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免于刑事处罚的后果

来源:哗拓教育

免予刑事处罚就是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因法定情况不处罚。影响是公务员被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后,有可能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一、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

《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情形包括: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针对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二、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员工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单位不能据此解除劳动合同。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因此,刑事强制措施并不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不能因为员工被刑事拘留或逮捕,就认定员工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进而辞退员工。

对于因犯罪情节轻微,依法由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员工,用人单位不能以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只有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才能确定员工是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从刑事拘留到刑事判决生效之前的各个阶段,员工仅仅是有犯罪的嫌疑,也有可能被认定无罪。并且,我国的刑事审判是两审终审制。所以,只要员工不服一审判决的结果并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就不发生效力,要经过二审生效判决或裁定认定,才能确切知晓员工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