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王彦易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摘
201415)
要]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课题组通过研究上海某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
际能力现状,对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专业做出合理的前瞻性定位,进一步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关培养对策,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08-0124-05
一、“一带一路”及其文化内涵
2013年,我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需要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推进,更需要文化的连通与融合,这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作为沟通的主体所应具备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它指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赵磊在其《“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学》一文中进一步表示:“一带一路”也可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典型案例。正如“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旨在促进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加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历史机遇,它不仅是一项全球瞩目的经济事件,更是一项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事件。在“一带一路”波澜壮阔的旅途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包罗万象的沿线国家里囊括了四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如何向沿线国家释放善意、消除误解,展现我们应有的负责任的大国姿态,是我们每个国人应当肩负的责任。
笔者在2017年参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牵头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项目,培训班接纳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在他们把先进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带回
自己国家的同时,也通过现场教学接触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如:卯榫结构建筑。这种建筑利用木器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不用钉子、绳子,用自身结构连接支撑,却异常牢固,令学员们大为惊叹。诸如此类简单、动人的文化之美,使得我们的文化得以被自然地欣赏、交流、分享,也使得我们的文化真正如行云流水般行走起来。
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跨文化沟通最早源自于EdwardT.Hall的《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了文化影响沟通的途径,他将文化比作“无声的语言”。Byram(1997)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处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参与相关交际活动或处于相关交际情境中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具体包含态度、知识、阐释/关联技能、发现/互动技能、批判性文化意识等要素。有学者将跨文化能力更为细化,分为八个方面:显示尊重、求知倾向、移情能力、交际驾驭能力、事件行为能力、关系行为能力、模糊性容忍、交际性态度(Gu⁃dykunst,2004)。毕继万(2005)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组成的必备综合能力。”胡文仲(2013)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孙有中(2017)进一步提出,跨文化交际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象国文化,而应该包含本国文化和世界的多元文化,要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构建一个“第三空间”(Liddicoatetal,1999)进行开放的跨文化探索,进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综合这些观点,可以归纳跨文化交际
[收稿时间]2018-1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育科研资助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定位与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研究(cjjkyq2017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彦易(1989-),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
12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UniversityEducation
能力依托于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语言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多考察交际者对交际情境的理解、共情以及行为的实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贸活动中的作用日益趋显。从本质上讲,跨文化商务沟通仍然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范畴,跨文化交际学是其主要理论源头。跨文化商务沟通(In⁃terculturalBusinessCommunication),是将文化、沟通与商务三个变量整合为一体而形成的新的学科(庄恩平,2003)。2011年,国外学者经过广泛研究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分为:多元文化能力、用于国际商务交流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掌握商务知识的能力三个层面(Leen⁃alouhiala-Salminen&AnneKankaanranta,2011)。然而,在跨文化沟通研究中,仅仅增强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还不能保证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成功。Varner(2000)也指出,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的人,除了要了解文化的一般概念之外,还要掌握在某国从事商务活动的商务文化,并且协调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差异。综上所述,跨文化商务沟通应当建立在理解与欣赏文化差异之上,求同存异。
针对当今高校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现状,屈妮妮(2014)曾对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但缺乏交际文化知识,特别是价值观、习俗、宗教、历史等文化知识严重不足。王英华(2015)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并进一步发现学生缺乏交际实践与交际技巧。
跨文化商务交际沟通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多从欧美文化及欧美的商务案例等主流文化角度入手,鲜有在“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下的研究。沿线多元化的语种和国家国情文化的构建与研究还处于缺失状态,学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情文化也较为模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所涵盖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软实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一)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现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决定》提出,要“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首先,国际商务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较多的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2015版)》,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进出口业务、行政事务管理、咨询策划等岗位,从事业务操作”,其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贸易法等也与本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极为相近,未能拉开层次。其次,在“主要职业能力”中,也未有对新时期新时代面对国际商务环境所具备的沟通能力、跨文化商务能力、国际视野等做出要求,与现实商务活动所需求的能力存在一定
脱节。最后,在课程设置方面,综合课程开设较少,专业
课程过多过细,所涉及教材的知识点滞后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地域、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鲜有提及,缺乏相关课程与知识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置都应当体现出国际化趋势,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国际化人才。
(二)依托“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开展,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政策、商品进出口业务的一般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实务的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进出口业务具体操作与管理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的洞察力、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张世兵、熊灿,2016)。换言之,在当今时代,一个合格的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跨学科的专业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往,适应走出去的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已经有六十多个国家积极表达与中国开展友好合作的愿景,而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国际商务专业内开设的语言语种多为英语,要紧跟形势开设小语种课程或小语种方向,增设语言、文化、沟通类相关课程,毕竟优先解决语言问题是提升跨文化交往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有关业务的运营和管理的前提。
“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人口数十亿,文化、宗教的差异性不可低估。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冲突的现实,要有足够的包容心,而要实现“一带一路”商贸往来的美好愿景,离不开多种文化的共存与融合,离不开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存在。
(三)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现状研究方法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笔者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100名国际商务专业2016级、201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受试者从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偶尔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五个标准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进行做答,并分别计1、2、3、4、5分。同时,设置两道主观问答题,分别要求学生以一个自己知晓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评价学生自己的外语水平程度。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个部分: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以及行为能力开展。
1.认知能力模块问卷涉及本国语言、文化知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语言习惯、传统风俗、生活方式等特征。
2.情感能力模块涉及对所在国家文化和语言以及价值观等表现出包容与认可的程度、积极交流交往的态度以及学习异国语言文化的倾向性。
3.行为能力模块涉及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知识、社交知识、外语交流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复杂情况的控制能力和互动能力。
问卷调查所获数据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比对,
1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短板所在,为后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提供现实依据。
四、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分析
表1
年级2016级均值N逐步跟上,因而包含欧洲各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西方文化圈位居第二。而阿拉伯文化与东欧文化因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巨大,受试学生的了解程度偏低,且个体性差异性较大。
表3
列举一个“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进行描述性统计
该国官方语言4.00001.414213.6000102该国历史地理2.5000.707112.7000102该国政治经济文化3.000.00002.700102该国社交规则3.0000.000002.6000102列举东盟国家均值泰国N中国文化及“一带一路”相关认知描述性统计
热爱中国文化3.9348.771794.00005446传播“一带一路”覆盖文化具体内容范围4.2391.7655054463.2174.940763.333354462.913046宗教文化角色3.630446新加坡标准差均值N标准差2017级均值N4.3889.737581001.007221.061633.0556543.648154标准差均值印尼N1.074972.00001.1.059352.00001.1.25173.0001.1.173793.00001.标准差均值总计N.726843.97001004.3200.75049.931623.28001001.053602.9900100.934813.6400100标准差均值文莱N标准差.74475.932901.02981.990052.00001.2.00001.3.0001.2.00001.表1显示,受试学生对“一带一路”所具备的文化属性较为认同,他们热爱中国文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传播中国文化、扩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且学生基本认同宗教及宗教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当受试者被问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时,学生们的选项均值为3.28,即对“一带一路”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明确。在随后的开放式问答里,能够准确说出“一带”以及“一路”内涵的学生却非常少,仅24%的受试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一带”意旨丝绸之路经济带,14%的受试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一路”意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另外,受试学生对“一带一路”的覆盖范围了解程度也偏低,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信息缺失。
表2
年级2016级均值N标准差均值马来西亚N3.00001.3.00001.3.0001.3.00001.标准差均值总计N3.40001.12122该国官方语言1.727311152.6000.91026该国历史地理1.54551.035732.5000211152.8001.0142该国政治经济文化1.90911.221032.5000211152.6667.97590该国社交规则1.81821.078722.500021115标准差表4列举一个“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进行描述性统计
列举中亚国家均值哈萨克斯坦N标准差1.42063均值N1.50002文化圈了解程度描述性统计
东亚文化圈3.30431.008183.50005446阿拉伯文化圈2.43481.025282.55565446南亚文东欧文化圈化圈2.6522462.456546西方文化圈3.3478.874773.18525446乌兹别克斯坦标准差.70711均值N2.00001..707111.00001..707112.00001..707113.00001.土库曼斯坦标准差2017级均值N.971081.004582.7778542.444454吉尔吉斯斯坦标准差均值N1.00001.1.00001.1.00001.1.00001.标准差均值总计N.891773.2600100.946693.41001001.093152.50001001.093151.093152.72001002.4500100总计标准差均值N1.6667151.6000.98561151.93331.09978151.93331.0328015标准差.88329.975401.058871.035531.04809标准差1.23443为了研究学生对不同文化圈的了解程度,问卷也设置了学生对于西方、东亚、阿拉伯、南亚、东欧等文化了解程度的测试。表2调查结果表明,受试学生对东亚文化圈最为了解,其余依次为西方文化圈、南亚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及东欧文化圈。由于东亚文化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与受试学生的文化背景相似,因此了解程度均值达到3.41;受试学生从小接受的二外教育为英语,伴随语言教育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在
为了更加确切知晓学生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知水平,100名受试学生被分成6组,分别从东盟10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独联体7国、中东欧16国中随机挑选一个自己认知的国家,并且对该国的官方语言、国家历史地理知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交规则(隐私、伦理道德等)知识进行测试。
研究表明,受试学生对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最高,尤其是官方语言的知晓程度,集中在新加坡、泰国两
1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UniversityEducation
国。相反,受试学生对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文化基本不了解,见表4。学生对于他国文化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知道该国官方语言为何,而大多数沿线国家文化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个未知数。
(二)“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情感能力分析
在情感能力调查中,笔者对所在国家文化和语言以及价值观等表现出的包容与认可的程度、积极交流交往的态度以及学习异国语言文化的倾向性进行了研究。受试的100名2016、2017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包括54名大一学生和46名大二学生),他们从小学习的第一外语皆为英语。其中,有16名大二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名大二学生拥有BEC初级证书,其余皆无语言等级证书,仅有2名大一学生会使用第二外语——日语,但无相应等级证书。
表5
年级2016级均值N(续表)
2017级均值N标准差均值总计N标准差2.53701.058892.6900100542.5556543.1852543.0000.951663.1800100543.3519.804643.3900100543.0556.711543.0800100541.11027.972722.78001003.37001001.041511.07853.91734.97835.85156.73416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情感能力描述性统计
避免避免偏见冒犯4646包容差异46不同文文化差小语种学语言出体察对化交流异兴趣习意愿错忧虑方情绪4.0217464.0652.928614.277854464.0217462.978346463.89134.28264.21744.0870标准差.82970均值N4.074154.999761.20165.76676.88602.81413.724994.2222.88310100543.2963543.92594.31484.16674.2037545454542017级标准差.94872均值N4.0500100.833654.18001004.1300.983443.1500100.86552.74793.77093.855163.91004.30004.19004.1500100100100100总计标准差.89188.88054.939111.09521.81767.81029.78746.79614表5数据表明,2017级即大一学生的跨文化情感能力水平略高于2016级大二学生,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各国不同文化差异,愿意学习除英语外的小语种语言。平均得分最高是“避免偏见”,这说明受试学生具备较为显著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渴望一定程度的跨文化交际并且能够关注双方文化差异。平均得分最低的是在“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题干,由于学生语言水平不尽相同,担忧语言出错的个体差异性也较大,英语水平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挫败感。而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更高的大二学生对语言出错的忧虑感更低,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自信,由此可见语言能力与积极交往之间的相关性。此外,受试学生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体察对方情绪”模块得分较低,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与差异认同感,但在现实中难以调整心理以应对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交际场合。
(三)“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行为能力分析
表6
年级均值N标准差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行为能力描述性统计
语言应对能力2.86961.0024146高低语境3.0435.9878546距离应对3.5870.8048846眼神交流3.3913.9770346非语言沟通3.4348.9104946缺乏化解冲突策略3.1087.76676462016级表6数据表明,影响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最大的因素是语言应对能力,平均值仅有2.69。这说明国际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还较为薄弱,不足以应对跨文化商务沟通。尽管从数据来看,随着学生从大一升至大二,语言应对能力逐步增强,但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沟通工具,语言能力的短板势必会对跨文化商务沟通造成阻碍。得分最高的为非语言沟通部分,学生能够偶尔从对方的行为、姿势、面部表情等信号中察觉意义。
在调查中,笔者让学生辨别OK手势是否一定代表着积极认同的含义,60%的受试学生都认为OK手势在不同文化下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仍有40%的受试学生秉持着OK手势的单一含义。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学生缺乏对高低语境的辨别,甚至不理解高低语境的含义,这会降低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影响沟通效果,甚至会造成文化冲突。学生普遍缺乏化解冲突的策略,由于在日常专业教学中缺乏相关交流和讨论,学生无法灵活应对各种交际场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国际商务学生跨文化商务能力提升对策(一)着眼“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而言,教育应对标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首要任务便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国际商务专业要加大语言学科教学的力度,强化语言基础知识,加大英语写作、口语、翻译等教学学时,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门过硬的语言技能。若条件成熟,可以按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开设除英语外的小语种课程,这是提升高职国际商务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基础。
其次,要加强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单纯的英语语法、词汇、听力、阅读、写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国际大环境的需求,这需要商务英语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转化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参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意愿度与能力。
(二)增设“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加强校企合作在校内增设“一带一路”第二课堂,如“一带一路”国家知识竞赛、商务口语比赛等,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使用语言、商务知识。
通过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业务的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自感受沿线国家的商务特点,强化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
1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到充分的发挥,也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与土壤。
(三)提高“双师型双师型””队伍比例,队伍比例,加强国际商务专业师资队伍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更加重视国际商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既有教学经验,又有职业实践经历的教师为最合适的人选,积极鼓励在相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工作过的专家讲授国际商务知识。
同时,应重视对现有教师的再教育,选派教师到“一带一路”相关业务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了解相关企业的业务流程、人才和知识需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投身教学教研。
六、结语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培养拥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高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教师应当意识到高职学生在跨文化商务能力上存在的短板,把专业教学与语言、文化、商务能力充分结合,从而培养出适应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2]Liddicoat,A.,C.Crozet&J.LoBianco.Strivingforthe
thirdplace:Consequencesandimplications[A].InJ.LoBianco,A.Liddicoat&C.Crozet(eds)StrivingfortheThirdPlace:InterculturalCompetencethroughLanguageEducation[C].Melbourne:LanguageAustralia,1999.nessCommunication,2000(1):39-57.
[3]Varner,IrisI.Thefoundationforinterculturalbusinesscom⁃
munication:Aconceptualmodel[J].TheJournalofBusi⁃
[4]毕继万.第二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J].中国外语,2005(1):66-70.
[5]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Z].北京:外交出版社,2015.
[6]梁海明.“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包容及推动文化产业走出
去[R].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87-197.
[7]刘卫东,田锦尘,欧晓理,等.“一带一路”战略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8]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
(5):857-859.
[9]赵磊“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学[R].北京:商务印书馆,[10]张世兵,熊灿.“一带一路”对国际商务教学改革的影响
[J].科技资讯,2016(15):156-158.2016:3-15.
[1]ByramM.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
1997.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钟岚]
cativeCompetence[M].NewYork:MultilingualMatters,
(上接第101页)
对任何正整数n,由(6)的第二式以及上确界的定义知,存在有理数p≤αβ使得
aαβ≤ap+
1.(9)n1>p.于是,n+
1n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以及nliman=1.→∞
[参
考
文
献]
1根据有理数的稠密性,可取有理数r,s使得r≤α,s≤β且rs+
ap+
1n[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四版)[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孙善利.一本颇具特色的好教材——介绍华东师范大学
数学系编的《数学分析》(第二版)[J].中国大学教学,2004(4):60-61.
111=a⋅(a)+≤an⋅(aα)β+.
nnrs
1≤an1rs+
n11=a⋅ars+nn结合(9)立刻得a≤a⋅(aα)β+
αβ
1n[3]王剑宇.一套数学分析主导教材中的几点不足[J].南京
1.nn晓庄学院学报,2006(6):119-121.
[4]韩诚.确界原理的一个修正证明[J].大学数学,2014(3):
69-70.
令n→∞,由nlim→∞
性质,得aαβ≤(aα)β.
证明完毕.
a=1以及数列极限的保不等式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林志恒]
注:证明aαβ≤(aα)β时用
1来代替ε,是为了能应用n1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