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违约金条款通常表述为“每迟延一日,按应付款(已付款、未付款)的特定比例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因此迟延履行违约金的起算点是明确的,一般为合同约定的履行日(交货日、到货日、付款日等),在合同虽迟延但之后仍履行的情形下,迟延履行违约金计算至何时也很明确,即计算至实际履行之日。但在因一方不履行合同而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况下,迟延履行违约金计算至何时是不明确的,审判实践中有观点认为迟延履行违约金以合同迟延但仍履行为前提,在合同最终未获履行的情况下,即不存在迟延的事实,且违约金计算至何时亦不明确,故不应支持守约方关于迟延履行违约金的主张,守约方因此所受的损失,仍可不以迟延履行违约金条款为依据而主张。也有观点认为,即便合同最终未获履行,迟延的状态和守约方因迟延所受的损失是客观存在的,可根据合同解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迟延履行违约金应计算至何时,如可计算至守约方起诉要求解除合同之日,或可计算至违约方向守约方作出的不履行合同通知的到达之日。因此,建议各位根据具体的合同纠纷情况确定迟延履行违约金。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