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追诉期及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20年不受法律保护。医疗事故鉴定和协商调解可延长时效。超过时效意味着原告失去胜诉权,即使医院有过错也可免责。举证期限由法院确定,一般在开庭前完成。超过举证期限可能导致败诉,即使对方同意质证也几乎不可能。
法律分析
一、医疗事故处理追诉期及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时计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保护;
(2)诉讼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效;
(3)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一年时效。
(4)除了人身损害外,涉及普通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二、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1、超过诉讼时效即意味着原告直接丧失了胜诉权
2、即使医院存在明显的重大过错,也可以免除医院的赔偿责任。
三、诉讼中的举证期限
(1)法院的举证通知书确定了举证期限;
(2)举证一般在法院开庭前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四、超过举证期限举证的法律后果
(1)法院不组织质证,证据失去了证据意义,可能导致败诉;
(2)相对方同意的,可以质证,但可能性极小。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索赔:追诉期与诉讼时效的重要性
医疗事故索赔是指患者或其家属基于医疗事故的损害要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行为。在进行医疗事故索赔时,追诉期和诉讼时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追诉期是指从发生医疗事故之日起,患者或其家属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提起索赔请求。追诉期的长短可能因不同地区或不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如果超过了追诉期限,患者将失去索赔的权利,无法要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责任。
诉讼时效是指在追诉期内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如果在追诉期内未能达成赔偿协议,患者需要在诉讼时效内将案件提交法院。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患者将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因此,了解医疗事故索赔中的追诉期和诉讼时效的重要性至关重要。患者或其家属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只有遵守追诉期和诉讼时效的要求,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争取公正的医疗事故赔偿。
结语
医疗事故索赔中的追诉期和诉讼时效至关重要。追诉期内提起索赔请求,诉讼时效内提交法院,是维护权益的关键。超过期限,将丧失胜诉权,甚至免除医院赔偿责任。了解追诉期和诉讼时效的重要性,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及时采取法律行动,维护公正的医疗事故赔偿。保护自身权益,争取公正赔偿,需遵守期限要求。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章 罚 则 第五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