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题

来源:哗拓教育
大通二中生物练习题

姓名: 班组: 高一九班 成绩:

选择题:

1、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源于基因分离

2、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为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育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9 C、1/8 D、1/4

3、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6 C、1/8 D、1/9

4、已知小麦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对该小麦杂合子做a母本进行测交,所结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 )。

A、DD、Ddd 、dd B、dd、Dd、dd C、Dd、DDd或ddd、 Dd或dd D、Dd、DDd、dd

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籽粒,以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相互混杂 B、非甜是显性 C、甜是显性 D、非甜是隐性

6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是显性性状,有的人对对此物没有味觉,称味盲。子代味盲分别是25%,50%,100%则双亲的表现性依次是( )。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

A、5,6,2 B、4,6,3 C、5,6,1 D、4,5,1

7、人类多指基因TC对正常t为显性,白化基因a 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为独立遗传。一个家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为(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8、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了一个含有基因aB的卵细胞,同时,三个极体所含的基因是( )。

A、AB、ab、ab B、Ab\\aB\\aB C、 aB\\Ab\\ab D、ab\\AB\\Ab

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B、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染色体上

C、单细胞生物通常进行无性生殖 D、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

10、两株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稳定的高产。若种植F2则出现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

A、F2生命力下降 B、F2出现性状分离 C、F2高度不孕 D、F2不适应当地环境

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2)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3)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减半(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6)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A、1,2,3 B、4,5,6 C、1,5 D、6,7 12、动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有些不同之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精原细胞能形成四个生殖细胞,一个卵母细胞只能形成一个生殖细胞

B、一个初级精细细胞能形成四个子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子细胞 C、雄性生殖细胞成熟前要经过变形,雌性生殖细胞成熟没有变形过程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精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13、下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1、口腔上皮细胞2、合子3、极核4、子叶细胞5、初级精母细胞6、次级精母细胞7、种皮细胞

A、1,3、4 B、3、6 C、4、5 D、6、7

14、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现象是( )1染色体分裂一次2有着丝点的分裂3有新细胞的生成4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5能进行染色体的重组6有纺锤体的出现

A.1、2、5、6 B。1、2、4、6 C。2、3、4、6 D。1、2、3、6

15、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致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对其原因叙述错误区的一项是( )

A、双亲遗传物质融合 B、同源的父方、母方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染色体数目变化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6、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

17、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

A、根尖 B、茎尖 C、花药 D、种子

1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为26条,则该细胞不可能处在( )

A、有丝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中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9、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A、初期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20、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经为2:1:2的细胞分裂及时期是( )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无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1、如果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通常不具的的是( )

A、携带遗传信息 B、能转录信使RNA C、携带遗传密码 D、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22、下列叙述中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行为的是( )

A、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进行复制和保持连续性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导致生物可遗传的变异

D、配子形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重组互不干扰

23、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1、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2、

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3、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4、DNA分子复制是染色体也复制

A、1.3 B、2。4 C、2。3 D1。4

24、现有某一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核DNA分子数为N,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

A、M和N B、2M和N C、2M和4N D、4M和2N

25、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其弟弟色盲,那么,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26、两只杂合黑豚交配,后代出现白豚的原因最可能是( ),杂合黑豚一胎生4个,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

A、受精作用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7/64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64 C、受精作用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7/256 C、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27、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1、培养噬菌体2、用32P

和35S标记噬菌体3、放射性检测4、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1243 B、4213 C、2143 D、2134 28、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C、葡萄糖、含氮碱基、核糖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9、由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数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m、 m/(3-1) B、m、 m/(3-2) C、2(m-n)、 m/(3-1) D、2(m-n)、 m/3-2

30、对于一个因地理因素而隔离的,且数量已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 ) A、丧失了遗传的多样性 B、形成生殖隔离 C、基因流动减少 D、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