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婚后女方不付孩子抚养费,如何解决?

来源:哗拓教育

一方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反映,由法院对其进行教育、警告,促使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拒绝履行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果对方没有支付能力,也可以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强制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

法律分析

如果女方拒绝支付抚养费,一审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使其履行义务。如果女方仍然拒绝听取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履行判决,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不给抚养费有什么后果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方式:

1、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

2、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这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

二、法院判决也要不到抚养费怎么办

可以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向当地人民法院反映,由人民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督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直接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只要对方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就可以通过当地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强制当事人履行抚养费的义务。

拓展延伸

抚养费不给判刑几年?

抚养费不给一般不会判刑。离婚以后一方不交抚养费,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

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应该履行的财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语

不给抚养费可能会导致法律后果,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不履行抚养义务,一审法院可以采取教育、警告等措施,促使其履行义务。如女方仍然拒绝听取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履行判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如对方有支付能力,法院可以强制其履行抚养费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