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活用多媒体,让课堂“活”起来

来源:哗拓教育
活用多媒体,让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李洪娟

【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讲读式\"

教学,使小学英语课堂的气氛明显活跃了起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精用多媒体歌曲,辅助教学;借用多媒体图片,促进教学;妙用多媒体声音,充实教学;运用多媒体动画,丰富教学;善用多媒体网络,帮助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英语 课堂效率

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学习环境愈加宽松,课程资源更为广阔。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讲读式\"教学,使英语课堂的气氛明显活跃了起来。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见,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来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效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然而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地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主要通过巧用、精用、借用、妙用、运用和善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

巧用多媒体课件,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让老师打破了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的教学模式,使一些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同时教学节奏快,课堂容量大,使学习紧张而极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下面我结合课例3A Unit 1 Hello(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谈谈我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第一步,歌曲开课,创设氛围。用歌曲“Hello,Helen”的旋律问候,接着

第 1 页

播放动画,师生互动, 边唱边做动作,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第二步,复习旧知,温故知新。常规复习法通常由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学生说英语单词,比较枯燥、乏味,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先出现动物的小部分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再出现一只完整的动物图片,避免了复习环节枯燥、机械的操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托尔斯泰这么说:“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Well begun,half done. ”精彩有趣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富有新意、亲切的感觉。

第三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标》理念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先播放动物园图片,对学生说:“Let's go to the zoo. ”,动物园画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场景,接着说“让我们跟小动物们打个招呼吧!”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第四步,整合媒体信息,学习新词新句。新词新句及语言结构的理解掌握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变不可见为可见的优势,扩大课堂信息含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使知识物化,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理解难点知识,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播放动画,教读。生动、形象的画面,有节奏的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读的单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认读新单词,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知识。

第二环节,创编歌谣,巩固新词。在传统教学中,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复习巩固单词通常都是让学生看图片机械地读读背背,而把本课重点词自编成歌谣,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再配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两只小老虎》的旋律,既可以巩固并拓展所学单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

第三环节,图片创设情境,教学新句。授课班级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有些孩子没有去过动物园,没有见过大象、老虎等动物,因而会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不同动物名称及其特征是本课的难点,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性强、形象逼真的特点,直观形象地展现动物的形态特征,让学生对他们所喜闻乐见但日常生活中却比较难见到的动物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在语言情景中呈现句型,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

第四环节,听音猜动物,游戏巩固新句。经过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有些疲倦,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机械的重复读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通过多媒体

第 2 页

课件播放动物的声音,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声情并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散发了学生思维,这是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做到的,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五步,应用多媒体,学习新课。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我分为两个环节进行。首先,听音,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倾听和观看课文动画,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听力;接着提出问题“What animals are in the zoo ?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检查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判断的能力。其次,配音游戏。常规教学法通常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或教师朗读课文,形式较呆板,而在这环节,我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和倾听,多感观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给课文配音。多媒体配音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语音、语调,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的同时,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第六步,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语言拓展。这一步骤意在巩固拓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只和多只动物的图片,强调“It’s a(an)„. ”和“They’re „. ”句型的区别,接着出示动物图片,发挥信息技术变不可见为可见的优势,展现动物的体态特征,通过利用不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性的特点,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悟、体验、交流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创新的摇篮,同时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让学生用本课的重点句型以导游的身份用英语向游客讲解画面上的动物,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第七步,巧用多媒体,翻唱老歌,快乐结课。播放老歌“Old MacDonald has a zoo”,让学生跟唱,接着播放其他动物声音,提示学生巧编歌词,翻唱老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下一节英语课的到来,培养并持续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精用多媒体歌曲,辅助教学

歌曲是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一把好钥匙。它以其优美的韵律,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使孩子们动情、动心,并获得音乐的享受。一首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既能使学生们集中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 3 页

乐于求知,又能使学生们迅速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来,这样便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知”“乐知”就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我经常利用现代网络,给学生找一些简单、有趣、贴近生活的英语歌曲,Flash儿歌具备节奏轻快鲜明、旋律和谐优美等特点而深受学生喜爱。一般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我就开始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跟着动画唱这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授新词后,我通常会把所学的单词创编成歌谣,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再配上学生喜闻乐见的《两只小老虎》、《生日快乐》、《小燕子》等歌曲的旋律,既可以巩固并拓展所学单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They’re Monkeys时,我把本课重点词自编成歌曲,“Monkey monkey , monkey monkey small monkey , small monkey. Elephant tiger , elephant tiger big big big ,big big big. Lion lion ,lion lion big lion ,big lion. Panda panda panda , panda panda panda . Fat fat fat , fat fat fat . ”,配上学生喜爱的《两只小老虎》旋律,通过歌曲巩固并拓展所学单词,避免了机械地读读背背复习单词方式。 三、借用多媒体图片,促进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外国的文化习俗万圣节、感恩节等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非常遥远,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习俗,网络资源——多媒体图片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例如5A Unit 1 Halloween(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中提到的万圣节,农村孩子因为教学资源较为乏匮,知识面狭窄,大部分学生都没听说过万圣节的传说,更不用说有所了解了。因而在备课时,我通过网络搜集了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看后惊叹不已,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通过借用多媒体图片,使学生领略一番西方建筑风格及名胜古迹,初步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背景、史地知识,培养合理的跨文化意识。而通过展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在非常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受了新知识,调动了学习兴趣,使得单词教学不再枯燥乏味,通过简单的问答,达到对图片描述的目的,使学生能自由地对熟悉的景物进行简单、正确地描述,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做到词汇、句型操练与情境相

第 4 页

结合,力求使英语教学交际化,课堂教学情景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操练课文对话的过程本是一个较为枯燥、烦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炼,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4A Unit 2 In a toy shop(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 “What’s this”教学中,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What’s this/that ? ” “It’s a „„”,把计算机里各种各样的图片用在句型的替换部分,并做了适当的扩充,如:bird、panda、cat、tiger、dog 等等,这些小动物的图片都非常可爱,学生们很喜欢,积极性很高,虽然不知道下一个图片是什么,但是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也轻轻松松地练习了新句型,并获取了新知识,为接下来的对话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妙用多媒体声音,充实教学

在教学动物类的单词时,我通常会在课前搜集动物的声音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听音猜动物”,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的声音,提问“What is this?”或“What are they?”请学生用句型“It’s a „. ”或“They are „. ”回答,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声情并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散发了学生思维,又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做到的。

五、运用多媒体动画,丰富教学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多媒体Flash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运用多媒体动画丰富教学,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例如,在英语课外兴趣活动中,我设计的课件是这样的:师生唱歌热身时,我设计伴着活泼的“The farmer in the dell”的音乐,农夫带着妻子和孩子在田地里愉快地劳作的动画,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这一课是一个小女孩和一只鸭子的对话,所以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一段唐老鸭的动画片,学生们的

第 5 页

学习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非常地感兴趣;当学生问题回答得非常精彩的时候,课件中的唐老鸭还会对他们说“Very good!”学生们受到这样特殊的表扬回答问题就更加积极了。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完全沉浸在教学要求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 六、善用多媒体网络,帮助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而互联网的教育网站里有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网页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我在为英语兴趣小组选择上课内容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下载了以下背景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英国人见了面喜欢谈天气,这大概与该国天气变化无常有关。再来看看中国人,见了面常说“吃饭了没有?”“你在忙什么?”这是传统的中国式的问候语。如果对英美人这样问,他会认为你过问他的私事而不高兴。学生对网络获得的英语知识接受得快,掌握起来轻松。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拓宽了小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改革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从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林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7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4]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戴庆棉,《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2002.5 [6]霍晓阳,《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