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20191103000511)

来源:哗拓教育
-

关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2 年7月10日至8月25日

二、调查地点: 大坝乡沙庙村二队

三:调查对象: 大坝乡沙庙村经常外出打工的农民

四、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 了解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调查方式: 采用收集材料、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 促进城乡

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 程度地受到侵犯, 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较低,

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我在 2012 年7月10日至8月25日,在大坝乡沙庙村的农民工中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这份调查涉及到该村 200 人,年龄涵盖 18岁至55岁之间,有效答卷 143份。

通过调查了解到, 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从事建筑业、 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工厂干临时工

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广播、 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 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

--

-

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 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 1.6%。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问题上,有 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 9.57%的人选择了上访, 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

也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 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有 85.64%的被调查

者认为,当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很方便或比较方便。

二、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分布较广、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这些特性给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

了一定难度, 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盲点。

2 、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3 、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费保障,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宣传形式单一,特别是对外出农民工的

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应该是今后法制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

4 、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也没有

将其列入年度普法计划,致使此项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大。

5、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用工单位对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认识不足, 目前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

较大的工厂等农民工较集中的企

业,分散的个体商业、服务业、私营企业的法制宣传工作比较薄弱。

--

-

三、当前亟需法律帮助的农民工群体及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

调查中,62.4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工地农民工最需要接受法律帮助, 在外经商人员占 23.08%,这说明建筑工地农民工人员集中,有共性问题,最需要得到法律帮助。

在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上,有 43.72%的人认为是拖欠工资问题,另有 24.02%及 21.26%

的人认为是劳动时间过长和用工单位待遇过低。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推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建议建立各职能部门组成农民工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形成例会制度,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况。以引导农民工法制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共同推进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 、将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媒体作用。 一是普法部门要联合相关单位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 “送法进乡村”等活动,适时组织普法讲师团巡回演讲;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法律专业人士、法律志愿者的作用,鼓励法律工作者在承接农民工法律服务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 倡导律师事务所自主为农民工举办各类法制讲座;三是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及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 法律服务相结合,及时调处农民工因工伤、劳资、人身伤害等引发的各类矛盾,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是组织农民工参与法律知识竞赛、 征文比赛、 法制文艺汇演等活动;五是及时总结推广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带动后进,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民工之中扎实、有成效地开展。

--

-

4、抓好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企业主是企业发展、运营的决策者,抓好这部分人的

法制教育,树立起法治理念,也就抓住了农民工法制宣传

教育工作的关键。 因此要重点加强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 使他们理解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努力掌握宪法、 基本法律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观念,达

到依法治企,诚信经营,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 选择一些实用并与企业生产、 加强对企业主的法制宣传工作,

在普法内容上,要

经营、管理、金融、税收、劳动社保等相关的法律; 积极引导企业主遵纪守法、 依法决策、依法经营。

5 、进一步抓好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的原

则,将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劳动用工、 计划生育、 卫生管理于一体的管理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相应的用

工单位中。在教育内容上,选择与其工作生活相关,以及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诉讼法基本知识;

劳动部门在用工单位招聘人员时要把好就业

前的培训关,在岗前培训时组织学习《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用工单位也要将法律学习融入各项业务培训活动中,如经营培训、管理培训、市 场培训、使农民工在接受业务培训过程中接受法律知识,

使农民工掌握与自身工

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知晓解决法律问题、 寻求法律帮助的渠道和方法。 满足农民工的学法需求。同时,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调查中发现, 农民工的法律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比较大。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定期举办“法律

进工地” 活动,宣传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

识,使普法教育经常化。建立工地民调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加大法律知识覆盖面,在劳动法、民事法律法规等传统内容上加大与农民工工作、生活更加贴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

-

在用工单位劳动时间过长及待遇过低等问题上,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农民工合法讨要拖欠工资的宣传

教育之外, 还要加大对用工单位的宣传教育, 提高用工单位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通过对此次农民工的法律知识的调查, 参看调查数据, 我认为整个情况暂不严重,在确保农民工就业与增收不受影响, 促进现代农业和打工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 同时这是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遇到的新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妥解决,促进我县的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