可以使我们对事物有更深刻地了解,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把你的感受读给我们听。
2、在维也纳和“世界歌剧中心”同样著名的还有“金色大厅”。“金色大厅”顾名思义,大厅内部应该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金碧辉煌 金光闪闪)谁能读好这两个词。大厅怎么会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的呢?再读读这段文字,画出表现这个特点的语句。
(3)(交流后相机点击方位词和“金色”)引说:正厅两边——金色墙壁;楼上两翼包厢后侧——金色大门、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
(4)这样豪华的大厅,我们当然要一饱眼福,请看:这就是“金色大厅”
(课件出示:金色大厅)
(5)说说金色大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把音乐厅建造得如此豪华典雅的也只有这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了,这正说明了维也纳人民对音乐是多么的——(酷爱)
(6)把这满目的闪闪金光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一起读出它的华丽典雅、非凡气派。
(7)“金色大厅”如此出名,就因为它华丽的外观吗?你们再读读课文最后一小节,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读后交流)由此可见,世界歌剧中心和金色大厅更以在全世界的影响而著名。板书:影响
(三)、总结升华,感受音乐之都的氛围。
众多的音乐家都以自己能在这里演出而感到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大厅,一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
(课件出示录像)这首由施特劳斯创作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每一年的新年音乐会结束之时,在这金色大厅内就会奏响这欢乐的乐章。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和欢乐,久久不愿离开。来,让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点头,微笑,鼓掌)
就要结束维也纳之旅了,此时此刻你想要说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1、大胆想象,为维也纳街道、公园等公共设施命名,如:海顿街道… …
2 、搜集有关维也纳的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这座文化古都。
板书设计:
摇篮
音乐之都维也纳 装饰 酷爱
生活
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