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中考专题训练一

来源:哗拓教育
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一.写出下列粒子的符号:

氯原子 氢原子 氮原子 2个硫原子 n个铁原子 5个银原子

氮分子 氧分子 氯分子

4个甲烷分子 3 个二氧化碳分子 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 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 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钙离子 铝离子 镁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2个硫离子 3个三价铁离子 n个亚铁离子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钡溶于水电离出的离子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 引起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主要粒子 氢氧化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二.基础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H2 B.2H C.2H+ D.2H2

2.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

A B C D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2 B.H2O C.H+ D.2H 4.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

A.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海水晒干得到食盐晶体 C.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5.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是由于(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

6.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粒

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盐咸糖甜 B.热胀冷缩 C.美酒飘香 D.H2O2和H2O性质不同 7.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C.花香四溢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反映

B.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物质能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9.水电解时的变化可用右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 B.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少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1.下列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子 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不停运动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 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静止不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间没有距离 12.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A B C D 事实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间有间隔 解释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气中可以燃烧 13.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 B.酒精分子的数目增多 C.酒精分子的运动减慢 D.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体验中考

1.(2007年中考题)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 。 2.(2007年中考题)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3.(2009年中考题)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4.(2009年中考题)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碘分子

甲 乙 丙

①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5.(2010年中考题)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6.(2011年中考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物质Ⅰ分子 物质Ⅱ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7.(2010年中考题)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 得的苯分子的图像物质Ⅲ分子

A B C D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1.有Ca.C.O.Cl.H五种元素,用这五种元素组成各类物质,按要求填空: ......(1)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①二个钙离子 ,②一个酸根离子 , ③澄清石灰水中存在的微小粒子 。 (2)各写出一个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①酸 , ②碱 ,

③盐 。 2.填写下列表格

符号 名称 或意义 2P2O5 Fe2+ 三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臭氧分子 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3.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浓度大幅减小的离子是 。 4.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 。

5.某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K+.OH-.C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6.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CuSO4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合现

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增加的离子是 。

(3)除硫酸铜溶液外,将铝丝浸入 (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7.常把食盐溶解为溶液便于人体的吸收,食盐溶液中含有的带电粒子是 ,(填些粒子符号),中性粒子是 。(填些粒子符号)

8.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

(5)现有10 g 的甲和60 g 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

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9.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其化学式为 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B.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 C.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