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实行长子继承制度 B . 宗子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 C . 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D . 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
2. (2分) (2019高三上·连云期末)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苟子的主张( )
A . 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 . 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 . 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 . 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3. (2分) (2016高一上·辽宁月考)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 . 监察地方政治 B . 管理地方行政 C . 征收地方赋税 D . 掌管地方军事
4. (2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面示意图所示的牛耕技术出现于( )
A . 战国 B . 西汉 C . 东汉 D . 唐代
5. (2分)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
第 1 页 共 18 页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 )
A . 董仲舒 B . 朱熹 C . 王阳明 D . 李贽
6. (2分) (2018高一下·广东期中) 明代浙江湖州府地宜蚕桑,种桑养蚕者“在在有之”。一些人以植桑为业,那些养蚕之家就于邻近市场购买桑叶,为了保证桑叶的供应,养蚕户向种桑户交订金购买。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国内市场迅速扩大 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7. (2分) (2019高二下·醴陵期中)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 .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 . 新航路开辟
8. (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 . 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 . 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 . 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9. (2分)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第 2 页 共 18 页
D . ②④
10. (2分) (2018高一下·醴陵期末)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项目年代 1849 1885 1911 农业税收入 数额 3281 3071 4810 比重 77 40 16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 969 3923 20441 比重 23 51 69 714 4445 其他收入 数额 比重 9 15 数额 4250 7708 29696 总收入 比重 100 100 100 A .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 农民负担减轻 C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洋务经济兴起
11. (2分)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严复 D . 谭嗣同
12. (2分)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13. (2分)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 . 《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 . 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 . 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 . 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4. (2分) (2016高三·海口期中)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杜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
A . 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3 页 共 18 页
B . 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 C . 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 .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15. (2分) (2019高一下·邵东期中) 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1983年,从《浙江日报》到《人民日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这一现象( )
A . 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已完成使命 B . 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体现了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
16. (2分) 1954年3月1日,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 . 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实行粮票 B . 我国对粮食实行计划供应
C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D . 在50年代粮食供应充足
17. (2分)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了外事裁判官,专门负责受理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但是他们所依据的法律只能是过去的公民法。由于公民法中公法的内容较多,而外事裁判多与公法内容无涉,公民法就朝着更加独立完善的方向发展。据此可知( )
A . 外事裁判官不负责公民的民事裁决 B . 社会形势的变动推动了罗马法的调整 C . 公民法没有涉及到私法的相关内容 D . 公民法的发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18. (2分) (2015高二上·南城期中) 卢梭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 A . 生活在18世纪中期
B . 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C . 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
D . 认为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向导是不可靠的,应当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
19. (2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月考)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是( )
A . 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B . 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伦敦→纽约
第 4 页 共 18 页
C . 佛罗伦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D . 阿姆斯特丹→伦敦→佛罗伦萨→纽约
20. (2分)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 1986 年第 3 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 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 . 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自治政权 C .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 . 并没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21. (2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斯大林模式
22. (2分) (2019高二上·马山期中) 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政府修建水坝的目的是( )
A . 运用强制力来提供救济,改善民生 B . 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复苏 C . 通过法律形式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 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23. (2分) (2020高三上·无锡开学考)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是著名的“冷战斗士”,20世纪50年代任副总统期间,竭力提倡全球干涉政策。但是20世纪70年代担任总统后,他却在国会说,“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尼克松所持外交态度的转变折射了( )
①美国相对衰弱 ②苏联改革成功 ③欧洲日本复兴 ④第三世界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4. (2分) 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画作《格尔尼卡》时,一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揭露的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是( )
A . 枪杀法国和平居民
第 5 页 共 18 页
B . 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C . 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D . 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45分)
25. (15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25.1 1 831.7 330.08 煤炭(万吨) 3551 16 592.3 367.25 棉织物(亿平方米) 18.21 27.15 49.09 谷物(万吨) 7 330 9 564 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 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6. (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第 6 页 共 18 页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 (10分) (2017·楚雄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世纪,银行业的兴起,解决了当时英国在财政、工业等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推动了英国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战争时期的国债问题,当英格兰接管并经营政府国债之后,英国形成了一套良性运转的国债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为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提供了保障。
——刘金源《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1912年2月5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上设立中国银行,标志着中国银行诞生。中国银行诞生于山河破碎之时,崛起于乱世之中。中国银行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唯一的100年银行,与其在政治上的贡献密不可分,在推翻北洋政府、抗击日本侵略中,中国银行做出了努力与贡献。1916年中国银行成功抵制袁世凯政府的干扰控制之后,走上商办发展道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务也由过去的主要投资公债转向投资实业。中国银行维护中国金融权益,首先推进中国金融现代化,在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银行界领袖的中国银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指出中国银行产生的背景与英格兰银行产生背景的最大不同点。
(2) 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英格兰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历史作用。 28. (15分) (2018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第 7 页 共 18 页
(1) 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又进步在哪里? (3) 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第 8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18 页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答案:8-1、
第 10 页 共 18 页
考点:解析:
答案:9-1、 考点:解析:
答案:10-1、 考点:解析:
答案:11-1、 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18 页
答案:12-1、 考点:解析:
答案:13-1、 考点:解析:
答案:14-1、 考点:解析:
答案:15-1、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8 页
答案:16-1、 考点:解析:
答案:17-1、 考点:解析:
答案:18-1、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8 页
答案:19-1、 考点:解析:
答案:20-1、 考点:解析:
答案:21-1、 考点:解析:
答案:22-1、 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8 页
答案:23-1、 考点:解析:
答案:24-1、 考点:解析: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45分)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考点:解析:
第 15 页 共 18 页
答案:26-1、
考点: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考点:解析:
第 16 页 共 18 页
答案:28-1、答案:28-2、
答案:28-3、考点:解析:
第 17 页 共 18 页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