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构建水产品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探讨
——以广东为例
高维新
(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0025)
摘 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贸易壁垒花样翻新。以广东水产品为例,从短期来看,贸易壁垒会对出口产生抑制效应;从长期来看,贸易壁垒将会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绩效,增强竞争力,产生正面效应。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是一个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预警信息的收集、加工、评估和发布四个阶段组成,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和警度级别,从而能够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外贸易壁垒的信息,尽早制定应对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水产品;救济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51-06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alert Mechanism Against Barriers to Marine Products Trade Abroad:A Case Study of Marine Products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GAO Wei-xin
(WTO Study Center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52402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outbreak of financial crisis, trade protectism has rosen obviously. More conflicts in trade have been on an increasing level. And the forms of barriers to trade has been diversified. The thesis takes Guangdong products as an example, and analyses those effects caused by barriers on trade. In the short term, it would create an restrictive effect. However, in the long run, the effect would be positive, which would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structure and to promote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hus be competitive. The pre-alert mechanism of barriers to trade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combined by governmental agencies, professional instituons, associations and businesses for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processing, evaluating and pulishing information. It would in time inform of alert in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cases. With the information, our enterprises would in advance take proper measures and thus reduce losses to a minimum degree.
Key words:Barriers to Trade; Pre-alert Mechanism; Marine Products; Remedies
头,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突出1 国际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其对中国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的影响
1.1.1 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据W T O最新统计数据,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自2008年9月中旬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08年第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4
收稿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06E19)
作者简介:高维新,男,1966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WTO规则与国际贸易。
52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起反补贴调查23起。[1]
1.1.2 采取提高约束关税或对进口产品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有78项,其中已有47项付诸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1.1.3 对进口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形成进口贸易的技术障碍,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1.1.4 出台扶持本国产业的补贴、资助措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些国家的政府或公共机构给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税收减免、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支持等。如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787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用于减税、补贴州和地方政府财政、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新能源等项目。
1.1.5 通过货币贬值等手段保持出口竞争力 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 1.2 国外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
1.2.1 国外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加大 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既有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土耳其、埃及、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所涉及的产品既有日用品行业,也有机电行业;既有制造品,也有矿产和养殖水产品。中国成为外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最多的国家。 1.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我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农业、纺织服装、轻工、机电、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业。据商务部统计,我国约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其影响已经达到了我国年出口额的25%以上。
1.2.3 贸易摩擦的形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随着反补贴的增加,贸易摩擦已从针对某一个或某一些产品为对象的微观层面延伸至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涉案对象开始由中国企业延伸至中国政府。涉及的产品和领域也逐渐扩大,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
1.2.4 涉及问题已向非WTO化转移 一些国家利用WTO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使贸易壁垒非WTO化,如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大幅持续地增长,确实对一些国家(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原有市场份额和利益形成了损害或威胁。我国加入WTO议定书中一些对我不利的条款正越来越被其他成员用作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有利武器;再加上我国企业无序出口、低价恶性竞争、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重视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现象成为国外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口实。
2 构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
必要性
2.1 国际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阻碍
从时间上看,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在短期内其影响是消极的,贸易壁垒首先会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进而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其次是使得出口贸易的贸易条件恶化,这些影响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完全阻碍相关产品的出口。以广东水产品为例,入世以来就先后受到美国冷冻虾反倾销案、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香港毒鱼风波以及美国FDA对来自中国的鲶鱼、鲮鱼、巴沙鱼、虾和鳗鱼等五种水产品实施强制扣检等一系列贸易壁垒的影响,成为国外
贸易壁垒危害的“重灾区”。[2]
2.1.1 贸易壁垒的成本抑制 在进口国(地区)设置贸易壁垒后,一方面,企业为了维持出口市场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更多、更复杂的检验检疫,改进产品的包装,提高产品质量,甚至是更新整个企业的生产设备、厂房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等;另一方面,进口国(地区)延长对产品检验检疫时间,必然会影响产品的通关速度,大幅度地增加企业的成本。
假设IM为水产品的进口国(地区)和贸易壁垒的设置国(地区),贸易壁垒不会引起其国内对水产品需求的变化;EX为水产品出口地——广东,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IMD为进口国(地区)的需求曲线,EXs为出口地的供给曲线。在进口国(地区)贸易壁垒设置以前,IMD与EXs相交于均衡点E,QE为贸易数量,PE为贸易价格。贸易壁垒设置后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
第2期 高维新:构建水产品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探讨 53水产品出口数量减少,供给曲线移至EXS′;但同时广东出口数量的减少不会影响国际市场水产品的价格,所以贸易壁垒设置后,贸易数量为QE′,出口量减少(QE—QE′),出口额减少PE(QE—QE′)。如果进口国(地区)设置的贸易壁垒过为苛刻,造成出口企业短期内无法达到其技术要求,则会对水产品
出口造成完全阻碍,即供给曲线移至EXS″,
出口量为零,出口被完全阻碍。(图1)
PEXS\"PE′EXS′EXS
PE
IMD0
QE′QE
Q图1 贸易壁垒的成本抑制曲线
Fig. 1 Barriers to trade cost curve of inhibition
2.1.2 贸易壁垒的需求抑制 需求抑制指的是进口国(地区)通过设置更为严格的贸易壁垒,影响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进而导致进口国(地区)国内对水产品需求的下降。
假设IM为进口国(地区)和贸易壁垒的设置国(地区),贸易壁垒引起了其国内对水产品需求的变化;EX为水产品出口地——广东,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EXs为出口地的供给曲线,IMD为进口国(地区)需求曲线。原供求均衡点为正点,水产品贸易量为QE,价格为PE;现由于进口国(地区)水产品需求下降,需求曲线由IMD移至IMD′,在水产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新的贸易量为QE′,价格为PE′,出口量减少(QE-QE′),出口额减少(PEQE—PE′QE′)。若需求抑制效应非常严重,可能会造成对广东水产品需求量为零的情况,贸易完全受阻,即需求曲线
移至IMD″位置,出口量为零(图2)
。 综上分析,从短期来看,贸易壁垒无疑会抑制广东水产品的出口数量,贸易壁垒产生抑制效应,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短期内会急剧下降,在出口量和出口额方面都会产生抑制。例如2004年的全球输美冻虾反倾销案;2007年美国FDA的“自动扣检”措施在短时间内造成广东水产品完全或部分的退出相关的国际市场。
从中长期来看,由于贸易壁垒的“倒逼机制”促使出口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开拓新兴市场,反而,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绩效表现更加优越,总的水产品出
口量和出口额处于不断攀升的状况,产生正面效应。
2.2 构建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2.2.1 保护国内产业 入世以后,关税大幅度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大多取消,国内市场开放力度加大,国内产业面临国外产品与服务的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对国内产业实施合理、合法的保护,就成为必需。而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正是为这种保护提供及时监测和充分证据的需要。
P
EXSPEEPE′IMIMIMDD\"D′0QE′
QE
Q
图2 贸易壁垒的需求抑制曲线
Fig. 2 Barriers to trade demand curve of inhibition 2.2.2 开拓国际市场 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其成员在开放自己市场的同时,本国产品也可较便利进入别国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高速增长,同时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外采取各种贸易救济措施阻碍我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政府、行业协会的一项主要任务,而通过建立进出口贸易监测与预警,及时了解国外法律政策变化情况、国外市场变化情况等,显得尤其重要。 2.2.3 促使行业自律 目前我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行业自律状况不佳,尤其是在价格方面缺乏必要的协调,甚至出现一些竞相压价、互相挤压的现象,这很容易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启动贸易救济调查。为此,应利用预警机制进行监测,避免在同一时期将同类产品向一个国家或同一个市场大幅度增加出口,把贸易壁垒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将十分有助于规避和消除潜在的风险。 2.2.4 形成信息共享 对我国企业遭受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的技术标准普遍低于国际标准,而企业出口产品则必须满足出口国的技术标准,如果对目标国的技术标准缺乏了解,则必然导致出口产品质量无法达标,出口受阻。因此,建立健全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及时收集、跟踪国外贸易壁垒的有关信息,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需
54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要,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外贸易壁垒情况,尽早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3 建立国际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想
预警机制,就是一个根据对现实资料、数据,以及由此初步展示的事物的可能走向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望能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预先告知某种危险或紧急情况的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它将可能产生的破坏力和破坏力的强度、影响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等,提醒人们事先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规避风险或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可能造成损失
的复杂的工作系统[3]
。它是一个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面对我国频遭国外贸易壁垒的形势,我们迫切需要深刻认识建立预警机制的意义,准确把握其特点,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预警机制,使我国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国外的贸易壁垒,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3.1 国际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框架
3.1.1 框架 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外可能实施的贸易壁垒有所估计和预测,同时也能提醒我们的企业及时调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一旦国外对出口产品实施技术壁垒,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就可以密切配合,积极从容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胜诉率。其框架具体内容如下(图3)。 1)适用范围:预警机制是一个预先告知某种危险紧急的情况将要发生而引起人们注意或作好戒备的复杂工作系统。预警是指在国外贸易壁垒产生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的
一种战略管理手段[4]
。如对于进口国市场的动态变化、趋势跟踪以及应对措施的组织实施。2)遵守原则:系统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主体
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5]
3)履行功能:预警功能,
防范功能,引导功能。[2]
4)实现目标: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可以预测、防范和减低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还可以有效的保护本国市场。国内企业应当加强对贸易壁垒的认识,改进生产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同时可以针对那些设置严重歧视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保留报复的权利,并根据形势需要实施报复,促使这些国家及时撤销针对我国的不合理的贸易壁垒。5)主体:预警机制是一个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部门是组织者,负责规划、协调和政策指导;专业机构是具体执行者,负责预
警系统的日常运作和维护;行业协会和企业则是预警信息的主要用户,有向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及时反馈、协助改进的义务,使以上各方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体,共同保障该机制的有效运转。
预警机制 适用范围原则功能 目标 主体进口国政企市场的系及动主实预 防 引 府业动态变统时态体效警 范 导 引主化、趋势性性性性性导导跟踪以及应对预测、防范技措施的和减低贸协术组织实易壁垒对会部施出口贸易参门的影响与支撑 图3 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框架示意图
Fig.3 Trade barriers warning mechanism framework of
schematic
3.1.2 运行 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二而成的信息系统,其一般的逻辑流程包括(图4)。 产品 国 政 相 专 其 进 内 府机 关 家 他 出 产口 业 构法研 研 数 数 究 律 究 法 意 据 据 报告 规 见 信息的采集( 警源 ) 信息的加工与评估 ( 预警处理 ) 对选取的数据的对比双边、研究报告、工作论文处理和计算 多边贸易协定和安排 集中公布 警情信息发布 产品预警 产业预警
图4 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流程图
Fig .4 Trade barriers warning mechanism of flowcharts
1)信息采集:预警是需要警源的,而警源就是信息。信息的收集是指从相关渠道收集、获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初加工。在这个环节中,重要的是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信息既包括产品和产
第2期 高维新:构建水产品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探讨 55业数据,也包括贸易伙伴政策法律法规修改,甚至隐身于各类官方/非官方的研究报告和工作论文里。因此,建立持续的、详细的、灵敏的数据库和资料库非常重要。根据信息获得的途径和便捷程度来看,贸易壁垒预警信息数据库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进出口贸易数据库;②主要贸易伙伴法律法规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③TBT/SPS通报数据库、市场准入数据库、标准文献库、标准专题数据库;④国内产业数据库;⑤国内外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⑥专家意见库等。
2)信息加工:预警信息加工是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预警系统的目的和要求,进行鉴别和筛选,剔除虚假、过时、无用的信息,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标准化,进而形成专门的信息库,为进行预警信息风险评估做好准备。信息加工一般包括鉴别、筛选、排序、初步激活四个步骤。
3)信息评估:预警信息的风险评估是预警信息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随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一个合理可靠的风险评估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a、定性分析:主要是建立专家系统,根据收集整理的预警信息,建立阶梯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各专家依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填写专家问卷。再根据专家问卷确定相关限值,计算各因素权重,通过汇总得出专家评估指数,从而判定风险等级。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影响面大、会造成巨大损失的贸易信息。
b、定量分析:评估方法采用量化的处理方法,一般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指标来实现。评估指标的选择可以是关键性的指标形式,也可以是采用体系化形式。其中关键指标以受影响频次,持续时间为横坐标,以受影响出口贸易额数量为纵坐标,按一定界限将其分为几个区域,表示严重、中等、一般三个风险程度等级。体系化的形式就是建立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如平均出口价格、平均利润率,受影响就业人数、受影响就业人数占总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受影响贸易额、受影响贸易额占生产总额的比例、持续时间等。指标体系建立后,就可以根据已收集的信息,对各指标进行估计赋值,再计算各指标权重,相乘后将其相加总编可得到最后的预警风险评估值。
4)信息发布:在预警信息发布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信息开发和共享的环境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固定的信息传播渠道将经过加工、分
析、评估后的信息向公众告知,以警示公众对预警信息予以关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造成损失。预警信息的传播渠道应当保持畅通,信息内容的更新应当及时、准确。信息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纸质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为预警信息的发布提供了一个便利、快捷的途径,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传播各种信息,因而在预警信息的发布上也应注意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平台。
为保证预警机制有效运行,政府部门应当把收集到的信息交给专业机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预测, 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而后应当发挥网络和行业协会的优势,以保证生产者和厂家以较低的成本及时地获得所需的信息。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员先到有代表性的生产者和出口企业进行讲解,再通过这些企业的示范效应达到信息的完整传递。
3.2 构建国际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对策
3.2.1 明确建设主体 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的主体是首先由政府承担,然后逐渐过渡给行业协会来运行。这是因为在贸易壁垒事件中,往往政府部门不便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帮助和支持,而作为民间团体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机构,就能够很方便的介入贸易壁垒纠纷,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服务。 3.2.2 借鉴国外经验 很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一套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如美国的“扣动扳机机制”、欧盟的“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的“重点
商品进口监测机制”等[6]
,这些预警机制很好地防止了该国产业受到不正当竞争冲击的威胁。
3.2.3 扩大宣传力度 贸易壁垒预警机制,还应该进行充分的宣传,让广大企业了解贸易壁垒的实质。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使企业了解的贸易壁垒信息和应对渠道,便于相关服务工作的开展。
3.2.4 加强信息搜集 一是针对不同出口目标国家和不同种类的贸易壁垒进行信息搜集,对贸易壁垒信息的搜集应针对那些主要进口我国产品的国家,注重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确定了所要搜集的国家后,应该按照不同种类的贸易壁垒进行信息搜集,做到有针对性。二是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进行出口贸易壁垒信息搜集。要对每一种出口产品全面预警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应有选择性地对有关重点产品进行信息搜集。重点产品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出口量比较大,竞争力较强,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近年来出口增幅较大的产品;出口价格近年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出口国家和地
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市场分割对我国区域间技术扩散的影响
肖灿夫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边界效应方法,分别度量了我国在1987~200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前沿技术进步和全国平均的市场分割程度;采用非线性EGLS方法,考察了市场分割对我国区域技术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对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妨碍作用,导致了无谓的效率损失,该项损失在2004年以后约为12%左右。
关键词:市场分割;区域经济;技术扩散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56-05
Impact of Market Fragmentation on Interreg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China
XIAO Can-f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d the FTP(Frontier Technology Progress) of the East,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Region by means of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and reckoned the average degree of Market Fragmentation of China with Border Effect method in the periods of 1987 - 2008. The impact of market
收稿日期:2009-12-20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0912147)
作者简介:肖灿夫,男,1964年生,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
区相对比较单一的产品。
3.2.5 实施综合预警 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综合性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这一综合性的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应当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就产品而言,是在全国层面上监控我国出口比重较大的重点产品。第二,就目标市场而言,所针对的是流入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第三,就针对的贸易壁垒而言,所针对的是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措施。
注 释
本文的数据(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均来自于中国贸易救济网(http://www. cacs.gov.cn/)
参 考 文 献
[1] 刘敬东. WTO会崩溃吗?[N]. 经济参考报,2010-01-20(3). [2] 高维新,赵海军. 构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防护体系的探讨[J]. 广东海
洋大学学报,2009(02):1-5.
[3] 黄冠胜,林伟,王力舟. 风险预警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J]. 中国标准
化,2006(03):20-24.
[4] 王厚双. 直面贸易摩擦——对外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构建[M]. 沈阳:
辽海出版社,2004(9):125.
[5] 马泓. 试论反倾销预警机制及其建立[J]. 商场现代化,2007(5) :4-5.[6] 王文海. 对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的思考[J]. 国际经济合作,
2007(10): 34-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