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建军
(中国民航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 100141G班 100141712)
摘要:机队规划是航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而航空飞机选型在这一战略决策当中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民营资本进入航空市场,各大航空公司均在飞机引进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新飞机引进的问题上,飞机选型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乃至生死存亡。本论文主要分析了航空公司在飞机选型时需要考虑的五大因素,即:国际国内政策环境,公司财务状况,市场分析,飞机性能要求及飞机运营经济效益。
关键词:飞机客座级别 机场分析 航线分析 旅客舒适性 飞机全寿命周期费用
1. 国际国内政策环境
在我国,由于政策的约束,目前国内航空公司购买飞机仍然必须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购买飞机更多的时候体现了国家之间的政治考量和意图,而不是完全按照航空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采购计划。国家信贷投资和国家对国产民机的保护政策也是应当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国际上,针对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欧盟碳税体系标准,我国已有8家航企联合抵制,中国民航局也已表态称:我们反对参与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TS)的立场没有改变,民航局方面也在研究包括反制在内的措施。欧盟方面,对于违反ETS的国家航企将采取罚款甚至是禁止执行欧盟航班的禁飞令。 如此看来,航空公司在飞机引进方面必须要考虑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国际形势变化之后才能相应的制定飞机采购计划,决定该进哪种型号的飞机以及适当的数量,只有遵循游戏规则才能保证公司利益不会遭受损失。
2. 公司财务状况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知晓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对国际形势的预测之后,接下来要靠考虑的就是自己本身条件了。购买飞机需要资金,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决定飞机机型和引进的数量,这一点对于民营航空公司来说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我国三大航之一的南方航空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及运营实力,目前已经向空客订购5架A380,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七家运营空客A380的航空公司。与南航形成对比的,例如幸福航空,其财务状况远不及南航,在机型选择方面自然不会把类似“巨无霸”,787等大型客机纳入备择机型之列,而是主要考虑国产支线飞机,例如新舟60,ARJ21等机型。
3. 市场分析
航空公司飞机选型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包括:航空运输周转量预测,对航空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飞机市场分享量预测和飞机市场需求量预测。根据波音公司对中国市场飞机需求的预测,中国的支线航空运输已发展到一个关键的机遇期,随着市场的细分和需求变化以及枢纽航空网络的形成,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孕育着巨大潜力。另有预测显示,受燃油价格高位震荡影响,未来
20年内,支线飞机需求不断向大座级飞机转移,涡桨飞机需求也明显回升,而在支线航空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喷气支线飞机则对新飞机的需求微弱。鉴于以上分析,航空公司在飞机选型问题上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时正确地采取采购策略。
4. 飞机性能要求
分析飞机性能要求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飞机的客座级别,只有首先确定了飞机载客量才能确定备选机型在各机场的最大允许起飞,着陆重量,之后才能进行机场分析及航线分析。在对备选机型性能要求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到飞机的技术性能,飞机的机场适应性,旅客舒适性和飞机的支援能力。性能要求具体有:飞机可靠性,维修性,内部噪音,旅客舒适性,机舱容量,外勤服务和备件供应能力。例如,执行高原航线,越洋航线的飞机就要选择符合特殊气候要求和行程要求的机型。
5. 飞机运营经济效益
一架运营飞机的使命就是为航空公司创造利润。尽管近年来多数航空公司年度效益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就飞机选型来说,正确的选型或许就是扭转亏损局面的重要因素。飞机运营经济效益分析包含多个方面的因素,其中,飞机盈亏平衡分析和飞机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和投资回收期需要重点考虑。
参考文献
【1】(英)保罗•克拉克 著,邵龙译。大飞机选购策略:航空公司机队规划【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2】官建成,夏云禄。飞机选型的综合评价与优先权灵敏度分析【J】,航空学报,1993年,第14卷,第11期
【3】谢春生,赵煜,李海斌,飞机选型应进行的航线分析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报,2009年,第20卷,第5期
致 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