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的刈割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2021年第2期研究论文63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的刈割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孙迷平 肖兴中 岳竞之 贾宝华

(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济源459002)

3个饲用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石大1号、甘农2号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刈割次数下,对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摘要:

干比、株高、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1次刈割鲜草产量抽穗期最高,干草产量乳熟期最高;抽穗期前1次刈割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均大于刈割2次,乳熟期前1次刈割干草产量高于2次刈割、3次刈割,鲜草产量低于2次刈割、3次刈割,乳熟期前2次刈割、3次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小黑麦;刈割时期;刈割次数关键词:

80%以上,天然隔离,自然屏障较好,适合养殖业的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山区、丘陵面积占尚未有河南省济源地区小黑麦种植刈割时期的相关报道。本试验通过测定饲用型小黑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刈割的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确定河南省济源地区饲用型小黑麦最佳刈割次数和刈割时期,为当地饲用型小黑麦的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济源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每年需要大量的饲草料资源,但是该地区草地载畜量非常有限。优质饲草料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1]。

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是由小麦属(Tritium)和黑麦属(Secale)物种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加倍重组而人工培育成的新物种,具有丰产、耐贫瘠、抗病、抗寒性强、营养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性[2]。由于小黑麦兼有小麦和黑麦的优点,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定为“绿色饲料”[3]。小黑麦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冬春饲料作物之一[4],丰富了畜牧养殖业的饲料作物种类[5],而且饲草加工形式灵活多样,是畜牧业发展中重要的饲料作物之 一[6]。有研究表明,小黑麦增加产奶量及提高奶质的效果比较明显[7];另有奶牛饲养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5%的小黑麦替代玉米、豆饼等,奶牛泌乳量及乳脂率均无明显差异,但饲养成本却显著降低[8],饲养试验证明,饲用小黑麦在保证饲养质量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 益[9]。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差异大,种植的小黑麦品种适应性也有差异,甘肃、新疆、青海、河北、黑龙江等地均有引种试验报道。刈割时期是否适宜对草产量和品质有极大影响[10],刈割时期是土地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11],刈割后可复播饲料玉米,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5]。到目前为止,

基金项目:济源市科技攻关项目(1902100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3个引进的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石大1号均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提供,甘农2号由甘肃大学草业学院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11月在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该试验地位于35°08′N,112°63′E,年平均气温14.3℃,年降雨量在650mm左右,海拔144m,年蒸发量891.2mm,无霜期213.2d。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m2(3m×5m),行距为20cm,2019年11月6日播种,人工开沟条播,播量每行360粒,试验期间及时中耕除草。黑麦的生育时期。

株高 刈割前测量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和乳熟期株高,随机选取10株(边行除外),测定其自然高度,求其平均值。

不同刈割次数试验 试验处理分1次、2次、3次刈割。1次刈割即在以下4个时期进行刈割:2020年3月24日拔节期、4月14日抽穗期、4月27日扬花期和5月23日乳熟期。2次刈割处理有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物候期 记录不同品种小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64研究论文2个组合:第1次刈割在3月24日拔节期,第2次

尼龙袋范式纤维法测定。

刈割分别在4月14日抽穗期、5月23日乳熟期。3次刈割为:第1次刈割在2020年3月24日拔节5月23日乳熟期。每小区随机取1m2样方(边行除外),留茬高度5cm,立即称量刈割样方内所有植株的地上部分,即为鲜草产量;同时从鲜草样品中抽取量干重。

期,第2次刈割在4月14日抽穗期,第3次刈割在

2021年第2期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5.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Duncan法对各测定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期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小黑麦播种7d后均出苗,分蘖期一致,其他各生育时期相差不大。中饲1048进入孕穗期比石大1号早4d,比甘农2号早2d。中饲1408出苗至抽穗152d,最早进入抽穗期,比石大1号早2d、比甘农2号早1d。中饲1048的乳熟期比另2个品种早,石大1号最晚。

500g草样,105℃杀青30min,在65℃下烘干8h,称

营养成分测定 参照GB/T 30395—2013处理草样,分析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占草样干物质的百分含量。CP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洗涤纤维含量采用改进的

表1 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期比较                (月/日)

品种中饲1048石大1号甘农2号

播种期11/611/611/6

出苗期11/1311/1311/13

分蘖期12/712/712/7

拔节期3/133/143/16

孕穗期4/54/94/7

抽穗期4/124/144/13

扬花期4/224/254/23

乳熟期5/205/235/22

2.2 不同生育时期1次刈割小黑麦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由表2可知,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3个小黑麦品种的株高均是递增的。甘农2号在抽穗期、扬花期和乳熟期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均与拔节期差异显著;鲜草产量是先增加后降低,抽穗期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扬花期、乳熟期和拔节期无显著差异;干草产量随着生育期递增,乳熟期最大,除抽穗期和扬花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生育期间差异显著;鲜干比抽穗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石大1号扬花期和乳熟期株高无显著差异,

鲜草产量(t/hm2)

42.00b83.63a54.90b47.87b61.73ab81.10a63.83ab49.73c54.33b73.63a62.37b40.13c

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鲜草产量抽穗期最高,与乳熟期差异显著;干草产量随着生育期递增,乳熟期最大,扬花期与乳熟期、抽穗期无显著差异;鲜干比拔节期最高,抽穗期和拔节期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中饲1048株高在乳熟期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抽穗期和扬花期无显著差异;鲜草产量抽穗期最高,与其他时期差异显著;干草产量随生育期递增,鲜干比抽穗期最高。3个品种的CP含量都表现出抽穗期高于乳熟期。NDF、ADF和CP含量t测验结果表明抽穗期和乳熟期差异不显著(表中没有作标记)。

表2 不同生育时期1次刈割小黑麦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比较

品种甘农2号

时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乳熟期

石大1号

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乳熟期

中饲1048

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乳熟期

株高(cm)59.23b99.97a129.20a131.87a83.07c131.09b181.87a186.50a81.13c136.97b171.50b174.35a

干草产量(t/hm2)

9.53c14.80b18.13b23.33a13.31b20.52ab26.01a26.70a12.24b16.09b22.95a25.00a

鲜干比4.41b5.90a3.02c2.05c4.63a4.14a2.49b1.86b4.40a4.65a2.51b1.74c

NDF含量(%)ADF含量(%)CP含量(%)

-53.7-51.5-56.9-59.0-61.0-63.7

-36.2-36.4-43.0-42.1-44.4-40.8

-13.6- 8.3-12.0- 7.2-10.9- 9.0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刈割期差异显著,下同;-表示该时期的NDF、ADF和CP含量没有测定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1年第2期研究论文652.2 不同刈割期不同次数刈割小黑麦草产量变化 由表3可知,抽穗期刈割1次,拔节期和抽穗期共刈割2次,t测验表明甘农2号和中饲1048鲜草产量差异显著,1次刈割鲜草产量显著高于2次刈割产量(2次刈割产量之和),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石大1号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1次刈割均高于2次刈割,但都无显著差异。

t测验分析表明甘农2号和中饲1048鲜草产量差异显著,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石大1号鲜草产量2

乳熟期刈割1次,拔节期和乳熟期共刈割2次,

次刈割大于1次刈割,干草产量1次刈割大于2次刈割,但差异均不显著。

乳熟期前1次刈割、乳熟期前2次刈割(拔节期和乳熟期共刈割2次)和乳熟期前3次刈割(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共刈割3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小黑麦品种乳熟期前2次刈割和乳熟期前3次刈割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之间都无显著差异,与乳熟期前1次刈割鲜草产量和干重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乳熟期前1次刈割鲜草产量小于2次、3次刈割,干草产量大于2次、3次刈割。

表3 不同刈割次数小黑麦草产量比较

刈割生育时期抽穗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拔节期、乳熟期乳熟期拔节期、乳熟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

*刈割次数

1212123

甘农2号鲜草产量83.63*48.43*47.87*61.97*47.87b61.97a58.60a

干草产量14.80石大1号鲜草产量81.10干草产量20.52中饲1048鲜草产量73.63*

干草产量16.0912.4322.9516.0722.95a16.07b13.76b

10.9223.3317.13

70.3749.7380.27

15.6226.7020.67

54.27*40.13*60.83*40.13b60.83a58.30a

23.33a20.67b18.48b

49.73b78.57a80.27a

26.70a20.67b18.48b

表示t测验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与结论

水分含量要比乳熟期时高,乳熟期前多次刈割鲜草产量高于1次刈割。

CP含量是反映牧草饲用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谢楠等[12]研究表明饲用小黑麦1次刈割应在

抽穗期初期至抽穗期进行,鲜草产量最高,干物质积累随刈割期推迟逐渐增高。赵世锋等[13]研究表明,燕麦抽穗后鲜草产量最高,乳熟期接近蜡熟期刈割干物质积累最高。赵雅姣等[14]认为在定西地区最佳刈割时期为抽穗期。孙亮等[15]认为要得到最佳利用率,应选择抽穗期刈割,要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率,应选择乳熟期刈割,均没有研究乳熟期前多次刈割草产量的变化。本研究表明抽穗前1次刈割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都大于2次刈割,乳熟期前(拔节期和乳熟期)2次刈割鲜草产量大于乳熟期1次刈割,干草产量却相反。乳熟期前3次刈割和2次刈割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均大于乳熟期1次刈割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乳熟期前1次刈割时最高。这符合禾本科植物生长规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株高不断增高,鲜草产量持续增加,抽穗期达到最高,随后茎秆和叶片水分含量降低,干物质开始不断积累,干草产量乳熟期最高。每次刈割后植株又重新开始生长,

3个小黑麦品种的CP含量均是抽穗期高于乳熟期,并无显著差异,NDF和ADF含量抽穗期和乳熟期无显著差异。本试验除抽穗期和乳熟期的营养成分测定外,没有对其他生育时期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拔节前刈割次数及草产量的变化没有测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抽穗期鲜干比最高,小黑麦植株中水分含量高,鲜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从3个小黑麦品种在济源地区的生育时期看,4月中旬处于抽穗期,济源地区4月份间易出现微风、小雨天气,小黑麦由于植株较高易发生倒伏现象,影响生长。综合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和田间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小黑麦品种在济源地区的最佳刈割期为抽穗期,可解决草食畜青饲不足的问题,刈割后可以种春玉米,春玉米青贮收割后,再种一次夏玉米做青贮,青贮粗饲料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由小麦-玉米的复种模式变为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66研究论文2021年第2期不同硅肥对港粳308形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杜 丹 吴云艳 石 跃 张 帆 解雨竹 郭胜男

(辽东学院农学院,丹东118003)

以港粳308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不同的硅肥,研究了其对港粳308形态特性、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要:

3种硅肥中,先益农能显著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叶面积和第1、2、3节节粗,明显增加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叶宽,并显著缩短了水稻的节长,极显著提高了水稻抗倒伏能力。硅肥的施用,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先益农的增产效果最佳,达19.7%。

硅肥;形态特性;抗倒伏;产量关键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大力发展粮食高产是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随着氮肥施入量的不断增加,秸秆还田量越来越小,氮素利用率逐渐降低,给土地和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2],而且土壤中硅的含量逐渐降低,很多稻田出现硅素供给不足,氮硅比例失调[3],造成了水稻产

基金项目:辽 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L2012473);辽东学院2020年省

级大创项目(S202011779031)

通信作者:吴云艳

量的降低。辽宁省丹东市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之一,占辽宁省降水量的70%,年降水量为881.3~1087.5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初,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该区暴雨集中期,此时水稻正处于抽穗到灌浆期,极易造成水稻倒伏,水稻茎秆倒伏也是造成这一地区水稻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硅肥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肥料、保健肥料和植物调节性肥料,是其他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4]、增强抗病、抗逆、抗倒伏等作用。硅肥既可作肥料提供养分,又可用

[7] 任永康,崔磊,牛瑜琦,杨峰,郭庆,唐朝晖,逯成芳,孙玉.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2号的选育.中国种业,2017(12):59-60含量的研究.黑龙江畜牧兽医,1997(7):19-20

[8] 张玉清,金晓梅,张庆祥,李晓渤,程丽萍,王齐.饲用小黑麦蛋白质[9] 何江锋,赵萌莉,郑轶慧,李敏.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中国草地学报,2012,34(1):101-107

[10] 樊江文.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刈割频度和强度对红三叶和鸭茅

饲用小黑麦-春玉米-夏玉米的复种模式,符合粮改饲的方向。

感谢甘肃农业大学杜文华老师,石河子致谢:

大学孔广超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孟凡华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惠永华,王路.济源粮改饲试点项目稳步推进.中国畜牧业,2019(15):61-62

[2] Zillinsky F J.The development of triticale.Advances in Agronomy,[3] 柴继宽,赵桂琴,胡凯军,任长忠,满远荣.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425

1974(26):315-348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草业学报,1996,13(6):23-28

[11] Leyshon A J,Camphbell C A.Effect of timing and intensity of first

Managt,1992,45(4):379-384

defoliation on subsequent production of 4 pasture species.Range

[12] 谢楠,李源,赵海明,游永亮,吕德智,刘贵波.饲用小黑麦刈割时

期及刈割时期次数研究.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确定.华北农学报,2005,20(专辑):132-134期.草业科学,2015,32(7):1143-1149

[13] 赵世锋,田长叶,陈淑萍,董占宏.草用燕麦品种适宜刈割时期的[14]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饲草型小黑麦在定西地区的最佳刈割[15] 孙亮,龙忠富,张瑜,高碧荣,李娟.黔饲1号小黑麦适宜刈割次数

及刈割期研究.贵州畜牧兽医,2016,40(4):57-62

燕麦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草地学报,2010,18(3):421-

[4] 李积铭,李和平,刘桂华,李爱国,宋聪敏.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冀饲2号的选育.中国种业,2017(12):65-662008(2):50-51

[5] 张莉,陈艳花,黄建城.春性小黑麦新品系的引种试验.中国种业,[6] 孙元枢.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254

(修回日期:2020-12-0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