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带货主播自我评价总结

来源:哗拓教育


带货主播自我评价总结

1.背景

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环境受疫情影响,需求端萎靡。作为进出口大国,中国3-5月出口增速为-7.4%、-1.2%、-12.1%;从内部环境看,3-4月消费环比增加0.24%、0.32%,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投资环比增加6.5%和6.2%,与预期数据相差甚远。从数据上看,大放水,通过基建提振上下游需求端的方式收效甚微。从实际看,消费券依然杯水车薪,这些资金并未让普通百姓受益。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要么大量资金处于空转状态,要么流入实体经济但实体企业采取了更为保守的发展策略。从经济形势上看,直播带货似乎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2.表现形式以及本质

直播带货是直播者(多为网红和明星)通过直播的方式来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实这种形式由来已久,例如多媒体促销(传单、报纸等)、电视购物以及明星代言等等。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促销形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单一团队的促销品种由少量变为多样化。

其实质是厂家通过让渡销售费用实现最大化利润。一方面给与主播与销售量钩挂的红利,另一方面将销售费用以较低的价格的形式让渡给消费者。从而实现厂家→主播→消费者(相对低廉的价格)→厂家(销售总额以及利润提高)以及主播(收入以及粉丝增多)的正向循环。

3.直播带货的弊端

直播带货的核心是通过让渡销售费用(也就是所谓的议价能力)来实现三方共赢。因此核心逻辑一旦打破,一切将荡然无存。

3.1非良性竞争

首先,这是一场赢家通吃的赌博。淘宝天猫上的大小商家通过找不同网红直播卖货来提高自己的营业额以及利润,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同质化。因为对于厂家而言,谁能提高利润就会选择哪个网红,对于直播者而言,谁能提供更高的佣金以及更低的价格就会选择哪些厂家,消费者最终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因为这三者结合的逻辑只有money-driven,而不是value-driven。

对于消费者而言,同质化以及低质量化会使得冲动消费以及看直播消费的欲望降低;对于网红而言,粉丝地流失意味着佣金的降低;对于大商家而言,不能形成正向循环虽然不一定会伤筋动骨,但这也是不小的损失,他们会去寻求性价比更高的促销方式。对于风险承担能力弱的中小商家而言,这不啻于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佣金所代表的高额资金占用,被网红主播压榨至最低的价格。有的时候利润甚至不能覆盖其他成本(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3.2错误的示范效应

其次,就如同之前电影的粉丝效应一样,会给其他资本(厂家),演员(直播者)带来错误的示范效应。他们基于的逻辑是粉丝→流量→利润。殊不知,没有了演技的演员,没有了内容的电影,没有价值的直播带货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消费者清醒的时刻就是虚幻的美梦破灭之时。

3.3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对这些网红直播进行监督来保证他们货源的真实性,他们是否美化了产品(放大优点,美化缺点甚至不提缺点)。他们是顶尖的销售员,但却不是最好的消费者,他们打着真诚的旗号,和商家合起伙来割那些比较年轻的韭菜。这样的韭菜一般有两种特征,第一,容易冲动式消费以及情绪化消费;第二,贪小便宜。

4.理性的消费观以及自我反思

无论是工作中,学习中,交流中,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的需求是什么,即明确目标。其次,分析比较不同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选出最优或者具有比较优势的手段。最后,坚持。

拥有理性的消费观念的人,他们明白自身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因而他们不会轻易的调入那些直播卖货的陷阱;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不同产品的性能,对比不同产品的性价比从而优中选优,进而养成相对固定的消费观念(例如相对固定的化妆品种类以及档次)。最后,他们会坚持这一观念直至发生改变(一般的诱惑推销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