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陈太丘与友期及习题

来源:哗拓教育


陈太丘与友期及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文意理解:(熟读、熟记,考试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判断正误)

1、这一则被编入原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德。

2、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

3、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

5、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

6、《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

“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为好。

期行( ) 舍去( ) 去后乃( )至( ) ....戏( ) 尊君( ) 君( ) ....

家君( ) 则( )是无信 相委( )而去 ....

下车引( )之( ) 友人惭( )入门不顾( ) ......

二、请勾画出下列句子当中古今异义的字词。(可以参看文科16页)

1.去后乃至: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2、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3、下车引之: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4、相委而去: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5、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

三、画出通假字并翻译

尊君在不:

四、词类活用:友人惭( ) .

五、重点语句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待君久不至,已去。

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18.9.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