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期末专项训练4 文学文化常识——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来源:哗拓教育
专项训练4 文学文化常识

1.(安徽中考)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船(或:舟) 脱鞍暂入酒家垆: 马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折柳(或:赠柳) 劝君更尽一杯酒: 饯行(或:劝酒)

(2)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C)

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 。(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解析】补充律诗,要注意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还要注意押韵。颔联中,“初日”是名词,所以应和“高风”相对。颔联下句押的韵是“an”,故颈联下句应选“还”。 2.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中的“卿”表示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匹夫”,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素”“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D.“贵庚”“劳驾”“赏光”都是敬辞。

【解析】“案牍”指官府文书,“尺牍”指代书信。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D.《爱莲说》的“说”和《陋室铭》的“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解析】B项,《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爱莲说》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 (2)“四书五经”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 (×) (3)《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 5.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 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 、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2)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 阳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 阴 ”。 6.中国古代建筑,各区功能分明。请将“阁”“廊”“亭”三字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处。 堂以宴,① 亭 以憩,② 阁 以眺,③ 廊 以吟。

【解析】“亭”,即停止的意思,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阁”,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藏书和供佛之用。“廊”,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防雨等功能,可以在此读书、吟咏。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填空。

7. (海南中考)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C)

(√)

【解析】C项的楷书符合题干中“方正质朴,扎实稳重”的要求。

8.(宁夏中考)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 下联:藏书 教 子孙

(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 右边

9.下面是某同学创作的有关欧阳修的剧本。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填写括号内的序号即可)

剧本(节选)

【时间】中国古代(1) C (A.唐朝 B.南宋 C.北宋)。

【人物】欧阳修及其学生

【背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两年后,将去扬州任职。 【对白】

欧阳修:滁州两年,遇汝教汝,读书写文,寻访古迹,快哉,快哉!

学 生:先生心系苍生,与民同乐,佩服,佩服!吾年已三十,能得先生不吝(2) B (A.求教 B.赐教),实乃大幸也!

欧阳修:尔虽已到(3) A (A.而立 B.不惑 C.耳顺)之年,若能锲而不舍,潜心苦读,他日必有所成! 学 生:定不负所望!此去扬州任职,先生有何打算?

欧阳修:人生起落几载,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此去愿能为国寻觅人才,也能著书立文。 10. 根据下面的提示,将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 11.

① 元宵节(或:上元节) ② 七夕节(或:乞巧节) ③ 重阳节

11.(湖北宜昌中考)请根据你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个古代重量单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半斤八两 铢两悉称 雷霆万钧 锱铢必较 铢 两 斤 钧

12.最初的汉字大多都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如:门()、休()、明()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在文

字体系中留下的记录。请根据下列两组汉字的形符,推测它们分别与哪类事物有关联。 A组:盛、盎、盏、盈、盟 ① 器皿、容器 B组:酿、酌、酪、酬、醋 ② 酒 13.文化常识填空。

(1)“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 卫冕 ”。 (2)“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的是夏季的第 一 个月。

(3)“丝竹”在古代泛指乐器。“丝”指 弦 乐器,“竹”指 管 乐器。

14.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 说名称】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特点:①几岁的孩子;②四十多岁的中年人;③七十多岁的老人。请你按照示例,说说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称法。 ①几岁的孩子——垂髫

②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不惑 ③七十多岁的老人—— 古稀

(2)【作古诗 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10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写收据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 肆佰 元。

(3)【读材料 对对联】根据下面的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 示例一:秋山人似画中行 示例二:秋山人似画中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