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来源:哗拓教育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为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促进公司担保业务健康、高效发展,按照国家对担保行业风险控制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条 在国家关于融资担保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第二条 认真执行国家融资担保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到依法合规经营。

第三条 做到风险分散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有机统一,谋求经营风险的最小化。

第四条 认真落实调查制度。按照公司《担保业务尽职调查管理制度》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对申请担保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全面地、尽职地调查与分析,调查重点如下:

1、主导产品调查,判断主导产品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2、市场营销调查,判断申请人的市场营销能力、主导产品适销程度和市场前景

3、经营风险调查,发现申请人在销售规模、营销策略、购销关系、投资决策、成本控制、资金渠道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4、行业风险调查,分析申请人经营战略的合理性,预

1

测企业发展前景。

5、财务状况调查,核实财务账目的真实性,判断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6、反担保调查,对反担保人的资格、财务实力、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反担意愿、反担保人履约的经济动机及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等。

7、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担保要重点做好经营资格、个人信誉、资金实力、经营项目、还款能力等方面的调查。

8、根据审慎原则和风险控制的需要,认为其它需调查的内容。

第五条 健全信用考评机制。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考评指标,进行全面的考评,实行量化打分,按考评得分结果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四个等级,对考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等级在三级的应审慎确定是否担保,等级在四级的原则上不予担保。

第六条 加强风险评估、预防和监测

1、风险评估。对风险系数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系数大小确定是否担保。

2、风险预防。重点把好三关:一是客户资料审查关,做到资料全面、真实、合法、有效;二是反担保财产产权关,保证财产产权真实、清晰、合法;三是担保审批关,严格执行公司《担保授信审查与审批决策制度》,坚持按程序处理

2

每个环节的担保相关业务,不得有越权越级,不得个人操纵担保业务。

3、风险监测。随时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控、测评,发现出现的风险时,要及时发出警报,采取风险抑制、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等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第七条、建立担保风险的识别体系和风险预警系统。对拟担保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潜在或是将会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类,进行主观、客观风险分析及定量、定性因素分析,对在保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在保项目的风险。

第八条 密切银保合作。通过与协议银行签订实行比例担保协议,以共担风险,强化与银行的风险防范合作。

第九条 强化内部监督。监事和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对公司各部门及各级管理人员违反财务制度、审批决策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实施有效的检查、评估和监督,及时纠正和提请处理违规行为,预防违规所造成的担保风险。

第十条、强化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实行严格的错误追究制度。

1、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或徇私舞弊造成的担保拖欠或赔付等经济损失,由公司股东会分别不同情况给予警告、赔偿经济损失、辞退等处分,情节严重、

3

造成重大损失的,报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公司工作人员对由于审查不严,循私舞弊等原因给 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视其损失情况承担赔偿责任。

3、工作人员违反一次工作纪律,给予警告处分,违反 X次扣发当月全部效益工资的XX%,违反X次予以辞退。

4、在业务工作中,出现一起担保拖期贷款,扣发相关 责任经理、调查、审查人员XX%基本工资,扣发责任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一年的效益工资,从应还款月份起直至全部还款为止。

5、出现一笔赔付损失,按XX%扣发责任经理、审查员XX的基本工资,按经理、审查员各XX%;出现两次赔付损失,责任经理要引咎辞职,审查员予以辞退。

本办法从公司股东会通过之日起实施。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